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癇證爲病名[1]。又稱癲癇[2][3]。俗稱羊癇風[3][3]。是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患[3][3]。發作時常有意識障礙,肌肉痙攣,感覺和行動異常[3]。
癇證多因小兒形氣未充,神志未定,如被驚恐,或風邪外感,或痰熱、食積所傷而引起;亦有由於妊母受驚,得之於先天者[3]。發作前,患者常有頭暈神疲等先兆[3]。發作時,輕者只有短暫的失神、面色泛白、雙目凝神,迅速又恢復常態[3]。重者則突然昏僕、口吐涎沫,或有鳴聲口中如作豬羊叫、兩目上視、肢體抽搐或二便失禁等,甦醒後一如常人[3]。臨牀以重症多見[3]。發作時間及間隔時間的長短各人有異[3]。有一日一發,或數十日,數月發作一次者,本病按其病因病理及症狀分型的不同,分五癇、陰陽二癇、風驚食三癇、暴癇、腸癇、胎癇、飲癇、痰癇、寒癇、熱癇、蟲癇等[3]。
癇證與現代醫學之癲癇病類似[3],可按本證辨證論治。現代醫學將癲癇病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以大腦灰質神經元異常放電爲病理基礎。原發性者病因不明,繼發性者主要繼發於先天性腦畸形、腦部感染、腦腫瘤、腦寄生蟲、顱腦外傷、腦動脈硬化、中毒等。繼發性癲癇,應重視原發病的治療[4]。持續發作伴有高熱、昏迷等危重病例,必須採取綜合療法[4]。
4 古人論述
《內經》所記述之“巔疾”包括本證在內。《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篇》說:“人生而有病巔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爲巔疾也。”明確指出了先天因素在本證發生中的作用。後代醫家多認爲本證系各種因素導致“髒氣不平”,“痰涎壅塞”所致。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癲癇敘論》說:“夫癲癇病,皆由驚動,使髒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經,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驚,或少小感風寒暑溼,或飲食不節,逆於髒氣。”《丹溪心法·癇》篇也指出本證之發生“非無痰涎壅塞,迷悶也竅”。
對於癇證的臨牀表現,歷代也有確切的描述。如《古今醫鑑·五癇》篇說:“發則卒然倒僕,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強直,口吐涎沫,聲類畜叫,食頃乃蘇。”至於癇證分類,古有五癇之別,又有風癇、驚癇、食癇之分,但對臨牀價值不大。
5 癇證的病因病機
肝、脾、腎損傷是癇病的發病基礎。癇證的形成,大多由於七情失調,先天因素,腦部外傷,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患它病之後,造成臟腑失調,痰濁阻滯,氣機逆亂,風陽內動所致,而尤以痰邪和祟最爲重要。《醫學納目·癲癇》說:“癲癇者,痰邪逆上也。”即是此意。導致肝脾腎的損傷是癇證的主要病理基礎,而風陽痰濁,蒙閉心竅,流竄經絡,則是造成癇證發作的基本病理因素。痰濁與氣滯血瘀可相互影響,痰濁壅滯可使氣血不暢,氣滯血瘀則津液不布而化生痰濁。痰瘀互結,可使癇病反覆發作。久發不愈,臟腑愈虛,痰濁愈結愈深,形成頑痰。頑痰不除,乃成瘤疾。[4][4]
5.1 七情失調
主要責之於驚恐。《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篇》說:“恐則氣下”,“驚則氣亂”。由於突受大驚大恐,造成氣機逆亂,進而損傷臟腑,肝腎受損,則易致陰不斂陽而生熱生風。脾胃受損,則易致精微不布,痰濁內聚,經久失調,一遇誘因,痰濁或隨氣逆,或隨火炎,或隨風動,蒙閉心神清竅,是以癇證作矣。
小兒臟腑嬌嫩,元氣未充,神氣怯弱,或素蘊風痰,更易因驚恐而發生本證。因此。《景嶽全書·癲狂癡呆》篇指出:小兒癇證“有從胎氣而得者,有從生後受驚而得者,蓋小兒神氣尚弱,驚則肝膽奪氣而神不守舍,舍空則正氣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亂之。”
5.2 先天因素
癇證之始於幼年者,與先天因素有密切關係,所謂“病從胎氣而得之”。前人多責之於“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所致。若母體突受驚恐,一則導致氣機逆亂,一則導致精傷而腎虧,所謂“恐則精卻”。母體精氣之耗傷,必使胎兒的發育產生異常,出生後,遂易發生病證。
5.3 腦部外傷
由於跌僕撞擊,或出生時難產,均能導致顱腦受傷。《本草綱目》指出:“腦爲元神之府”,《本草備要》認爲:“人之記性皆在腦中”。外傷之後,則神志逆亂,昏不知人,氣血瘀阻,則絡脈不和,肢體抽搐,遂發癲癇。
5.4 其他因素
此外,或因六淫之邪所幹,或因飲食失調,或患它病之後,均可致臟腑受損,積痰內伏,一遇勞作過度,生活起居失於調攝,遂致氣機逆亂而觸動積痰,痰濁上擾,閉塞心竅,壅塞經絡,發爲癇證[4]。
5.5 現代醫學解釋
6 診斷要點
1、大發作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目斜視,口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異常叫聲,醒後如常人。
2、小發作時,僅有突然呆木,面色蒼白,或兩目凝視,頭向前傾,短時間即恢復正常。
3、反覆發作,發無定時,發作時間長短不等,多數在數秒至幾分鐘即止,少數可達數小時以上。甦醒後對發作情況一無所知。
8 癇證的辨證治療
癇證之形成,大多由於七情失調,先天因素,腦部外傷,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患它病之後,造成肝脾腎損傷,痰濁阻滯,氣機逆亂,風陽內動所致,而尤以痰邪作崇最爲重要。
發作持續時間有長有短,有數秒鐘、數分鐘至數小時[4]。發作間歇有久有暫,有每日發作或日發數次,乃至數日一發者,長則幾年一發[4]。
發作程度又有輕重之別,輕則僅有呆木無知,不聞不見,不動不語,面色蒼白,但無抽搐,病人可突然中斷活動,手中物件突然落下,或頭突然向前傾下而又迅速抬起,或短暫時間眼睛上翻,或兩目上視,經數秒鐘或數分鐘後即可恢復,事後對發作情況完全不知。重則來勢急驟,卒倒號叫,抽搐涎湧,小便自遺,昏不知人,甦醒後對發作情況一無所知,常遺有頭昏乏力等症。本證的輕重常與痰濁的深淺,正氣的盛衰有關。一般初起正氣未衰,痰濁不重,故發作持續時間短,間歇期長。如反覆發作,正氣漸衰,痰濁不化,愈發愈頻,使正氣更衰,互爲因果,其病亦漸重。[4]
治療宜分標本虛實。頻繁發作時,以治標爲主,着重豁痰順氣,熄風開竅定癇。平時以治本爲重,宜健脾化痰,補益肝腎,養心安神。而調攝精神,注意飲食,避免勞逸無度,亦屬重要。[4]
8.1 休止期/間歇期
癇病·休止期(quiescent stage of epilepsy[5])是指暫時不發病階段的癇病[5]。癇證之治療當依其標本緩急而有所區別[5]。間歇期當調理臟腑以治本爲主,或佐除痰、清熱、平肝、通絡、寧心諸法以標本兼顧[5]。間歇期長者,可用丸劑緩圖,以期根治,防止復發[5]。
8.1.1 治則
8.1.1.1 癇證間歇期的鍼灸治療
方義:間歇期間取印堂、鳩尾交通督任,協調陰陽,舒理逆亂,間使疏通心氣;太沖平肝熄風。
隨證配穴:痰濁壅盛—豐隆,肝腎陰虛—太溪,脾胃虛弱—足三裏,昏迷—湧泉。
操作:毫針刺,瀉法,發作時水溝向上刺雀啄捻轉以眼球充滿淚水爲度,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爲一療程。
8.1.2 癇病間歇期的電針療法
選用神庭與內關、太陽與足三裏、風池與僕參三組穴位,交替作用。用脈衝電密波,通電10~20分鐘。適用於間歇期[5]。
8.1.3 癇病間歇期的水針療法
取足三裏、內關、大椎、風池等穴,用維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或維生素B12注射液0.5毫克,每穴注入0.5毫升,每次選2~3穴,用於間隔期[5]。
8.2 發作期
癇病·發作期(attacking stage of epilepsy seizure[5])是指發作階段的癇病[5]。分陽癇、陰癇[5]。癇證之治療當依其標本緩急而有所區別[5]。發作之時,以治標、控制發作爲當務之急,可按病情選用豁痰順氣、平肝熄風、通絡鎮痙、寧心安神定驚、清肝瀉火等法爲治[5]。病情驟急,不及煎藥內服者,可先用針刺,以促其甦醒,後再投以煎劑[5]。
8.2.1 癇證發作期鍼灸治療
方一:
發作時取百會、水溝、後溪、神門、湧泉等穴爲主。夜間發作加照海;白晝發作加申脈;發作難醒者加灸氣海。間隔期取鳩尾、大椎、腰奇、內心俞、豐隆、間使等穴爲主。氣血虛者加灸關元、足三裏;陰虛者加腎俞、三陰交。[5]
方二:
下列兩組穴位交替使用:
②鳩尾,中脘,內關,間使,太沖。適用於發作期,用瀉法。溼痰盛者,酌加天突、豐隆,灸百會、氣海、足叄裏。癇證反覆頻發者,針印堂、人中,灸中脘,也可針會陰、長強穴。
8.2.2 陽癇
陽癇(yang epilepsy[5])爲病證名[6]。是指風火痰邪,上擾神竅,平素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口苦咽乾,便祕尿黃;病發前多有眩暈、頭痛而脹,胸悶乏力,喜伸欠等先兆症狀;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目上視,四肢抽搐,面色潮紅、紫紅轉爲青紫或蒼白,口脣發紺,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鳴,或怪叫,移時甦醒如常人,甚至二便自遺,舌紅,苔白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癇病發作期證候[6]。即兼見陽證爲主的癇症[6]。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病先身熱,瘈瘲,驚啼喚而後發癇,脈浮者爲陽癇。”
《雜病源流犀燭·諸癇源流》:“陽癇必由痰熱客心胃,聞驚而作,甚則不聞驚亦作。宜用寒涼藥。”方宜妙香散等 。
8.2.2.1 肝火痰熱
癇病·肝火痰熱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liver-fire and phlegm-heat[6])是指肝火痰熱互結,以平日情緒急躁,每因焦急鬱怒誘發癲 ,發作時昏僕抽搐吐涎,或有吼叫,二便自遺; 止後,仍煩躁不安,失眠等爲常見症的陽癇證候[6]。
8.2.2.2 風痰閉阻/風痰閉竅
癇病·風痰閉竅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wind-phlegm blocking orifices[6])是指風痰閉阻清竅,以猝然昏僕,目晴上視,口吐白沫,手足抽搐,喉中痰鳴,舌淡紅,苔白膩,脈滑等爲常見症的陽癇證候[6]。
8.2.2.2.1 症狀
在發作前常有眩暈,胸悶,乏力等症(亦有無明顯先兆者)。發則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與二便失禁。也有短暫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搐者。舌苔白膩,脈多弦滑。[6]
8.2.2.2.2 證候分析
眩暈,頭昏,胸悶乏力等症,均爲風痰上逆之先兆症狀。肝風內動,痰隨風動,風痰閉阻,心神被蒙,則癇證發作。肝鬱則脾不健運,痰濁內生,風痰上湧而吐涎沫。苔白膩,脈弦滑,均爲肝風挾痰濁之象。[6]
8.2.2.2.3 治法
8.2.2.2.4 治療風痰閉阻型癇證的方藥
定癇丸[備註]定癇丸(《醫學心悟》):天麻、川貝、膽南星、姜半夏爲主方。方用竹瀝、菖蒲、膽星、半夏等以豁痰開竅;天麻、全蠍、殭蠶以平肝熄風鎮痙;琥珀、辰砂、茯神、遠志以鎮心安神。[6]
定癇丸(程鍾齡《醫學心悟》)加減處方:茯苓20克,石菖蒲10克,遠志9克,全蠍6克,殭蠶12克,琥珀末3克(沖服),天竺黃10克,天麻10克,膽南星10克,法半夏12克,地龍12克,陳皮6克。水煎服。
可在辨證處方中,加入全蠍、蜈蚣等蟲等藥物,以熄風解痙鎮癇,可以提高臨牀療效。一般以研粉吞服爲宜,每服1~1.5克,日服2次。如全蠍、蜈蚣並用,可各服0.5~1克,日服2次。小兒劑量酌減。[6]
8.2.2.2.5 治療風痰閉阻型癇證的中成藥
醫癇丸,每次6克,每日2次。
白金丸,每次6克,每日2次。
8.2.2.2.6 治療風痰閉阻型癇證的單方驗方
河南鎮癇方(劉玲驗方)處方:白蒺藜、殭蠶、蛇牀子各62克,蜈蚣7條,膽南星45克,硃砂9克,青礞石93克,共研爲細面末,製成蜜丸,每丸重2.5克(含生藥、蜂蜜各1.25克)。成人每次1丸,每日3次。
鎮癇方(孫景堯驗方)處方:全蠍50克,白礬、膽南星、鬱金各25克,共研爲細末。每晚服10克。
8.2.2.2.7 風痰閉阻型癇證的鍼灸治療
選穴:以任、督兩脈及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穴爲主。取長強、鳩尾、陽陵泉、筋縮、本神、風池、太沖、豐隆。
方義:選長強、鳩尾以交通任督,調整陰陽,爲治癇之效穴。陽陵泉爲筋會,配督脈之筋縮可解痙止搐。足少陽經穴本神、風池,配足厥陰經原穴太沖平肝熄風。豐隆清熱化痰。
8.2.2.2.8 風痰閉阻型癇證的飲食療法
天麻陳皮粥:天麻、陳皮各1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粥成加入白糖適量調勻,分2次服。適用於風痰阻閉型。
8.2.2.3 痰火內盛/痰火擾神
癇病·痰火擾神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6])是指火熱與痰濁交結,閉擾心神,以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強痙拘攣,口中有聲,口吐白沫,煩躁不安,氣高息粗,痰鳴漉漉,口臭便幹,舌紅或暗紅,苔黃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陽癇證候[6]。
8.2.2.3.1 症狀
發作時昏僕抽搐吐涎,或有叫吼,平日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幹,便祕,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6]
8.2.2.3.2 證候分析
肝火偏旺,火動生風,煎熬津液,結而爲痰,風動痰升,阻塞心竅,則昏僕抽搐吐涎。肝氣不舒,則情緒急躁。火擾心神,則心煩失眠。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均爲肝火痰熱偏盛之徵。[6]
8.2.2.3.3 治法
8.2.2.3.4 治療痰火內盛型癇證的方藥
龍膽瀉肝湯[備註]龍膽瀉肝湯(《蘭室祕藏》):龍膽草、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黃(近代方有黃芩、梔子)合滌痰湯[備註]滌痰湯(《嚴氏濟生方》):制半夏、制南星、陳皮、枳實、茯苓、人蔘、石菖蒲、竹茹、甘草、生薑加減。前方用龍膽草、木通、生地等瀉肝清熱爲主;後方用半夏、南星、枳實、菖蒲等滌痰開竅爲主。並可加入石決明、鉤藤、竹瀝、地龍等以加強平肝熄風,化痰定癇之力。若痰火壅實,大便祕結,可用竹瀝達痰丸[備註]竹瀝達痰丸(《古今醫鑑》):青礞石、沉香、大黃、黃芩、竹瀝、半夏、橘紅、甘草、薑汁、茯苓、人蔘以祛痰瀉火通腑。[6]
可在辨證處方中,加入全蠍、蜈蚣等蟲等藥物,以熄風解痙鎮癇,可以提高臨牀療效。一般以研粉吞服爲宜,每服1~1.5克,日服2次。如全蠍、蜈蚣並用,可各服0.5~1克,日服2次。小兒劑量酌減。[6]
龍膽瀉肝湯(李杲《蘭室祕藏》)合滌痰湯(嚴用和《嚴氏濟生方》)加減處方:龍膽草12克,梔子10克,黃芩12克,木通10克,法半夏12克,膽南星10克,石菖蒲9克,枳實12克,陳皮6克,天竺黃12克,地龍12克,鬱金10克,鉤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8.2.2.3.5 治療痰火內盛型癇證的中成藥
癇症鎮心丹,每次1粒,每日2次。
8.2.2.3.6 治療痰火內盛型癇證的單方驗方
石膏硃砂散(蘇通臣等《河北中醫》1988.6)處方:生石膏30克,硃砂12克,白礬9克,共研爲細末,每次服1克,每日2~3次。
8.2.2.3.7 痰火內盛型癇證的鍼灸治療
選穴:以任、督兩脈和足陽明胃經、足厥陰肝經穴爲主。取長強、鳩尾、陽陵泉、筋縮、豐隆、行間。
隨證配穴:發作時,加水溝、頰車、神門。夜間發作加照海,白晝發作加申脈。
方義:選長強、鳩尾以交通任督,調整陰陽,爲治癇之效穴。陽陵泉爲筋會,配督脈之筋縮可解痙止搐。豐隆和胃降濁,清熱化痰。行間爲肝經滎穴,以清肝膽之火。共奏開竅止搐,豁痰清熱,平肝熄風之功。
8.2.2.3.8 痰火內盛型癇證的飲食療法
絲瓜飲:老絲瓜1段,杏仁12克,陳皮10克,水煎服。適用於痰火內盛型。
8.2.3 陰癇
陰癇(yin epilepsy[6])爲病證名[7]。是指虛體瘀痰,內閉神竅,平素食慾不佳,神疲乏力,噁心泛嘔,胸悶咯痰,大便溏薄,以發 時面色暗晦萎黃,手足清冷,雙眼半開半合,神昏,僵臥拘急,或顫動,抽搐時發,口吐涎沫,口不啼叫,或聲音微小,呆木無知,但一日十數次或數十次頻作,醒後全身疲憊癱軟,數日後逐漸恢復,舌淡,苔白厚膩,脈沉細或沉遲等爲常見症的癇病發作期證候[7]。即兼見寒象的癲癇[7]。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驚瘼,不啼喚,而病發時脈沉者爲陰癇。”
《雜病源流犀燭·諸癇源流》:“陰癇亦本痰熱,緣醫用寒藥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用溫補燥溼藥。”方用五生丸、引神歸星丹等[7]。
8.2.3.1 瘀阻腦絡
癇病·瘀阻腦絡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brain collateral[7])是指瘀血內阻腦絡,以猝然昏僕,瘈瘲抽搐,或單以口角、眼角、肢體抽搐,顏面口脣青紫,舌紫暗或有瘀點,脈弦或澀等爲常見症的陰癇證候[7]。
8.2.3.1.1 症狀
發則卒然昏僕,瘛瘲抽搐,或單以口角、眼角、肢體抽搐,顏面口脣青紫,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7]。
8.2.3.1.2 證候分析
瘀血阻滯於腦部,脈絡不通,竅閉神匿,發爲癇病。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均爲血瘀之象。[7]
8.2.3.1.3 治法
癲癇常與氣血瘀滯有關,尤以外傷引起本病證者爲最多見[7]。故可配合丹蔘、紅花、桃仁、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7]。
8.2.3.1.4 瘀阻腦絡型癇證的鍼灸治療
選穴:以督脈穴爲主。取水溝、上星、太陽、角孫、陽陵泉、筋縮、血海、膈俞。
方義:水溝以醒神開竅。上星、太陽、角孫針用瀉法或點刺出血,以活血通絡。血海、膈俞功專活血化瘀。陽陵泉、筋縮以止抽搐。
8.2.3.2 血虛風動
癇病·血虛動風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blood deficiency[7])是指血虛精虧,引動肝風,以猝然仆倒,面部烘熱,兩目瞪視,四肢抽搐無力,手足蠕動,二便自遺,舌淡,少苔,脈細弱等爲常見症的陰癇證候[7]。
8.2.3.2.1 症狀
或卒然仆倒,或面部烘熱,或兩目上視,或侷限性抽搐,或四肢抽搐無力,手足蠕動,二便自遺,舌淡少苔,脈細弱。[7]
8.2.3.2.2 證候分析
勞倦思慮,耗傷氣血,或病久體虛,血虛則風陽內動,矇蔽清竅,而卒然仆倒、兩目上視、肢體抽搐、二便自遺。陰虧血虛,風陽上擾,則面部烘熱。手足蠕動、四肢抽搐而無力、舌淡少苔、脈細弱,爲血虛之象。[7]
8.2.3.2.3 治法
8.2.3.2.4 血虛風動型癇證的鍼灸治療
選穴:以任脈穴、背俞穴爲主。取脾俞、氣海、膈俞、血海、通裏、陽陵泉、筋縮。
隨證配穴:虛煩不眠者,加三陰交、神門。心悸氣短者,加內關、膻中。
方義:脾俞、氣海健脾益氣,配膈俞、血海以活血養血。通裏養心益智。陽陵泉、筋縮解痙攣而止抽搐。
8.2.3.3 心腎虧虛
癇病·心腎兩虛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kidney[7])是指心腎陰虛,以癇病頻發,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頭暈目眩,兩目乾澀,面色晦暗,耳輪焦枯不澤,腰膝痠軟,大便乾燥,舌淡紅,脈沉細數等爲常見症的陰癇證候[7]。
8.2.3.3.1 症狀
癲癇發作日久,健忘,心悸,頭暈目眩,腰膝疫軟,神疲乏力。苔薄膩,脈細弱。[7]
8.2.3.3.2 證候分析
由於癲癇反覆發作,日久不愈,導致心血不足,腎氣虧虛,故健忘,心悸,頭暈目眩,腰膝痰軟。精氣虧耗,故見神疲乏力,脈象細弱。[7]
8.2.3.3.3 治法
8.2.3.3.4 治療心腎虧虛型癇證的方藥
大補元煎[備註]大補元煎(《景嶽全書》):人蔘、炒山藥、熟地黃、杜仲、枸杞子、當歸、山茱萸、炙甘草、六君子湯[備註]六君子湯(《醫學正傳》):人蔘、炙甘草、茯苓、白朮、陳皮、制半夏加減。前方用熟地、山藥、萸肉、杞子、當歸、杜仲以補養肝腎,人蔘、甘草補益心氣。後方着重益氣健脾化痰。可加菖蒲、遠志以安神宣竅。偏於腎虛爲主者,亦可用河車大造丸[備註]河車大造丸(《扶壽精方》):紫河車、熟地黃、杜仲、天冬、麥冬、龜版、黃柏、牛膝調治。若癇證日久不愈,而見神志恍惚,恐懼,抑鬱,焦虛,可合甘麥大棗湯[備註]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方論》):甘草、淮小麥、大棗甘以緩急,養心潤燥。[7]
可在辨證處方中,加入全蠍、蜈蚣等蟲等藥物,以熄風解痙鎮癇,可以提高臨牀療效。一般以研粉吞服爲宜,每服1~1.5克,日服2次。如全蠍、蜈蚣並用,可各服0.5~1克,日服2次。小兒劑量酌減。[7]
大補元煎(張介賓《景嶽全書》)合六君子湯(虞摶《醫學正傳》)處方:黨蔘20克,山藥18克,熟地黃15克,杜仲15克,當歸12克,枸杞子12克,法半夏15克,陳皮9克,茯苓15克,白朮12克,酸棗仁12克,遠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6克。水煎服。
8.2.3.3.5 治療心腎虧虛型癇證的中成藥
鎮癇片,每次4片,每日3次。
8.2.3.3.6 治療心腎虧虛型癇證的單方驗方
通脈愈癇丸(賴天松等《臨牀奇效新方》)處方:黃芪、黨蔘、紫河車、當歸各60克,肉桂、紅花、川芎各15克,赤芍、桃仁各30克,丹蔘90克,法半夏、生南星、煅礞石各45克,石菖蒲20克,天麻50克,共研細末,煉蜜爲丸。每丸10克,每次1丸,每日3次,用薑湯送服。一個月爲一療程。癲癇發作日久,健忘,心悸,頭暈目眩,腰膝痠軟,神疲乏補益心腎,健脾化痰。力。苔黃膩,脈細弱。性情急燥,心煩失眠,口乾苦,大便祕結,發作時症狀與清肝瀉火,化痰開竅。風痰閉阻型相同。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8.2.3.3.7 心腎虧虛型癇證的飲食療法
杞子燉羊腦:枸杞子30克,羊腦1副,放燉盅內加適量水,隔水燉,鹽調味服。適用於心腎虧虛型。
8.2.3.4 脾虛溼困
癇病·脾虛溼困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7])是指脾氣不足,痰濁內盛,以倦怠乏力,身體瘦弱,胸悶,眩暈,納差,便溏,發作時面色晦滯或晄白,四肢清冷,蜷臥拘急,嘔吐涎沫,啼聲低怯,舌淡,苔白膩,脈濡滑等爲常見症的陰癇證候[7]。
8.2.3.5 心脾兩虛
癇病·心脾兩虛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7])是指心脾陽氣不足,以反覆發 不愈,猝然昏僕,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無力,口噤目閉,二便自遺,體瘦,納呆,舌淡,苔白膩,脈沉弱等爲常見症的陰癇證候[7]。
8.2.3.5.1 症狀
久發不愈,卒然昏僕,或僅頭部下垂,四肢無力,伴面色蒼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無力、口噤目閉、二便自遺,舌淡,苔白,脈弱。[7]
8.2.3.5.2 證候分析
患病日久,正氣耗傷,氣血不足,故癲癇發作時四肢抽搐無力,或僅頭部下垂。氣虛統攝無力,故二便自遺。舌淡、苔白、脈弱,均爲氣血兩虧之象。[7]
8.2.3.5.3 治法
8.2.3.5.4 心脾兩虛型癇證的鍼灸治療
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三陰交、中脘、足三裏、豐隆、陽陵泉、筋縮。
方義:三陰交、中脘、足三裏健脾益胃,補益氣血。豐隆和中化痰。筋會陽陵泉與筋縮相配解痙攣而止抽搐。
8.2.3.6 肝腎陰虛
癇病·肝腎陰虛證(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7])是指肝腎陰虛,虛熱內擾,以癇病頻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頭暈目眩,兩目乾澀,耳輪焦枯,健忘失眠,腰膝痠軟,大便乾燥,舌紅,苔薄黃,脈沉細數等爲常見症的陰癇證候[7]。
8.2.3.6.1 症狀
發則卒然昏僕,或失神發作,或語蹇,四肢逆冷,肢體抽搐瘼疚,手足蠕動,健忘失眠,腰膝痠軟,舌紅絳,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數。[7]
8.2.3.6.2 證候分析
肝腎陰虛,陰不斂陽,虛火挾伏痰上擾心神,故發爲癇病。腎精虧虛,腦髓不足,故健忘失眠、腰膝痠軟。陰損及陽,陽虛則四肢逆冷。舌紅絳、脈弦細數,均爲肝腎陰虛之象。[7]
8.2.3.6.3 治法
8.2.3.6.4 肝腎陰虛型癇證的鍼灸治療
選穴:以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穴爲主。取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溪、通裏、鳩尾、陽陵泉、筋縮。
9 癇證的其他療法
9.1 耳針
方一:胃、腦、神門、心、枕、腦點。每次選2~3穴,強刺激,留針30min,間歇捻鍼。隔日1次。
方二:取腦、神門、心、枕、緣中、胃、腎等穴爲主。每次選2~3穴。[7]
9.2 穴位注射
足三裏、內關、大椎、風池。用100mg維生素B1注射液或0.5mg維生素 B12注射液,每穴注入0.5ml,每次選用2~3穴。
9.3 外治法
11 醫案
張××,女,11歲。家長代訴:患兒3歲時患抽搐,時常發作,曾經精神病院診斷爲癲癇,原因不明。常服西藥控制症狀。家長想用鍼灸代替藥物,故來門診。據述,數日至數月發作1次,每次發作抽搐劇烈,口吐白沫,約10min停止。間歇期患兒智力如常。但畏其突然發作,因而停學。取百會、間使、神門、足三裏、豐隆、四神聰、肝俞、太沖、筋縮、照海等穴,每次針3~5穴,隔日1次,連針3個月,竟未發作。家長自動讓患兒停服西藥。又針3個月,療效鞏固,遂復學讀書。追訪3年,家長喜告痊癒。(江蘇省中醫院門診病歷)
12 癇證患者的生活調理
患者必須避免勞累過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暢,力求去除發病之誘因[7]。
本證患者不宜從事駕駛工作、高空及水上作業,不宜騎自行車,以免發生意外[7]。
13 文獻摘錄
《古今醫鑑·五癇》:“夫癇者有五等,而類五畜,以應五臟。發則卒然倒僕,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強直,口吐涎沫,聲類畜叫,食傾乃蘇,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氣鬱結,或爲六淫之邪所幹,或因受大驚恐,神氣不守,或自幼受驚,感觸而成,皆是痰迷心竅,如癡如愚。治之不須分五,俱宜豁痰順氣,清火平肝。”
《壽世保元·癇證》:“蓋癇疾之原,得之驚,或在母腹之時,或在有生之後,必因驚恐而致疾。蓋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恐氣歸腎,驚氣歸心。並於心腎,則肝脾獨虛,肝虛則生風,脾虛則生痰,蓄極而通,其發也暴,故令風痰上湧而癇作矣。”
《證治準繩·癲狂癇總論》:“癇病發則昏不知人,眩僕倒地,不省高下,甚至瘛瘲抽掣,目上視,或口眼㖞斜,或口作六畜之聲。”
《證治準繩·癇》篇:“癇病與卒中痙病相同,但癇病僕時口中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又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僕時無聲,醒時無涎沫,醒後不復再發。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弓,不如癇之身軟,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
《臨證指南醫案·癲癇》:“癇病或由驚恐,或由飲食不節,或由母腹中受驚,以致內臟不平,經久失調,一觸積痰,厥氣內風,猝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氣反然後已。”
《劉惠民醫案選·癲癇》:“本病機理可概括爲臟腑機能失調,陰陽升降失職,以致風、痰、火、氣四者交雜,但以臟腑病變爲主,與肝脾心腎關聯密切。如肝腎陰虛,水不涵木,木旺化火,熱極生風,肝風內動,出現肢體抽搐,角弓反張。若脾虛不能運化,津液水溼積聚成痰,痰迷心竅,則出現神不守舍,意識喪失。”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癇者小兒病也,十歲以上爲癲,十歲以下爲癇。”
1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6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83.
-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29-132.
- ^ [4]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88-91.
-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2.
-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