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ulc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abscess[朗道漢英字典]
canker[朗道漢英字典]
sore[朗道漢英字典]
ulcer[朗道漢英字典]
ulceration[朗道漢英字典]
anabrosis[朗道漢英字典]
cancrum[朗道漢英字典]
canker[朗道漢英字典]
exelcosis[朗道漢英字典]
helco-[朗道漢英字典]
sore[朗道漢英字典]
ulcer[朗道漢英字典]
ulcera[朗道漢英字典]
ulceration[朗道漢英字典]
ulcus[朗道漢英字典]
3 中醫·潰瘍
3.1 經外奇穴名·潰瘍
3.1.1 潰瘍穴的定位
位於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間旁開5寸處。左右計2穴。
3.1.2 主治病症
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3.1.3 刺灸法
3.1.3.1 刺法
一般斜刺0.3~0.5寸。
3.1.3.2 灸法
可灸。
3.2 症狀名·潰瘍
潰瘍(ulcer[2])爲症狀名[3]。是指瘡面破潰的瘡瘍。潰瘍發生於皮膚黏膜表面,因壞死脫落而形成缺損潰爛。出《周禮·天官》:“瘍醫下士八人,掌腫瘍、潰瘍……”中醫習慣上把自潰或切開的瘡面稱爲潰瘍,不同於現代醫學所說缺乏癒合傾向的損害。潰瘍多屬虛證。
3.2.1 化膿性潰瘍
化膿性潰瘍(suppurative ulcer),瘡面邊沿整齊,周圍皮膚微有紅腫,一般口大底小呈堤形,內有少量膿性分泌物的表現[4]。
3.2.2 壓迫性潰瘍
壓迫性潰瘍(oppressive ulcer),又稱“缺血性潰瘍”。壓迫所致的潰瘍,呈淺盤狀,初期皮膚暗紫,逐漸變黑並壞死,滋水、液化、腐爛,膿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的表現。
3.2.3 瘡癆性潰瘍
瘡癆性潰瘍(tuberculous ulcer),瘡癆所致的潰瘍,瘡口多呈凹陷形或潛行空洞或漏管,瘡面肉色不鮮,膿水清稀,並夾有敗絮狀物,瘡口癒合緩慢或反覆潰破,經久難愈的表現。
3.2.4 巖性潰瘍
巖性潰瘍(cancerous ulcer),潰瘍瘡面多呈翻花狀如巖穴,有的在潰瘍底部見有珍珠樣結節,內有紫黑壞死組織,滲流血水,伴腥臭味的表現。
3.2.5 梅毒性潰瘍
梅毒性潰瘍(syphilitic ulcer),梅毒所致潰瘍,多呈半月形,邊緣整齊,堅硬削直如鑿,略微內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穢分泌物的表現。
3.2.6 潰瘍的中醫治療
宜服調補氣血、醒脾健胃之劑,如十全大補湯、人蔘養榮湯等;外用各類去腐生肌散(膏)。如潰後仍焮腫而痛者,爲熱毒未盡,應以清熱解毒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