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

麻木 中醫學 中醫外科學 問診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 mù

2 英文參考

numbnes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anaesthesia[朗道漢英字典]

anesthesia[朗道漢英字典]

benumbedness[朗道漢英字典]

insensibility[朗道漢英字典]

numbness[朗道漢英字典]

3 註解

麻木症狀[1]。見《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是指肌膚感覺障礙,或如蟻行感,或如觸電感,或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的表現[2]。“麻”,非痛非癢,指自覺肌肉內有如蟲行感,按之不止,搔之愈甚[3][3];“木”指皮膚無痛癢感覺,按之不知,掐之不覺,如木厚之感[3][3]麻木氣血俱虛,經脈失於營養;或氣血凝滯;或寒溼痰瘀留於脈絡所致[3]。治療總以補助氣血培本爲主,不可專用消散[3]。若夾痰溼瘀血爲患,屬重症;高血壓病者覺拇指及食指麻木,多系中風先兆,要加強防治[3]

雜病源流犀燭·麻木源流》:“麻木,風虛病亦兼寒溼痰血病也。麻,非癢非痛,肌肉之內,如千萬孑蟲亂行,或遍身淫淫如蟲行有聲之狀,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木之狀。木,不癢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覺,有如木之厚。”《醫學準繩·麻木》:“麻屬痰屬虛;木則全屬溼痰死血,一塊不知痛癢,若木然是也。”《張氏醫通·麻木》:“一塊不知痛癢,陰寒益甚,或日輕夜重,脈澀而芤或弦,屬痰挾死血,宜活血行氣,二陳加芎、歸、桃仁泥、紅花牛膝、韭汁之類。大便見黑而不作瀉者,小劑桃核承氣湯微利之。十指麻木,屬胃中溼痰死血,二陳加二術、桃仁紅花、少加附子行經溼熱下流,兩腳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應,少加肉桂。”又治渾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頭或手臂或腳腿麻木不仁,並用神效黃芪湯(見《張氏醫通·痹》)。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1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