脾泄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xiè

2 註解

脾泄   病名。又名脾瀉。指飲食或寒溼傷脾,引致脾虛泄瀉。《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之勝,溼化乃見,善注泄。”《難經·五十七難》:“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丹溪心法·泄瀉》指出:“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也是脾泄的常見病因。宜用機要白朮芍藥湯扶脾散,或六君子湯加味方;久病脾泄大便失控者,宜兼固澀、升提治法。參見滑泄脾瀉泄瀉條。

治療脾泄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