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煩

中醫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ū fán

2 英文參考

dysphoria

3 註解

虛煩   證名。因虛而致心胸煩熱者。由傷寒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或病後餘熱留戀,或津涸、血虛、腎虧、虛人停痰飲虛勞等所致。多兼見鬱悶不寐口乾咽燥等症。《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治傷寒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用梔子豉湯。《類證治裁·煩躁》治雜症虛煩,因津涸燥結而煩者,用人蔘固本丸加棗仁、竹葉。因血虛煩渴,至夜躁熱尤甚者,用當歸補血湯。因腎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煩者,用生料六味丸煎服。病後餘熱欲吐,虛煩不安者,用人蔘竹葉湯竹茹湯。病久煩熱不止者,用六味湯加棗仁。肥人虛煩不眠,爲痰溼停滯,用溫膽湯。《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