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參

腧穴學 特定穴 鍼灸學 中醫學 足部腧穴 交會穴 穴位特效按摩 陽蹻脈交會穴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ú cān

2 英文參考

Pǔcān BL61[中國鍼灸學詞典]

púcā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61[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BL61[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僕參
漢語拼音Pucan
羅馬拼音Pushen
美國英譯名Supporting Personal
各國代號中國BL61
日本61
法國莫蘭特氏V61
富耶氏
德國B61
英國B61
美國BI61

僕參經穴[1](púcān[2]BL61 )[3]。出《鍼灸甲乙經》。別名安邪[3]。屬足太陽膀胱經[3]僕參足太陽膀胱經陽蹻脈交會穴[3]。僕即僕人,參即參拜,此穴在足跟外側,是當僕人蔘拜時最容易顯露之處,故名僕參[3]僕參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腰痛不舉,眉棱骨痛鼻衄耳聾耳鳴口眼斜心悸腰背痛腋下腫,肢節痛外踝足跟腫痛,手足麻木癲狂,癇症,中風不省人事,中風不語口噤不開,半身不遂,足背生瘡,婦人血氣痛足跟痛腳氣腰痛癲癇,踝關節炎,下肢痿痹,下肢痿弱,霍亂轉筋,膝腫,現代又多用僕參穴治療腦脊髓膜炎,耳源性眩暈精神分裂症,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膝關節炎,下肢癱瘓尿道炎鼻出血等。

4 僕參的別名

安邪(《鍼灸甲乙經》),安耶(《備急千金要方》)。

5 出處

鍼灸甲乙經》:癲疾,僵仆轉筋僕參主之。

6 穴名

僕即僕人,參即參拜,此穴在足跟外側,是當僕人蔘拜時最容易顯露之處,故名僕參[3]

僕,給事也,又卑稱也,又副也,又御者曰僕。凡御者自處於偏旁之位,古時以君爲主,爲其臣者,雖太僕、僕射之官,亦僅一名從事耳。又古仕於公者爲臣,仕於家者曰僕。本穴在足後偏旁,猶僕役參乘;又因該穴主治腰痛不舉,足跟痛痿,以及癲疾、轉筋等諸疾發作之時,多身體彎曲,如僕人蔘見主人,必須使小腿屈曲有如參拜,方可便於取穴[4]

8 所屬部位

足部[6]

9 僕參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僕參穴在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崑崙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6]

僕參穴位於足跟的外側面,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直下,當跟骨陷中赤白肉際[6]

僕參穴位於跟區,崑崙( BL60)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正坐取穴[6]

僕參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僕參穴在足部的位置

僕參穴在足部的位置

僕參穴的位置

僕參穴在足部的位置

僕參穴的位置

僕參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僕參穴的位置

僕參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神經血管

10 僕參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臥位,在外踝後下方,崑崙直下,當跟骨凹陷處赤白肉際取穴

僕參穴位於跟區,崑崙( BL60)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正坐取穴[6]

垂足着地或俯臥位,於崑崙穴直下,當跟部之赤白肉際凹陷處取穴[7]

快速取穴崑崙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即是崑崙穴)垂直向下量1橫指處即是僕參[8]

11 僕參穴位解剖

僕參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跟腓韌帶。有腓動、靜脈跟骨外側支。分佈腓腸神經跟骨外側支。外踝後區的皮膚活動性大,角化層較小腿爲厚,神經腓腸神經分佈。皮下筋膜疏鬆,小隱靜脈起於足背靜脈網的外側,經跟腓韌帶的淺面上升。踝後區的深筋膜在踝與跟骨之間形成韌帶。在外側形成外側韌帶,該韌帶起自外踝,以三束分別止於距骨前外側成,距骨後方和跟骨外側面,三束集中總稱外側韌帶。此韌帶較內側薄弱,故損傷機會亦多。跟腱兩側的脂肪增多。跟結節周圍的動脈稱跟網,其形成包括外、內踝網的分支,即脛後動脈的跟內側支和腓動脈的跟外側支。穴位結構則由該網的外側部血液供應。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跟骨[8]

皮膚→皮下組織[9]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足背外側皮神經分支和小隱靜脈屬支分佈;深層有腓動脈的跟外側支分佈[9]

布有腓腸神經跟骨外側支和腓動、靜脈跟骨外側支[9]

12 僕參穴的功效與作用

僕參穴具有舒筋活絡,強壯腰膝的功效。

僕參穴有舒筋脈、寧神志的作用[9]

僕參穴系陽蹺脈之本,功同崑崙[9]。本穴治足病爲主,主治腰痛不舉,足跟痛痿,以及癲疾,轉筋[9]

13 僕參穴主治病

僕參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腰痛不舉,眉棱骨痛鼻衄耳聾耳鳴口眼斜心悸腰背痛腋下腫,肢節痛外踝足跟腫痛,手足麻木癲狂,癇症,中風不省人事,中風不語口噤不開,半身不遂,足背生瘡,婦人血氣痛足跟痛腳氣腰痛癲癇,踝關節炎,下肢痿痹,下肢痿弱,霍亂轉筋,膝腫,現代又多用僕參穴治療腦脊髓膜炎,耳源性眩暈精神分裂症,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膝關節炎,下肢癱瘓尿道炎鼻出血等。

僕參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腰痛不舉、眉棱骨痛鼻衄耳聾耳鳴口眼斜心悸腰背痛腋下腫、肢節痛外踝足跟腫痛、手足麻木癲狂、癇症、中風不省人事、中風不語口噤不開、半身不遂、足背生瘡、婦人血氣痛[9]

僕參穴主治足跟痛腳氣腰痛癲癇,以及踝關節炎[9]

僕參穴主治  下肢痿痹,足跟痛癲癇[9]

僕參穴主治下肢痿弱、足跟痛霍亂轉筋癲癇腳氣、膝腫[9]

現代又多用僕參穴治療腦脊髓膜炎、耳源性眩暈精神分裂症、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9]

1. 運動系統疾病:足跟痛膝關節炎,下肢癱瘓

2. 其它:尿道炎癲癇鼻出血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3~0.5寸[9][9][9],局部有酸脹感[9]

一般直刺或斜向下刺0.3~0.5寸[9]

14.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9]

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15 僕參穴的配伍

僕參陽陵泉承山,有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足跟痛

僕參人中十宣,有蘇厥醒神開竅作用,主治癲癇暈厥

僕參太溪崑崙委中,治足跟疼痛[9]

僕參水溝百會照海,治癲癇[9]

僕參環跳委中陽陵泉崑崙,治下肢屈伸不利[9]

16 特效按摩

牙槽膿腫的初期,按壓僕參穴會疼痛感。常按此穴,一般不太嚴重的患者都會好轉。[9]

17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腰痛不可舉、足跟中踝後痛、腳痿,僕參主之。暴霍亂僕參主之。小兒馬癇僕參金門主之。

循經考穴編》:癲疾痰壅,頭重如石。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腳痿轉筋

鍼灸大成》:屍厥癲癇

1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1.
  4. ^ [4]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227.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90.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59.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9.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