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強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經外奇穴別名 腧穴學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àng qiáng

2 英文參考

stiff nec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項強:1.經外奇穴別名;2.症狀名。

4 經外奇穴別名·項強

項強經外奇穴別名,即外勞宮(EX-UE8)[1]。出《經外奇穴彙編》。

外勞宮(wàiláogōng EX-UE8)爲經外奇穴[2][3][4]。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祕旨全書》。後人又稱爲項強穴[4]。在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指寸[4]。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瀉便溏小兒急慢驚風指掌麻痹五穀不消,腹痛泄瀉,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手背紅腫發痛,頸椎病手指麻木小兒臍風,糞白不變,偏頭痛等。

4.1 拼音

wàiláogōng

4.2 代號

EX-UE8

4.3 外勞宮穴的別名

落枕穴(《新醫療法手冊》)

項強(《經外奇穴彙編》)

4.4 出處

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祕旨全書》:外勞宮,在指下,正對掌心是穴。

4.5 外勞宮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外勞宮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指寸[4]

外勞宮位於手背中央,與掌心勞官穴相對處[4]

外勞宮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間,掌指關節後0.5寸(指寸)凹陷中[4][5]

外勞宮手背側,當第2、第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約0.5寸處[6]

經外奇穴——外勞宮的位置

經外奇穴——外勞宮的位置

外勞宮(落枕、項強)的位置

經外奇穴——外勞宮的位置

外勞宮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外勞宮的位置

4.6 外勞宮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

俯掌,於手背第2、3掌骨間,掌指關節後約0.5寸凹陷處取穴[6]

4.7 外勞宮穴位解剖

外勞宮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第二掌骨間背側肌和第二骨間掌側肌。分佈有橈神經淺支。

4.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第2骨間背側肌[6]

4.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橈神經手背支和手背靜脈分佈;深層有尺神經深支和掌背動脈分佈[6]

4.8 外勞宮穴的功效與作用

外勞宮穴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作用

4.9 外勞宮穴主治病

外勞宮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消化不良,腹瀉便溏小兒急慢驚風指掌麻痹五穀不消,腹痛泄瀉,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手背紅腫發痛,頸椎病手指麻木小兒臍風,糞白不變,偏頭痛等,單用本穴治療落枕時,活動頸部是治療的關鍵。

外勞宮穴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6]

外勞宮穴主治消化不良、腹瀉便溏小兒急慢驚風落枕、指不能伸、指掌麻痹[6]

外勞宮主治落枕五穀不消,腹痛泄瀉,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兒臍風手背紅腫發痛等[6]

外勞宮主治落枕頸椎病手背紅腫,手指麻木,手指屈伸不利,小兒臍風,小兒消化不良,糞白不變,五穀不消,腹痛泄瀉偏頭痛[6]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6]

直刺0.3~0.5寸,或向腕部斜刺0.3~1寸,局部有酸脹感,或有麻電感向指端放散[6]

直刺斜刺0.5~0.8寸[6]

直刺0.5~1寸[6]

單用本穴治療落枕時,活動頸部是治療的關鍵[6]

4.10.2 灸法

可灸[6][6]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6]

4.11 外勞宮穴的配伍

外勞宮天柱大椎,治頭頸強痛[6]

外勞宮外關風池合谷太陽,治偏頭痛[6]

4.12 文獻摘要

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祕旨全書》:外勞宮,在指下,正對掌心是穴。治糞白不變,五穀不消,肚腹泄瀉

鍼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外勞宮奇穴手背中央。針二至三分。灸三壯。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伸屈、小兒臍風,亦治手背紅腫發痛。

5 症狀名·項強

項強症狀名,亦稱頸項強急,即頸項肌肉筋脈牽強拘急[7]。指頸項部連及背部的肌肉筋脈強直拘急,前俯後仰及左右運動不利的表現[7]。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因風寒溼邪侵襲太陽經脈,或感受暑溫,或津血耗損、筋脈失養所致[7]。見於傷寒暑溫中風痙病[7]。《傷寒括要·項強》:“太陽項強無汗,脈浮緊,麻黃湯有汗,脈浮緩,桂枝湯;痙症獨搖頭,卒口噤項強小續命湯結胸項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大陷胸丸。”又有因刀傷感染風邪而致者;因挫閃、久坐、失枕而致項強不可轉移[7]。本證見於腦炎、腦血管意外,項肌痙攣等疾患[7]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9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02.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 ^ [5]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00.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7.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6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