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噤

望五官 中醫症狀名 中醫口齒科 中醫內科學 望診 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ǒu jìn

2 英文參考

lockjaw[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ockjaw[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ockjaw[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lockjaw[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口噤(lockjaw[1][2])爲症狀[3]。見《金匱要略·痙溼暍病脈證治》。又稱撮口[4]。是指口閉不開,牙關緊閉,或口脣收縮,狀如魚口的表現[4]

中醫藥學名詞》(2004):口噤牙關緊閉,張口困難,口合不開的表現[4]

中醫藥學名詞》(2010):口噤是指牙關緊急,口不能張開的表現[4]

中醫藥學名詞》(2013):口噤是指口閉不開,牙關緊閉,或口脣收縮,狀如魚口的表現[4]

口噤可見於中風痙病驚厥等疾患[4]

4 口噤病因病機

口噤可因內有積熱,外中風邪,痰凝氣滯,瘀阻經絡所致[4]

5 口噤的治療

醫碥》卷一:“口噤牙關不開也。由氣血凝結於牙關筋脈,不能活動,以蘇合丸或生南星爲末擦牙或以鬱金藜蘆末搐鼻或針人中頰車。”

張氏醫通》卷一:“口噤不能開,肝風乘胃故也。……風邪乘虛人其筋則攣,故令口眼斜牙關急而口噤也。秦艽升麻湯。”“痰迷心竅昏憒口噤不能言,滌痰湯。”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8.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