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理氣藥(眼科) 中藥材 根及根莖類 理氣藥 眼科常用中藥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ng fù

2 英文參考

rhizoma cyperi[朗道漢英字典]

nutgrass flatsedg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hizoma Cyperi(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香附中藥名,出《本草綱目》。爲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乾燥根莖[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hizoma Cyperi(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香附子、莎草根、雷公頭、三棱草根香附[2]

7 來源

香附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塊莖[2]

8 產地

香附主產山東、浙江、湖南、河南[2]

9 性味歸經

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入肝經[2]

10 功效與主治

香附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功效,治肝鬱氣滯胸脅脹悶作痛,胃痛腹痛,飲食積聚,月經不調痛經[2]

香附眼科常用理氣藥,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睛珠脹痛瞳神散大,眼底脈絡迂張,脅肋脹痛等。可與柴胡枳實配伍使用。

11 香附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2]

12 香附的化學成分

香附揮發油1%,其中主成分爲香附子烯、香附醇(Cyperol)、異香附醇。還含α-香附酮及β-香附酮、α-莎草醇及β-莎草醇(α-β-Rotunol)、檸檬烯等。還含生物鹼、強心苷、黃酮化合物樹脂葡萄糖果糖[2]

13 香附的藥理作用

香附流浸膏對豚鼠、兔、貓、狗等動物的離體子宮均有抑制收縮作用[2]

香附乙醇提取物對小鼠有鎮痛作用[2]

香附醇提取物可解熱、安定[2]

香附提取物及成分可強心、減慢心率[2]

香附油可抗菌、消炎[2]

香附抑制小鼠肉瘤S180生長[2]

香附還可使膽汁流量增加,有健胃、驅除消化道積氣的作用[2]

14 香附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香附

Xiangfu

CYPERI RHIZOMA

14.2 來源

本品爲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乾燥根莖。秋季採挖,燎去毛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後曬乾,或燎後直接曬乾

14.3 性狀

本品多呈紡錘形,有的略彎曲,長2~3.5cm,直徑0.5~l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並有6~10個略隆起的環節,節上有未除淨的棕色毛須和鬚根斷痕;去淨毛須者較光滑,環節不明顯。質硬.經蒸煮者斷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角質樣;生曬者斷面色白而顯粉性,內皮層環紋明顯,中柱色較深,點狀維管束散在。氣香,味微苦。

14.4 鑑別

(1)本品粉末淺棕色。分泌細胞類圓形,直徑35~72μm,內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其周圍5~8個細胞作放射狀環列。表皮細胞多角形,常帶有下皮纖維和厚壁細胞下皮纖維成束,深棕色或紅棕色,直徑7~22μm,壁厚。厚壁細胞類方形、類圓形或形狀不規則,壁稍厚,紋孔明是。石細胞少數,類方形、類圓形或類多角形,壁較厚。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1,放置l小時,時時振搖,濾過,濾液揮幹,殘渣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對照品,加乙酸乙酯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0:1: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深藍色斑點;噴以二硝基苯試液,放置片刻,斑點漸變爲橙紅色。

14.5 檢查

14.5.1 水分

不得過13.0%(附錄Ⅸ H第二法)。

14.5.2 灰分

不得過4.0%(附錄Ⅸ K)。

14.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溶劑,不得少於15.0%。

14.7 含量測定

揮發油  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X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1.0%(m1/g)。

14.8 香附飲片

14.8.1 炮製

14.8.1.1 香附

去毛須及雜質,切厚片或碾碎。

本品爲不規則厚片或顆粒狀。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時可見環節。切面色白或黃棕色,質硬,內皮層環紋明顯。氣香,味微苦。

14.8.1.1.1 浸出物

藥材,不得少於11.5%。

14.8.1.1.2 鑑別

(2) 同藥材

藥材

14.8.1.2 香附

香附片(粒),照醋炙法(附錄ⅡD)炒幹。

本品形如香附片(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氣,味微苦。

14.8.1.2.1 浸出物

藥材,不得少於13.0%。

14.8.1.2.2 鑑別、檢查

藥材

14.8.2 性味歸經

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

14.8.3 功能與主治

疏肝解鬱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脹痛,脾胃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14.8.4 用法與用量

6~10g。

14.8.5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14.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5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