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膈散

清熱解毒劑 清上瀉下 方劑 中藥學 急性扁桃體炎 清熱劑 涼膈瀉熱 上中二焦火熱 止渴除煩 中醫學 瀉火通便 方劑學 養陰退陽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áng gé sǎn

2 英文參考

liangge powd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iangge San[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涼膈散同名方劑約有十七首,其中《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記載的涼膈散爲常用方。其組成爲大黃9g、朴硝9g、甘草9g、梔子仁5g、薄荷5g、黃芩5g、連翹18g、竹葉3g,其功效爲瀉火通便,清上瀉下,主治上中二焦火熱證,症見身熱口渴面赤脣焦,胸膈煩熱,或譫語狂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便祕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本方是治療上中二焦火熱證常用方劑,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口腔炎、膽道感染、急性黃疸型肝炎等屬中、上焦火熱盛者。

4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方之涼膈散

涼膈散抗菌譜廣而強大,抗炎、解熱力度大,保肝作用強,完全適用於其所主治範圍和現代醫學所示各種適應證。[1]

4.1 別名

連翹飲子(《宣明論方》卷六)、連翹消毒散(《外科心法》卷七)。

4.2 處方

大黃朴硝甘草(爁)各二十兩,山梔子仁、薄荷葉(去梗)、黃芩各十兩,連翹二斤半[2]

大黃朴硝甘草(爁)各二十兩,梔子仁、薄荷葉、黃芩各十兩,連翹二斤半[3]

大黃 樸消 甘草(爁)各600克 山梔子薄荷葉(去梗)黃芩各300克 連翹1.2千克。

大黃20兩,樸消20兩,甘草(爁)20兩,山梔子仁10兩,薄荷葉(去梗)10兩,黃芩10兩,連翹2斤半。

大黃9g、朴硝9g、甘草9g、梔子仁5g、薄荷5g、黃芩5g、連翹18g、竹葉3g。[4]

大黃9g、朴硝9g、甘草9g、山梔子仁5g、薄荷5g、黃芩5g、連翹18g[5]

4.3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方之涼膈散具有養陰退陽,涼膈瀉熱,止渴除煩,瀉火通便,清上瀉下的功效。主治上中二焦火熱證。症見煩躁多渴,面熱頭昏脣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頷煩結硬,口舌生瘡,涕唾稠粘,睡臥不寧,譫語狂妄,大便祕結小便熱赤,以及小兒驚風重舌木舌牙痛、翳障、疫喉屬熱火盛者,舌紅苔黃,脈滑數[5]

涼膈散功能清熱解毒,瀉火通便[5]。治臟腑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脣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頜頰結硬,口舌生瘡,痰實不利,涕唾稠黏,睡臥不寧,譫語狂妄,腸胃燥澀,便溺祕結[5]

4.4 用法用量

上爲粗末[5]。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七分[5]。去滓,食後溫服[5]。得利下住服[5]

。爲粗末,每服二錢,加竹葉七片、蜜少許,水煎食後服,得利停服[5]

上研爲粗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葉7片,蜜少許,煎奎210毫升,食後溫服,小兒可服1.5克,更隨歲數加減。得利下住服。

上藥共研細末,每服6g,以竹葉7片、蜜少許煎水沖服,小兒可服半量,依歲數加減。[5]

4.5 臨牀運用

涼膈散是治療上中二焦火熱證常用方劑。凡感染性疾病的過程中,出現以胸膈煩熱面赤脣焦身熱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等爲主症時,即可用本方加減治療。[5]

4.5.1 加減法

若熱盛傷津,心胸煩熱口渴者,重用梔子,加天花粉麥冬清熱生津;口舌生瘡者,加黃連以清瀉心火咽喉紅腫疼痛者,加桔梗板藍根牛蒡子以清熱利咽黃疸者,加茵陳蒿車前子以利膽退黃。[5]熱毒壅阻上焦,症見壯熱口渴煩躁咽喉紅腫大便不燥者,可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清熱涼膈之功。[6]

4.5.2 使用禁忌

1)體虛患者及孕婦,忌用或慎用涼膈散[6]

2)涼膈散重在通瀉胸膈之熱,而不在大便之祕,即使大便不祕,而胸膈灼熱如焚者,亦可施用[6]

4.5.3 涼膈散熱厥

某,先發水痘,已感冬溫小愈,不忌葷腥,餘邪復熾,熱不可遏,入夜昏煩,輒雲頭痛,邪深走厥陰,所以發厥,診脈兩手俱細,是陽極似陰,鼻煤舌幹目眥黃,多屬邪閉壞敗,諒難挽回,用涼膈散。(《臨證指南醫案》)

4.5.4 涼膈散時疫

時疫來勢甚暴,目赤口渴壯熱無汗斑疹隱隱未透,煩躁不已,脘腹按之作痛,大小便閉,熱毒內熾,邪勢不能外達,防有內陷昏喘之變。擬仿涼膈法,並加味酌治,俾熱從外出,火從下泄,冀其邪去正復,得有轉機。連翹3錢,大黃1錢5分(酒浸),芒消1錢5分,牛蒡子1錢5分,枳實1錢,梔子8分(炒黑),甘草1錢5分,淡黃芩8分,薄荷8分,竹葉1錢,生白蜜半盞。(《南雅堂醫案》)

4.5.5 涼膈散瘡瘍

一婦人面患毒,焮痛發熱作渴,脈數,按之則實,以涼膈散2劑少愈。(《外科發揮》)

4.5.6 涼膈散牙痛

表兄顏僉憲牙痛,右寸後半指脈洪而有力,餘曰:此大腸積熱,當用寒涼之劑。自泥年高,服補陰之藥,呻吟徹夜,餘與同舟赴京,煎涼膈散加荊、防、石膏,與服1鍾即愈。(《口齒類要》)

4.6 方解

涼膈散方中薄荷連翹竹葉梔子黃芩疏解泄熱於上;芒硝大黃甘草白蜜以蕩熱於中,並寓緩下之意[6]。合成清上泄下、瀉火通便之劑[6]。使上、中二焦之邪熱迅速消解,則胸膈自清,諸症可愈[6]

涼膈散主治中、上焦邪熱熾盛證。因其爲邪熱鬱聚胸膈、火熱上衝、燥熱內結所致,故擬瀉火通便、清瀉內熱之法。方中重用連翹清熱解毒君藥黃芩清胸膈鬱熱;梔子通瀉三焦,引火下行;大黃朴硝瀉火通便,共爲臣藥薄荷竹葉輕清透散,以解熱於上,爲佐藥白蜜甘草既能養中潤燥,又能緩和藥性,共爲佐使藥。全方清上與瀉下並行,而瀉下乃爲清瀉胸膈而設,體現了“以瀉代清”法。諸藥合用,共奏瀉火通便、清上瀉下之功。[6]凡證屬於上、中二焦邪熱熾盛者,均可用本方加減治之。

4.7 現代適應

涼膈散適用於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體炎、膽道感染、急性黃疸性肝炎等屬上中二焦火熱者,可加減用之[6]

涼膈散近代常用治咽喉炎、口腔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中上焦火熱者[6]

4.7.1 急性扁桃體炎

急性扁桃體炎致病菌多數是乙型溶血鏈球菌、非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腺病毒鼻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病原體大量繁殖,毒素破壞咽隱窩上皮,病原侵入扁桃體實質而發病。病毒感染炎症僅侷限於黏膜表面,多爲急性卡他性扁桃體炎;當炎症侵入扁桃體實質的淋巴濾泡,引起充血腫脹、化膿稱爲急性濾泡性扁桃體炎;當扁桃體充血紅腫,隱窩內充塞滲出物並自窩口排出,有時連成一片即爲隱窩性扁桃體炎[6]

4.7.2 咽炎

喉炎分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喉炎多見於感冒之後,多由細菌病毒微生物感染致喉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同時用聲過度或吸入有害氣體粉塵、菸酒過度等也可引起,臨牀上主要表現爲聲嘶咳嗽咳痰及喉痛。慢性喉炎是指喉部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牀上分單純性、肥厚性和萎縮性喉炎3種病理類型。常見原因是用聲過度;長期吸入有害氣體粉塵急性喉炎長期反覆發作或遷延不愈;下呼吸道慢性炎症長期咳嗽刺激所致。臨牀主要表現爲長期的反覆的或時輕時重的聲嘶。喉部不適、乾燥感,說話多了喉痛,有的患者喉部有黏痰。[6]

4.7.3 急性黃疸性肝炎

急性黃疸型肝炎大多是由肝炎病毒消化傳播的一種傳染病,常見的有甲、乙、丙、丁、戊、己、庚7種肝炎病毒感染所致,但其他如鉅細胞病毒等也可感染。其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有學者認爲是病毒直接損傷肝臟,但大多數認爲是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或二者共同作用導致肝細胞腫脹、壞死;膽小管壁上的肝細胞壞死,導致管壁破裂,膽汁反流入血竇,肝細胞腫脹壓迫膽小管使膽小管內膽栓形成,腫脹的肝細胞還可壓迫膽管使膽汁淤積,肝細胞膜透性增加,以及膽紅素攝取、結合、排泄障礙均可引起黃疸。臨牀上主要表現爲乏力、納差、厭油膩、黃疸和肝髒腫大。[6]

4.7.4 膽道感染

膽囊炎膽囊發生的急性化學性或細菌炎症。膽道感染膽石症互爲因果關係,膽石症可引起膽道梗阻,導致膽汁淤滯,細菌繁殖而致膽道感染,膽道感染的反覆發作又是膽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理變化是膽囊管梗阻,膽囊腫大,壓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腫、滲出增加;進一步發展爲化膿性膽囊炎和壞疽性膽囊炎,如果反覆發作,膽囊膿液進入膽管和胰腺管可引起膽囊炎胰腺炎,也可引起膽囊穿孔,或穿破到十二指腸器官形成膽囊腸道內瘻。[6]

4.7.5 口腔

口腔炎一般包括3種疾病:一是鵝口瘡,是因菌羣失調所致白色念球菌感染口腔黏膜,使其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點片狀物,臨牀以拒乳、疼痛哭叫爲主要表現;二是皰疹性口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口腔黏膜出現單個或成簇的小皰疹、頜下淋巴結腫大,以發熱、黏膜劇痛流涎爲主要臨牀表現;三是潰瘍性口炎,是由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感染所致的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覆蓋較厚的易擦去的灰白色或黃色假膜。[6]

4.8 藥理作用

[7]

4.8.1 病原微生物作用

方劑中各味藥均具不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君藥連翹體外實驗對多種病原菌都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鏈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豬霍亂弧菌、白喉桿菌副傷寒桿菌肺炎桿菌腸炎桿菌、多型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鼠疫桿菌、人型結核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等,其有效成分連翹酚、連翹脂苷A、連翹脂苷B等。連翹脂苷B還有抗真菌作用,如許蘭黃癬菌、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等;連翹種子揮發油有較強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特別是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並有抗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致凝作用連翹果皮揮發油有顯著的抗菌效果,並抑制白色念球菌生長連翹還有抗內毒素作用,能拮抗內毒素所致溶血,提高家兔對內毒素致死的耐受性,促使小鼠內毒素血癥降低。臣藥黃芩除對上述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有顯著而廣譜的抗菌作用外,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鉤端螺旋體以及流感病毒、HIV、鼻病毒等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同時黃芩能消除耐藥耐藥質粒,對抗內毒素,減輕內毒素細胞膜結構損傷,並能減輕外毒素的損害。大黃除對上述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抑制作用外,對淋球菌枯草桿菌、多數真菌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B型肝炎病毒幽門螺旋桿菌厭氧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阿米巴原蟲陰道滴蟲也有抑制作用大黃還能降低內毒素濃度,並有對抗作用,其主要抑菌成分爲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通過抑制菌體糖代謝糖代謝中間產物的氧化和脫氫,並與DNA結合干擾真模板功能抑制蛋白質核酸的形成而起到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芒硝主要對膽道常見的致病菌抑制作用,除上述部分細菌外,還對銅綠假單胞桿菌、副大腸桿菌和產鹼桿菌抑制作用梔子也具有抗菌作用,同時對柯薩奇病毒及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梔子對部分細菌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特別是對淋球菌腦膜炎球菌抑制作用,而且有抗血吸蟲作用佐藥薄荷除對上述大部分細菌真菌抑制作用外,還對表皮葡萄球菌支氣管包特菌、黃細球菌蠟樣芽孢桿菌、黃八疊球菌枯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對單純皰疹病毒、孤兒病毒牛痘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同時還有驅蛔蟲作用甘草除對上述部分細菌抑制作用外,還對幽門螺旋桿菌、阿米巴原蟲、滴蟲有抑制作用;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尤其是對單純皰疹病毒艾滋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而且臨牀應用證明其對傳染性肝炎有十分明確的治療療效,說明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甘草多糖抑制水皰口炎病毒、I型單純皰疹病毒牛痘病毒抑制作用甘草酸柯薩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能力強;甘草酸單胺能滅活HIV;甘草甜素除對上述病毒抑制作用外,還對肝炎病毒抑制作用

方劑如此廣譜的抗病原微生物範圍,使其作用力很強,並能對抗細菌內外毒素及防止耐藥菌產生。

4.8.2 解熱、抗炎、抗氧化作用

方劑中大部分藥具有解熱、抗炎作用君藥連翹具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和抗炎作用作用機理雖不太清楚,但已知其對炎症毛細血管透性亢進、滲出、水腫等過程均有抑制作用臣藥黃芩具有解熱、抗炎、抗過敏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謝炎症、過敏、血小板功能平滑肌收縮均有廣泛影響,黃芩及其所含黃芩酮類化合物花生四烯酸代謝的多個環節都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從而不同程度地抑制PEG及LT的生成,同時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對炎症毛細血管擴張、滲出,白細胞趨化作用以及肉芽組織增生均有抑制作用,同時對抗超氧陰離子,提高心肌SOD及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梔子有明顯的解熱、抗炎作用,對炎症的滲出、水腫肉芽組織增生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大黃則通過降低中樞神經系統內升高體溫的介質PGE2和cAMP的水平而發揮解熱作用大黃還能有效地降低急性感染血漿內毒素的濃度,有利於退熱降溫;同時大黃能明顯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的產物生成和釋放,大黃素可使LTB4合成減少,同時大黃還能清除超氧陰離子及羥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而表現爲抗炎作用。本方有大承氣湯的主要成分,該方劑對多種炎症均具有雙相調節作用,對炎症的各個階段均有抑制作用臣藥芒硝也有抗炎作用佐藥薄荷所含8種“兒茶萘酚酸”是有效的抗炎劑,有強大的抑制3α-類固醇脫氫酶作用,使3β-類固醇脫氫酶發揮更大的作用,促使生成更多的氫化可的松而發揮強大的抗炎作用佐藥竹葉中所含黃酮素化合物有較強的清除超氧陰離子及羥自由基的作用,並能提高SOD及GSH-Px活力,降低LPO含量。甘草則通過興奮丘腦腎上腺皮質軸而發揮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其作用類似於氫化可的松,從而能抑制多種原因所造成的炎症,對炎症的Ⅰ、Ⅱ、Ⅲ期都有抑制作用,並有抗過敏作用,同時對免疫性炎症也有抑制作用抑制體溫中樞熱原反應穩定溶酶體膜,減少內源性致熱原的釋放,從而具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熱作用。由此可見該方劑解熱、抗炎作用相當強大。

4.8.3 對肝膽功能的影響

君藥連翹肝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使SG-PT明顯降低,並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內肝糖元的核糖核酸含量恢復正常。臣藥黃芩所含黃芩苷能促進膽汁分泌,抑制ALT、AST升高,對暴發型肝炎口服黃芩有保護效果;黃芩所含黃酮可明顯增加肝勻漿中SOD及GSH-Px活性,降低LPO含量,降低MDA,清除超氧陰離子,具有明顯的抗肝脂質過氧化反應作用梔子煎劑提取液有強大的利膽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並能降低血中膽紅素,促進血中膽紅素迅速排泄,同時具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暴發性肝炎均具有明顯的保護效果,能使ALT、AST顯著降低,降低肝組織壞死程度,降低膽管周圍炎及片狀壞死的程度。大黃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膽囊收縮,鬆弛Oddi's括約肌,增加膽汁酸的分泌和膽汁流量,並具有保肝作用,明顯減輕肝細胞腫脹、變性壞死等病理改變,降低ALT、AST;促進肝細胞合成RNA及肝細胞再生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抑制肝炎病毒繁殖,促進肝臟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芒硝可使膽汁膽固醇及總膽酸含量下降,同時對膽系感染所致膽道結石有溶石作用大承氣湯所致腹瀉阻斷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從而可減輕黃疸,促進膽紅素代謝佐藥薄荷具有強大的利膽作用,給薄荷醇3~4小時後膽汁排出量可增加4倍;同時薄荷能使血清ALT活性明顯下降;能減輕肝細胞腫脹及氣球樣變性甘草酸化合物對多種原因引起的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甘草甜素可明顯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和脂變,並能減輕組織間質的炎性反應抑制纖維再生,從而降低肝硬化發生率;同時具有抗氧化作用,對作爲細胞死亡最終階段的Ca2+內流表現出抑制作用,並能直接抑制引起肝細胞損害的磷脂酶A2作用,從而穩定溶酶體膜,減少其內各種酶的釋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中的膽固醇蜂蜜中毒肝損傷有保護作用,使肝糖元增加、肝組織恢復正常,同時能促進肝組織再生。由此可見該方劑有強大的保肝、利膽作用

4.8.4 心血功能的影響

君藥連翹複方血壓雙相作用,既可使血壓下降,又可使內毒素所致血壓下降回升;能擴張血管,增加心輸出量,改善微循環,以連翹爲主的複方如清膽液對內毒素休克可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心輸出量增加,靜脈心血量增加,故可糾正低排高阻型休克臣藥黃芩能提高心肌SOD及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清除超氧陰離子,對心肌缺血性損害有保護作用,同時又可抑制膠原、ADP等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纖維蛋白原轉化爲纖維蛋白,產生抗凝作用黃芩苷黃芩素對內毒素所致DIC可防止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的減少。梔子煎劑可通過增強延腦副交感神經中樞緊張度而發揮明顯的降血壓作用,同時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但對心肌收縮力有抑制作用大黃也有強心作用,對血液雙相作用,既可促進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增加,縮短凝血時間等,又可降低血液黏滯度,改善微循環使藥甘草所含黃酮則具有縮小急心肌梗死範圍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甘草次酸具有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激動劑樣作用甘草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降血脂,抗動脈硬化蜂蜜可增加冠脈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縮力,同時可降低血壓,但對血壓下降者又能升高血壓,從而穩定血壓

由上可以看出,該方劑可改善心功能,改善循環功能障礙,改善血液流變學。對於該方劑主治範圍中的大便不暢,可以說用大承氣.湯中的大黃芒硝的致瀉機理可以完全解釋,但其所謂治“煩躁、胸膈煩熱、脈滑數”可能與影響心血功能有關。

4.9 各家論述

①《醫方考》:黃芩梔子,味苦而無氣,故瀉火於中;連翹薄荷,味薄而氣薄,故清熱於上;大黃芒消,鹹寒而味厚,故諸實皆瀉;用甘草者,取其性緩而戀膈也;不作湯液而作散者,取其泥膈而成功於上也。

②《醫方集解》:此上中二焦瀉火藥也。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而以大黃芒消猛利推蕩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

③《張氏醫通》:消、黃得枳、樸之重着,則下熱承之而順下;得芩、梔、翹、薄之輕揚,則上熱抑之而下清,此承氣、涼膈之所攸分也;用甘草者,即調胃承氣之義也;《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專主溫熱時行,故用竹葉

④《古方選注》:薄荷黃芩,從肺散而涼之;甘草從腎清而涼之;連翹山梔,從心之少陽苦而涼之;山梔芒消,從三焦心包絡瀉而涼之;甘草大黃,從脾緩而涼之;薄荷黃芩,從膽升降而涼之;大黃芒消,從胃與大腸下而涼之。上則散之,中則苦之,下則行之,絲絲入扣,周遍諸經,庶幾燎原之場,頃刻爲清虛之腑。

⑤《成方便讀》:以大黃芒消之盪滌下行者,去其結而逐其熱,然恐結邪雖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黃芩薄荷竹葉清徹上中之火,連翹解散經絡中之餘火,梔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則有形無形、上下表裏諸邪,悉從解散

⑥《方劑學》:方中重用連翹清熱解毒,配梔子黃芩清熱瀉火,又配薄荷竹葉以清疏肺、胃、心胸之熱;胃熱傷津而腑實證尚未全具,不宜峻攻,方中芒消大黃甘草白蜜同用,既能緩和消、黃之急下,更利於中焦熱邪之清滌,又能解熱毒、存胃津潤燥結,使火熱之邪,假陽明爲出路,體現了“以下爲清”之法。

4.10 歌訣

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再加竹葉調蜂蜜中焦燥實服之消。[7]

4.11 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5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之涼膈散

5.1 處方

大黃(二錢),連翹(四錢),黃芩薄荷山梔子朴硝甘草,各一錢。

5.2 功能主治

方賢着《奇效良方》之涼膈散火證通治。

5.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鍾,入蜜一匙,竹葉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溫服,不以時候。

5.4 出處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6 醫宗金鑑》卷七十八方之涼膈散

6.1 處方

大黃芒硝車前子黃芩知母炒梔子茺蔚子各一錢,玄蔘一錢半[7]

芒消1錢,大黃1錢,車前子1錢,黑參1錢半,黃芩1錢,知母1錢,梔子(炒)1錢,茺蔚子1錢。

6.2 功能主治

醫宗金鑑》卷七十八方之涼膈散主治膈中積熱肝經風毒上衝於目,而致瞼硬睛疼,初患之時,時覺疼脹,久則瞼胞腫硬,眼珠疼痛

涼膈散瞼硬睛痛[7]

6.3 用法用量

爲粗末,水煎食後服[7]

上爲粗末。以水2盞,煎至1盞,食後溫服

6.4 出處

醫宗金鑑》卷七十八

7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涼膈散

7.1 處方

連翹、梔炭、蘇荷、甘草黃芩竹葉枳殼、力子。

7.2 功能主治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涼膈散主治麻疹麼,火壅血燥,祕結甚,腹脹喘促,溺澀臍突口瘡脣裂;上中二焦火熾,胃熱發斑。

7.3 用法用量

便閉,加大黃、蔞仁。

7.4 出處

麻症集成》卷四

8 疫疹一得》卷下方之涼膈散

8.1 處方

連翹、生梔子黃芩薄荷桔梗甘草、生石膏竹葉

8.2 功能主治

疫疹一得》卷下方之涼膈散具有瀉火的功效。主治疫疹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脣裂吐血衄血,諸風瘛瘲胃熱發狂,驚急搐風。

8.3 各家論述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古方大黃芒消推蕩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予憶疫疹乃無形之毒,投以消、黃之猛烈,必致內潰,予以石膏易去消、黃;使熱降清升而疹自透,亦上升下行之意也。

8.4 出處

疫疹一得》卷下

9 症因脈治》卷一方之涼膈散

9.1 處方

黃芩山梔桔梗連翹天花粉黃連薄荷

9.2 功能主治

症因脈治》卷一方之涼膈散主治上焦熱甚,表解裏熱,宜清未宜下之症。

9.3 出處

症因脈治》卷一

10 《雲歧子脈訣》方之涼膈散

10.1 處方

山梔子仁1兩,連翹2兩,黃芩2兩,大黃半兩,薄荷1兩半。

10.2 製法

上爲粗末。

10.3 功能主治

《雲歧子脈訣》方之涼膈散主治實脈關前胸熱甚,主脈浮,客脈實,浮實相合,實在上焦陽氣有餘,胸中熱甚。赤膈傷寒。表症已退,大便燥實,胸膈腫痛者。

10.4 用法用量

《松峯說疫》有甘草。治上症加蔞仁、枳殼桔梗紫金皮赤芍

10.5 出處

《雲歧子脈訣

11 《活人方》卷一方之涼膈散

11.1 處方

連翹4兩,生大黃2兩,玄明粉2兩,生山梔1兩,薄荷1兩,荊芥穗1兩,甘草5錢,桔梗5錢。

11.2 製法

上爲細末。

11.3 功能主治

《活人方》卷一方之涼膈散具有清散上焦有餘之火之功效。主治心火刑金,或胃火壅逆,或表裏鬱滯之風熱,頭目不清,痰氣不利,口舌生瘡,牙疼目赤,周身斑疹,二便不調。

11.4 用法用量

每服2-3錢,午後以白滾湯調下。

11.5 出處

《活人方》卷一

12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方之涼膈散

12.1 處方

桔梗黃芩防風荊芥花粉山楂枳殼赤芍甘草

12.2 功能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方之涼膈散主治脾胃蘊熱移於肺致鼻內生瘡。

12.3 用法用量

外以辛夷末入冰片麝香少許,綿裹塞之。

久而有根,略感風寒鼻塞便發,加川芎白芷荊芥

12.4 出處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13 丹臺玉案》卷六方之涼膈散

13.1 方名

涼膈散

13.2 組成

當歸6分,川芎6分,柴胡6分,黃連6分,龍膽草6分,防風6分,蟬蛻6分,蜜蒙花6分。

13.3 主治

丹臺玉案》卷六方之涼膈散主治痘後羞明怕日,翳膜遮睛。

13.4 用法用量

以豶豬肝1兩切片,同煮服。

1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3.6 出處

丹臺玉案》卷六

14 喉科紫珍集》捲上方之涼膈散

14.1 方名

涼膈散

14.2 組成

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玄蔘梔子(炒)、黃連石膏花粉連翹桔梗薄荷等分

14.3 主治

喉科紫珍集》捲上方之涼膈散主治咽喉腫痛,湯水難下,痰涎壅塞。纏舌喉風,下頦俱腫,口噤,舌捲腫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狀,生黃刺白苔

14.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4.5 加減

風甚,加銀花、粘子;痰甚,加貝母、蔞仁。

14.6 出處

喉科紫珍集》捲上

15 壽世保元》卷六方之涼膈散

15.1 方名

涼膈散

15.2 組成

連翹3錢,梔子3錢,大黃4錢(酒蒸),芒消1錢,黃芩3錢,薄荷8分,知母1錢5分,升麻4分,石膏3錢,黃連6分,甘草8分。

15.3 主治

壽世保元》卷六方之涼膈散主治胃有實熱齒痛,或上牙痛尤甚者。

15.4 用法用量

水煎頻服

15.5 製備方法

上銼1劑。

15.6 出處

壽世保元》卷六

16 萬氏女科》卷二引東垣方之涼膈散

16.1 方名

涼膈散

16.2 組成

黃芩黃連、梔仁(各酒炒)、連翹桔梗甘草等分薄荷葉半錢。

16.3 功效主治

萬氏女科》卷二引東垣方之涼膈散具有清熱之功效。主治婦人妊娠熱病瘟疫火熱不解,傷寒餘熱不退,及六經火。

16.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6.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6.6 出處

萬氏女科》卷二引東垣方

17 外科正宗》卷二方之涼膈散

17.1 方名

涼膈散

17.2 組成

防風荊芥桔梗山梔玄蔘石膏薄荷黃連天花粉牛蒡子貝母大黃等分

17.3 主治

外科正宗》卷二方之涼膈散主治咽喉腫痛,痰涎壅盛,膈間有火,大便祕澀

17.4 用法用量

水2鍾,前8分服,不拘時候。

17.5 出處

外科正宗》卷二

18 傷寒大白》卷二方之涼膈散

18.1 方名

涼膈散

18.2 組成

桔梗天花粉連翹薄荷黃芩大黃芒消山梔

18.3 功效主治

傷寒大白》卷二方之涼膈散具有清上焦心肺之熱的功效。主治心肺爲邪熱所冒,神識昏迷狂言譫語

18.4 出處

傷寒大白》卷二

19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方之涼膈散

19.1 方名

涼膈散

19.2 組成

連翹2錢,山梔2錢,白芍2錢,黃芩2錢,大黃2錢,芒消2錢,蔥白1莖,炙草5分,大棗1枚。

19.3 主治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方之涼膈散主治春溫裏熱已甚,陽邪怫鬱作戰,而不能汗出,雖下,症未全除;惡熱煩渴,腹滿,舌黃燥或黑幹,5-6日不大便

19.4 出處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

20 症因脈治》卷四引《普濟本事方》方之涼膈散

20.1 方名

涼膈散

20.2 組成

芍藥連翹薄荷大黃桔梗山梔仁、葛根

20.3 主治

症因脈治》卷四引《普濟本事方》方之涼膈散主治燥火腹痛大便結。

20.4 出處

症因脈治》卷四引《普濟本事方

21 參考資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137.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81.
  4. ^ [4] 魏睦新,王剛.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5. ^ [5]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134.
  6. ^ [6]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135.
  7. ^ [7]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135-13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