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香

中藥材 根及根莖類 理氣藥 中藥中毒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ng mù xiāng

2 英文參考

aristolochiae,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lender Dutchmanspipe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Aristoloch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lender dutchmanspipe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青木香中藥名,出《本草蒙筌》。爲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的乾燥[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adix Aristoloch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slender dutchmanspipe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馬兜鈴根獨行根、青藤[2]

土木香、瑪奴、祈木香黃花菜、雲南根、蛇參根[3]

7 來源

青木香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根[3]

青木香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的乾燥[3]

8 產地

青木香主產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3]

9 性味歸經

青木香味苦、辛,性寒,有小毒;入肺、胃、肝經[3]

10 功效與主治

青木香具有行氣止痛,平肝降血壓解毒消腫的功效[3]

青木香胃痛腹痛胸脅脹痛疝氣腸炎咳嗽痰喘高血壓:煎服,3~9g[3]

青木香治癰腫疔瘡溼疹皮膚瘙癢:研末調敷或磨汁塗[3]

青木香毒蛇咬傷:研末內服並調敷[3]

11 青木香的化學成分

青木香揮發油,其中已分離馬兜鈴酸A、B和C,青木香酮(Debilone)、7-羥基馬兜鈴酸A、7-甲氧基馬兜鈴酸A等。還含馬兜鈴內酰胺(Aristolochialactam)、木蘭鹼、輪環藤酚鹼等[3]

12 青木香的藥理作用

青木香的主要藥理作用有鎮痛,消炎,降壓,抗細菌抗原[3]

木蘭鹼對麻醉貓、正常大鼠、腎性高血壓狗均有明顯降壓作用,對舒張壓的降低更顯著,降壓作用神經節阻斷有密切關係[3]

青木香粗製劑對小鼠有鎮靜作用,高濃度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某些抑菌作用[3]

馬兜鈴酸對小鼠腹水癌有抑制作用[3]

13 青木香中毒

青木香又名土木香、瑪奴、祈木香黃花菜、雲南根、蛇參根等,含有揮發油等成分,主要藥理作用有鎮痛,消炎,降壓,抗細菌抗原[3]

青木香中的木蘭花鹼成分大量可致毒性反應

13.1 不良反應機制

木蘭花鹼成分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尤其影響舒張壓,其降壓作用神經節阻斷有密切關係,大量可致毒性反應馬兜鈴酸對胃腸道刺激作用,能明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還能造成腎實質損害。[3]

13.2 青木香中毒症狀

頭暈噁心嘔吐血壓下降、抽搐血尿、蛋白尿、血便[3]

13.3 治療

青木香中毒的治療要點爲[3]

1.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5%~1%的鞣酸溶液洗胃,口服濃茶、食醋或藥用炭懸液、牛奶、蛋清或通用解毒劑等,靜脈輸注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加維生素C 1~2g,清除毒物

2.對症治療:有呼吸困難者給予吸氧、呼吸興奮劑人工呼吸。有蛋白尿或血尿者給予消炎藥加糖皮質激素類藥。對於過敏反應給予抗過敏治療。

14 青木香的藥典標準

14.1 中藥名稱

青木香

14.2 拼音名

qingmuxiang

14.3 英文名

RADIX ARISTOLOCHIAE

14.4 來源

本品爲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的乾燥根。

春、 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

14.5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或扁圓柱形,略彎曲,長3~15cm,直徑0.5~1.5cm。

表面 黃褐色或灰褐色,粗糙不平,有縱皺紋及鬚根痕。

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淡 黃色,木部寬廣,射線類白色,放射狀排列,形成層環明顯,黃棕色。

氣香特異,味苦。

14.6 鑑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爲數列棕色木栓細胞,皮層中散有油細胞,內含黃棕色油滴。

韌皮部較寬,亦有油細胞形成層成環。

木射線寬廣,薄壁組織較發達;本質部常有幾束較長大,自中央向外成放射狀排列,其餘較短小,由導管、管胞、木纖維組成,導管直徑至120μm。

薄壁細胞澱粉粒,單粒圓形或橢圓形,直徑至117μm;復粒由2~21 分粒組成。

14.7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

14.8 性味歸經

辛、苦,寒。

歸肺、胃經

14.9 功能與主治

平肝止痛,解毒消腫

用於眩暈頭痛,胸腹脹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

14.10 用法與用量

3~9g;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14.11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1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4.
  3. ^ [3]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8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