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瀉心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ù zǐ xiè xīn tāng

2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附子瀉心湯

2.1 處方

大黃黃連黃芩,各二錢。附子(炮.去皮臍.切作四塊.只用一塊)。

2.2 功能主治

心下痞而後惡寒汗出者。

2.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2.4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3 白喉全生集》:附子瀉心湯

3.1 處方

大黃4錢(酒炒),黃連6分,制附片3錢,殭蠶薑汁炒)2錢,桔梗2錢,銀花2錢,黃芩1錢5分,生薑3片。

3.2 功能主治

白喉

3.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3.4 摘錄

白喉全生集

4 傷寒論

4.1 別名

瀉心湯

4.2 組成

大黃2兩,黃連1兩,黃芩1兩,附子1兩(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4.3 功效

瀉熱消痞,扶陽固表。

4.4 主治

陽虛熱結心下痞悶,惡寒汗出,脈沉者。

4.5 用法用量

上4味,切3味,以麻沸湯3升漬之,須臾,絞去滓,納附子汁,分2次溫服

4.6 臨牀應用

熱痞兼陽虛證:肖琢如治寧鄉某生,得外感數月,屢變不愈,延診時,自雲:胸滿,上身熱而汗出,腰以下惡風,時夏曆六月,以被圍繞,取視前所服方,皆時俗清利,搔不着癢之品,舌苔淡黃,脈弦,與附子瀉心湯。閱二日複診,雲藥完二劑,疾如失矣,爲疏後方而歸。

4.7 各家論述

1.《古方選注》:用三黃徹三焦而瀉熱,即用附子徹上下以溫經。三黃用麻沸湯漬,附子別煮汁,是取三黃之氣輕,附子之力重,其義仍在乎救亡陽也。
2.《傷寒貫珠集》:按此證,邪熱有餘而正陽不足,設治邪而遺正,則惡寒益甚,若補陽遺熱,則痞滿愈增。此方寒熱補瀉並投互治,誠不得已之苦心,然使無法以制之,鮮不混而無功矣。方以麻沸湯漬寒藥,別煮附子取汁,合和與服,則寒熱異其氣,生熟異其性,藥雖同行,而功則各奏,乃先聖之妙用也。
3.《傷寒論譯釋》:此湯治上熱下寒之證,確乎有理,三黃略浸即絞去滓,但取輕清之氣,以去上焦之熱,附子煮取濃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涼而下用溫,上行瀉而下行補,瀉其輕而補其重,制度之妙,全在神明運用之中,是必陽熱結於上,陰寒結於下用之,乃爲的對。若陰氣上逆之痞證,不可用也。

4.8 附註

瀉心湯(《聖惠》卷九)。本方改爲丸劑,名“附子瀉心丸”(見《證治寶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