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醫彀》

明 孫志宏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寒方法(通計一百二十)

主方

(總合七方)治足太陽膀胱經,初感春溫、夏熱、秋溼、冬寒等證。散邪發表隨證用∶大青龍湯加味麻黃湯加味桂枝湯羌活沖和湯、桂麻各半湯、沖和靈寶飲

十神湯

時令不正,瘟疫妄行,發熱頭疼咳嗽無汗陰陽兩感麻黃川芎甘草(各八分)乾薑紫蘇升麻赤芍(各一錢)白芷陳皮香附(各六分)姜五、蔥三,煎服取汗。

不換金正氣散

傷寒嵐瘴,商旅遠方,不伏水土,霍亂吐瀉諸證。蒼朮陳皮藿香半夏厚朴(制。各一錢)甘草(五分)上姜、棗,水煎服。

神術散

四時傷寒發熱頭疼項強咳嗽鼻塞等證。蒼朮(錢半)羌活白芷川芎本(各七分)甘草北細辛(各五分)上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熱服取汗。

香蘇飲

傷寒疫癘時氣胸滿嘔逆紫蘇香附陳皮(各二錢)甘草(七分)上加姜、棗,水煎服。

對金飲

(即平胃散風寒溼氣,嵐瘴霧露,霍亂吐瀉,不服水土,腹滿脹悶等證。蒼朮(八兩)厚朴陳皮(各六兩)甘草(四兩)上加木香砂仁尤佳。爲末,姜棗湯或煎服。

沖和散

寒溫不常,陰晴時作,客途旅邸,將理失常,頭疼拘急蒼朮(三兩)荊芥甘草(各七錢)爲末,每三錢,姜棗湯下,煎亦可。

敗毒散

四時不正之氣天行疫癘,妊婦傷寒(方見瘟疫主方。)

參蘇飲

感冒風寒發熱頭疼咳嗽聲重,流涕,有痰胸滿(方見傷風)。

大羌活湯

兩感傷寒防風羌活獨活防己黃芩黃連蒼朮白朮甘草(炙)細辛(各五分)知母川芎生地(各錢半。)水煎熱服。不解再服,見效則止。餘證根據兩感論。

柴葛解肌湯

服藥汗出,表證已除,熱猶未退,四時可接服此湯。柴胡(二錢)葛根黃芩(各錢半)羌活白芷芍藥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分)上加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口渴石膏;汗出不透徹,猶頭疼骨痛,冬、春加麻黃,夏、秋加紫蘇胸滿山楂麥芽

小柴胡湯

少陽寒熱往來口苦脅痛耳聾和解餘熱。柴胡(三錢)黃芩(二錢)半夏人蔘甘草(各一錢)姜、棗煎服。

柴胡桂枝湯

本方加桂枝

柴胡雙解散

本方加芍藥陳皮小便澀,加茯苓;嘔加薑汁竹茹脅痛青皮;痰加栝蔞、貝母似瘧加桂;渴加天粉、知母,甚加石膏;嗽加五味子金沸草胸滿未可下,加枳實桔梗黃連、栝蔞,效。少陽陽明合病,加葛根芍藥

如神白虎湯

身熱大渴,有汗不解,或汗後舌幹,脈微洪、中。石膏(五錢)知母(二錢)甘草(一錢)加麥冬(三錢)梔子(錢半)人蔘(七分)五味子(十五粒,打)加姜一、棗一、竹葉二十片。背寒,去梔,加天粉;心煩竹茹

三黃石膏湯

傷寒汗不暢,發熱脈大,表裏皆實,陽盛拂鬱;或醫謂汗後不解,復下之,致大便頻,小便澀,目紅面赤齒黃大渴;或以下脈數,身熱拘急解表清裏。石膏(五錢)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各一錢)豆豉(半合)麻黃(冬一錢,夏五分。)水煎服,未效再服如神。汗下誤治後,三焦生熱,脈洪,諂語,喘息鼻衄,熱不懈,身目黃,狂叫欲走,或過經壞證。

三黃巨勝湯

陽毒斑、狂、渴、目赤、脈大氣喘,便燥,舌卷囊縮石膏湯麻黃豆豉,加大黃芒硝、姜一、棗一,煎服。入泥漬水二匙。

小陷胸湯

小結胸脹悶,按之而痛。栝蔞(三錢)半夏(二錢)黃連(錢半)上先煎栝蔞,次入半夏黃連煎熱服口渴半夏,加枳實

大陷胸湯

大結胸滿實,不按而痛,兼用熨法;或六乙順氣湯甘草,加甘遂大黃(二錢)芒硝(一錢)甘遂末(一分)水煎成,納硝;滾一沸,入甘遂。分爲二服,勿多服。

大柴胡湯

內實大便難身熱惡寒,反惡熱,有下證先用此。柴胡(三錢)黃芩芍藥(各二錢)半夏大黃(各一錢)枳實(八分)上加生薑五片,黑棗二枚,水煎熱服。渴減半夏,加天花粉

調胃承氣湯

太陽陽明,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祕,用承氣湯。先此。大黃(一錢)甘草芒硝(各五分)煎成去渣,入芒硝,滾一沸,服。

小承氣湯

五、六日不大便,胸腹脹滿,陽明表證潮熱狂言大黃(二錢)厚朴(一錢五分)枳實(一錢)上水二鍾,煎八分,熱服,得利止。

大承氣湯

六、七日大便祕,腹痛煩渴,少陰口燥,日晡熱,脈實。大黃(三錢)厚朴(五錢)枳實(二錢五分)芒硝(一錢)上先煮厚朴枳實減半,下大黃;滾數沸,次下芒硝,滾服。

三乙承氣湯

三湯證兼有,此湯合治。及中風僵仆風癇發作。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各一錢)甘草(五分)加姜三片,煎服。

六乙順氣湯

熱邪傳裏,代大陷至大承、三乙承氣等六湯神藥。大便祕,或協熱自利口乾怕熱,揭衣揚手,斑黃,腹滿硬痛,燥屎。大黃厚朴枳實芍藥黃芩(各一錢)柴胡(二錢)芒硝甘草(各五分)上水二鍾,滾三沸,入衆藥,煎至八分,次下芒硝,滾一沸。臨服入鐵鏽水三匙。

桂枝大黃湯

太陰腹痛,渴,肢溫,脈沉有力,熱邪陽經傳入,便祕大黃(錢半)芍藥桂枝(各一錢)甘草(五分)加枳實柴胡、姜、棗煎,磨檳榔入內服。

茵陳大黃湯

太陰腹滿,身目黃小水不利,大便實,渴,頭汗際頸而還。大黃茵陳梔子黃芩枳實厚朴甘草(各等分)上加燈心水煎服。

桃仁承氣湯

小腹滿痛,小便利,大便黑,有蓄血,下盡黑血,愈。桃仁(十個,搗)大黃(錢半)桂枝芒硝甘草(各七分)上加當歸芍藥青皮枳實柴胡水煎服,入硝。

黃龍湯

大便祕,或利清水,乃日飲湯藥也,宜急下。如虛老、產婦不勝下,用此湯。大黃芒硝人蔘厚朴枳實當歸甘草(各五分)上加姜、棗,水煎服。

附子瀉心湯

心下痞惡寒汗出,有陽證仍在,又見脈沉,足冷身重,死證;或姑以此湯漸試。附子(一錢,水半鍾,煎二分)大黃(一錢)黃連黃芩(各五分)上用百沸湯半鍾,浸去渣,入附子汁服。

陽毒升麻湯

陽毒發斑,狂言吐血升麻犀角射干黃芩人蔘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青黛一物湯

陽毒發斑。青黛(二錢)上水研服,效。玄蔘升麻湯發斑咽痛玄蔘升麻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

升麻六物湯

口瘡。)升麻梔子(各錢半)大青黃芩杏仁(各一錢)加蔥煎服。

消斑青黛飲

邪熱傳裏失下,裏實表虛血熱爲斑,便祕短氣黃連犀角玄蔘石膏山梔知母生地青黛柴胡人蔘甘草(各一錢)加姜一、棗一,水煎服。

生地芩連湯

鼻衄成流不止,熱深吐血過多,神昏錯語生地黃黃連山梔犀角川芎芍藥桔梗柴胡甘草等分)加棗二枚,水煎服。入茅根藕節汁,磨京墨。

桂苓飲

初病無熱,狂躁不安,乃熱結膀胱,名如狂證豬苓澤瀉桂枝白朮知母黃柏山梔甘草茯苓滑石(各一錢)加姜三片,煎服,取微汗。

導赤飲

小便不利,即桂苓減知母黃柏,加燈心。汗後、汗多戒利。

再造飲

頭疼發熱,表汗藥汗不出,勿妄發,乃陽虛不能作汗。黃人蔘桂枝川芎附子(制熟)細辛羌活防風(各一錢)甘草(七分)加生薑五、棗二煎成,入炒芍藥,滾三沸,服。夏加黃芩石膏

益元湯

身熱頭疼,不煩便躁,面赤欲水,不能入口,乃元虛火泛,名戴陽證。若誤服涼藥者必死。附子(熟)人蔘乾薑甘草(炙)麥冬黃連五味子知母等分)加蔥、艾、姜、棗煎成,入童便三匙,頓冷服

當歸活血湯

頭疼惡寒,惟身熱口渴小便利,大便黑,口語無倫,乃邪傳入心脾,或如見鬼祟。當歸赤芍生地柴胡人蔘枳殼乾薑紅花(酒拌)桂心甘草桃仁等分)上水煎服,後去桃仁紅花乾薑、桂心,加白朮茯苓煎服。

導赤各半湯

病後胸腹寬,二便利,身無熱,神漸昏,不飲水,與稀粥則咽,乃邪傳心經黃連梔子黃芩滑石甘草知母犀角茯神麥冬人蔘等分)上加姜、棗、燈心水煎服。

調榮養衛湯

頭疼身熱惡寒,微汗,腳軟倦,脈空浮,乃勞力內傷氣血外感寒邪。禁大汗當歸生地川芎柴胡防風羌活陳皮白朮人蔘(漸加)黃(等分細辛甘草(減半)上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棗二枚,水煎服。

昇陽散火湯

叉手冒胸,尋衣摸牀,昏沉,乃熱乘肺氣虛小便利可治;祕,危。人蔘當歸柴胡芍藥黃芩麥冬白朮茯神陳皮等分甘草(減半)上加姜、棗、金與銀煎服。痰加半夏便祕大黃

犀角地黃湯

失汗,上焦瘀血漱水不欲咽大便黑等證。生地(三錢)丹皮芍藥犀角(各一錢)上加陳皮桔梗當歸紅花甘草水煎,入藕節汁服。

茅花湯

鼻血不止。茅花(一把,無,用根)上水煎服。

地榆散

傷寒熱毒不解,晚即壯熱腹痛便膿血地榆犀角(無,用升麻黃連茜根黃芩梔子等分)上加韭白,水煎服。

延胡索散

尿血延胡索(三錢)上水煎成,入芒硝分服

溫經益元湯

過汗不止,肉筋惕,亡陽衛虛,及下後利不止。熟地生地白朮甘草芍藥當歸人蔘茯苓薄桂(等分)上加姜、棗、糯米煎服。胸滿陳皮枳殼;虛甚加附子

如聖飲

剛柔二,頭搖口噤,身反張,手足攣搐,面赤,螈同。羌活防風川芎白芷柴胡芍藥當歸烏藥半夏黃芩等分甘草(減半)上加姜煎。入竹瀝薑汁服。有汗剛,加白朮桂枝無汗,加蒼朮麻黃

逍遙湯

初愈交接淫慾,名女勞復。無病者反得病,名陰陽易人蔘知母黃連滑石生地柴胡犀角等分甘草(減半)上加韭根、竹青(刮取碗許)同姜、棗煎,入褲襠末一錢五分調服。有粘汗出愈。無汗再服。

燒散

取襠近隱處(一方燒灰,錢半服,男用女,女用男,陰腫溺通,效。)或只竹青煎。

鼠矢湯

雄鼠屎(十四粒,兩頭尖者)韭根(一大握)水煎服。必取汗安。

柴胡百合湯

瘥後昏沉、發熱、渴,錯語失神,及百合勞復等證。柴胡人蔘黃芩百合生地知母陳皮等分甘草(減半)上加姜、棗、鱉甲水煎服。渴如天粉∶熱加梔子;嘔加半夏胸滿枳殼桔梗;煩加竹葉

回陽返本湯

陰盛格陽,陰極證。回陽救急湯陰證中寒主方)附子(制)乾薑麥冬人蔘陳皮(各一錢)甘草(七分)五味子(九粒)臘茶(一撮)上水煎成,入蜜五匙,頻冷服,取汗爲效。

真武湯

陰證,脈沉身痛發汗過多,肉筋惕,少陰咽痛茯苓芍藥附子(各三錢)白朮(二錢)上加生薑(三錢,)煎,分二服。

通脈四逆湯

厥逆下利,脈不至(方見中寒),面赤加蔥;嘔加生薑咽痛桔梗;利止脈不出加人蔘

三建湯

元虛冷證。天雄附子川烏等分)上水煎服。

陰毒甘草湯

甘草升麻當歸桂枝雄黃蜀椒(各一錢)鱉甲(三錢)水煎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少陰發熱,脈沉身痛等證。麻黃細辛(各一錢)附子(二錢)上水煎服,取微汗出,安。

麻黃附子甘草湯

少陰表裏證。麻黃(二錢)附子甘草(各一錢)上水煎服。

四逆散

少陰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腹痛等證。甘草枳殼柴胡芍藥(各五錢)爲細末,每二錢湯下。嗽加五味子腹痛附子

大半夏湯

傷寒痰證茯苓陳皮半夏(各二錢五分)加生薑煎服。

小半夏湯

水結胸赤茯苓(三錢)半夏(四錢)水煎,入生薑汁服。

大橘皮湯

嘔噦煩滿陳皮甘草人蔘(各二錢半)加姜煎服。

小橘皮湯

嘔噦肢冷。陳皮(五錢)生薑(一兩)上水煎服。

橘皮竹茹湯

痰逆惡寒陳皮(五錢)人蔘(二錢)甘草(一錢)加竹茹生薑水煎服。

橘皮乾薑湯

咳逆噦惡。陳皮通草乾薑人蔘等分水煎

甘桔湯

少陰咽痛桔梗(二錢五分)甘草(五錢)上水煎服。

枳桔湯

痞證胸滿桔梗相殼(各五錢)上水煎服。

小建中湯

少陰惡寒,手足蜷而溫。桂枝甘草(各二錢)芍藥(三錢)上加姜三、棗二,水煎,入飴三匙,服。

建中湯

身痛尺脈遲,汗後脈弱。加黃(二錢),餘同。

黃芩湯

陽明協熱自利太陽少陽合病下利黃芩(三錢)白芍甘草(各一錢)加棗二枚煎。嘔加半夏(一錢)。

竹葉石膏湯

陽明汗多而渴,渴欲飲水,飲入即吐,及病後渴。石膏(六錢)麥冬(五錢)人蔘甘草(各一錢)半夏(一錢五分)竹葉(七錢)水二鍾半,煎鍾半;入粳米一撮,煮米熟去渣,入生薑自然汁三匙,服。

梔子豉湯

吐下後心中懊,身熱不去,心中痛。肥梔子(四個)香豉(五錢)水二鍾,煮梔至一鍾,納豉煮七分服,得吐,止後服。

桃花湯

少陰下利膿血溫毒下利協熱自利。赤脂、乾薑各一兩,黃連當歸各二兩,丸服。)赤石脂(二兩,用半煎、半爲末)乾薑(一錢五分)糯米一合)上水二鍾,煮米熟去渣,取半杯,調脂末二錢服,日三服。

烏梅丸

蛔厥烏梅(肉,十個)細辛附子人蔘黃柏桂枝(各一錢五分)乾薑(二錢五分)黃連(四錢)蜀椒當歸(各一錢)上爲末,醋煮梅,加蜜搗,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

鱉甲散

十餘日頭疼骨痛惡寒表證悉除,胸腹全寬,二便皆通,小柴胡、白虎、涼膈等藥盡服。惟身熱口渴舌苔,名曰壞證。鱉甲升麻前胡烏梅(一個)黃芩犀角(銼)枳實(各七分)生地(一錢)甘草(五分)上水煎服。未效,服養榮湯

歸地養榮湯

壞證身熱口渴舌苔及舌如煨熟豬腰子當歸生地(懷慶,極大)鱉甲醋炙,研細)麥冬(各五分)芍藥青蒿阿膠(各三錢)五味子(一錢五分)加枇杷葉(五片,去毛蜜炙燈心(二十枝)上煎成,烊化阿膠服,日二、三劑。甚者,人中黃人中白研細,各一錢調服。加知母地骨皮苦蔘亦可。虛人加人蔘、黃、炙甘草。患人服藥安臥,竟日熱除渴止。

苦蔘湯

傷寒大熱多日及時疫苦蔘(一兩)煎服。楝樹子煎服亦可。

桃仁湯

失汗狐惑桃仁槐子艾(各五錢)棗(十枚)水煎服。

雄黃銳散

脣瘡聲啞雄黃青葙子苦蔘黃連(各二錢)桃仁(一錢)上爲末,生艾汁蜜和如小指,綿裹,納下部中。

白頭翁湯

腸垢協熱自利,渴而下利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各一錢)上水煎服。

大青龍湯

傷寒見風,傷風見寒,太陽無汗,脈浮緊,煩躁,服。麻黃(二錢)桂枝甘草杏仁(各七分)石膏(二錢)加姜、棗煎服,取微汗出。

葛根湯

太陽無汗惡風,剛。太陽陽明合病葛根(一錢三分)桂芍藥甘草麻黃(各八分)加姜、棗煎服,取微汗。

芍藥附子甘草湯

汗下後惡寒拘急,切戒再汗。芍藥附子甘草(各三錢)上水二鍾,煎八分,去渣服。

橘皮半夏生薑湯

咳逆。即小橘皮湯半夏

獨蔘湯

氣虛脫陽等證,及吐血去多,孤陽不能獨存,陽欲飛越,服。人蔘(一兩)水煎服。

膽草一物湯

黃連百合青木香之類,凡一物者單味煎服。

參蘇飲

(方見傷風

五苓散

(方見便癃)

藿香正氣散

(二卷)

二陳湯

(痰門)

六一散

(暑門)

涼膈散黃連解毒湯

(火門)

茵陳五苓散

(即五苓加菌陳,方見泄瀉

防風通聖散稀涎散

(方見中風

四逆湯

茱萸四逆湯理中湯枳實理中丸

(並見中寒

導法

自汗大便祕,或虛、老,不勝攻下。蜜(一杯)銅杓熬如飴,勿焦,捻作挺如指,內肛門中即通。加皁角末尤效。

豬膽

陽明自汗小便利,勿攻。大豬膽,入醋少許,蘆管紮緊,灌入穀道中。

香油

甚有日久不解,多以香油穀道,至鼻中油氣即通。

陰毒

大豆(二升,炒極熱。)先桶內置熱醋(三升,)扶病患坐桶上燻少時,次傾豆入,燻囊下。

熨法

陰毒,以索纏蔥白,如臂大,切去根及青,先以火脅一面熱,着臍,熨斗熨。

姜蔥熨

傷寒初起,必有食積。先接患人胸腹,略覺脹悶作痛,即是病。時飲食停滯,變成結胸殺人,及諸結胸痞滿等證。凡男、婦、老、幼食積氣滯,痰凝冷痛,悉效。用生薑、蔥(連須葉,各八兩另切、搗細,麻布絞汁、並置一處聽用。二渣內入鉛粉(二兩,漆匠用者)研勻,起油鍋炒極熱,布包着實,順氣揉熨脹處。先隔布,次貼肉重熨;如冷,拌入姜蔥汁調勻,)少許炒,又熨多次,全暢爲度。

陰毒灸法

幹艾搓軟,豎箸頂上捺成炷,灸關元二百壯(方見中寒。)

陽毒漬法

內外結熱,舌卷脣焦鼻孔如煤,用青布以新水漬溼,搭於患人胸腹,燥再漬。以手足浸水,患人要飲水可與飲。

咳逆

硫黃乳香研末入瓶,充熱酒入,患人。或雄黃調;或雄黃末服。

期門

呃逆,婦人熱入血室。婦起乳房處,男乳下一寸動處是。男左女右,炷如麥大,灸三壯。

汗法

汗多不止。白朮川芎白芷等分)爲末,米粉對和,絹包,周身撲。

汗法

薪火燒地熱透,去火灑水,鋪蠶沙、柏葉三寸濃;不足,桃葉、糠麩湊之。放席令患人臥,濃蓋,令汗至足(凡服藥取汗,必至足即安。)

結胸

黃連(二寸,爲末)巴豆肉(七粒,搗。)入黃連末,捻作餅,放臍中艾灸。瀉惡積。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