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鉤元》

清 楊時泰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大棗

味甘。氣溫。氣味俱濃。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主治溫胃益脾和陰陽。調營衛。津液。助十二經。(甘緩陰血。血緩則脈生。)療心下少氣。殺烏頭附子天雄毒。和光粉燒。治疳痢。小兒患秋痢。與蛀棗食之良。棗屬土而有火。味甘性緩。甘先入脾。脾經血分藥。(丹溪)經曰。裏不足者。以甘補之。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大棗甘能補中。溫能益緩脾。邪在半表則營衛爭之。辛甘解之。姜棗以和營衛。(成無己)欲哭服之〔論〕素問言棗爲脾果。脾病宜食之。指治病和藥說。若無故頻食。則生蟲損齒。丹溪雲。主。中滿者。忌之。小兒疳病。不宜食。齒痛及患痰熱者。不宜食。生者尤不利人。多食致寒熱。(仲淳)〔修治〕用青州及晉地者。曬乾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