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

間接灸 鍼灸學 灸法 中醫學 刺法灸法學 艾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é wù jiǔ

2 英文參考

indirect moxibus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ndwiched moxibus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隔物灸(sandwiched moxibustion)又稱間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1]。是艾炷與施灸部位皮膚之間襯隔物品的灸法[1]。通常以生薑大蒜等一類辛溫芳香的藥物作襯隔,具有加強溫通經絡的作用,而不使艾火直接灼傷皮膚[2]間接灸的種類很多,其名稱通常隨所墊隔的物品而定[3]。應根據病症選用[3]

4 隔物灸分類

間接灸的種類很多,其名稱通常隨所墊隔的物品而定[3]。常見的有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3]。此外,還有隔附子灸,隔蔥受、豆豉餅灸、黃土灸、蠐螬灸胡椒灸、巴豆灸等[4]

4.1 隔姜灸

隔姜灸間接灸的一種[4]。是以生薑薄片作爲間隔物施灸的方法

4.1.1 隔姜灸施灸方法

將鮮生薑片切成約3mm厚的薄片,用針在薑片中間穿孔數個,然後將薑片置於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一般使用大、中艾柱[4][4]。若病人有灼痛感可將薑片提起,使之離開皮膚片刻,旋即放下,再行受治,反覆進行[4]。以局部皮膚潮紅溼潤爲度[4]

一般每次施灸5~10壯[4]

4.1.2 隔姜灸的功效及適應

基於姜的性味特點,隔姜灸有溫中、祛寒、止嘔解表作用,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虛寒腹痛嘔吐腹痛疝氣泄瀉遺精陽痿早泄不孕痛經面癱風寒溼痹[4][4]。如果在艾絨中摻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稱麝香灸,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

隔姜灸示意圖

隔姜灸[4]

4.2 隔鹽灸

隔鹽灸間接灸的一種[5]。首見於《肘後方》[5]。是將食鹽作爲間隔物對神闕穴施灸的方法。這是根據神闕穴局部特點而設計的一種經驗灸法,在民間廣爲流傳,臨牀使用價值頗高,常用於治療陰寒腹痛泄瀉小便不通四肢厥逆等[5]

4.2.1 隔鹽灸施灸方法

乾燥食鹽塊研爲細末或直接使用精鹽粉填至略高於臍孔然後在鹽上面置大艾炷點燃施灸[5]。如患者臍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溼麪條圍敷臍周,中納食鹽施灸[6]。有灼痛時即更換艾炷[6]。亦有於鹽上放置薑片施灸,有灼痛時,可將薑片提起,保留餘熱至燃完一炷[6]艾灸壯數視病情酌定[6]。一般可灸3~7壯。急性病可多灸,不限制壯數。

4.2.2 隔鹽灸的功效及主治病

隔鹽灸具有回陽、救逆、固脫,溫補下元作用[6][6]。常用於治療陰寒腹痛泄瀉霍亂(非真性霍亂)吐瀉、痢疾小便不通四肢厥逆和中風脫證[6][6][6]

4.3 隔蒜灸

隔蒜灸間接灸的一種[6]。首見於《肘後方》[6]。是以大蒜薄片或蒜泥作爲間隔物進行施灸的方法。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6]

4.3.1 隔蒜灸施灸方法

隔蒜灸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6]

選用較大的蒜瓣或獨頭紫皮大蒜切成約3mm厚的鮮薄片,中間以針刺成數孔,然後將蒜片置於患處或穴位上,把用大、中艾炷點燃放在蒜片上施灸[6][6][6]。每施灸4~5壯,須更換新蒜片,繼續灸治[6]

也可將大蒜搗成泥糊狀均勻地鋪在穴位上,再在蒜泥上鋪上艾絨或把艾炷置於蒜泥上點燃施灸[6][6]。一般每穴可灸5~7壯[6][6],7壯爲宜[6],以灸處泛紅爲度[6],隔2~3日1次[6]

肘後備急方》灸腫令消法:“取獨顆蒜橫截厚一分,安腫頭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壯。”

4.3.2 隔蒜灸的主治病

隔蒜灸有消腫、拔毒、散結、止痛的作用。因爲大蒜具有清熱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於治療癰疽瘡瘍、癤之未潰者、肺癆、腹中積塊及蛇蠍毒蟲所傷[6][6]。《外科理例灸法總論:“治毒者必用隔蒜灸。”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3.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96.
  4. ^ [4] 魏睦新,仲遠明.中醫鍼灸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97.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0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