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述鉤元》

清 楊時泰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本草述翻刻吳序(節錄)

神農本草爲三墳之一。漢書始着其名。隋經籍志神農本草經三卷。與今分上中下三品者相合。修是經者。有桐君採藥錄二卷。雷公藥對二卷。古已逸其書。漢邕本草七卷。名僅見於隋志。魏李當之本草三卷。吳普本草六卷。今廣內皆不存。本經採藥。凡三百五十六品。梁陶弘景增而倍之。謂之名醫別錄。厥後或朝命增修。或名醫附益。至明東璧李氏集其成。曰本草綱目。凡千八百餘種。而本草於是乎大備。然遺憾時復不免。潛江先生述此書。竭三十年精力。別具匠心。自成一子。其大要宗乎本經。旁及名論。經之以藥。緯之以方。(二句增入)折衷古今同異之說而鉤距之。辨百物稟氣之原。推臟腑病氣之變。氣以生物。物以制氣。精深微妙。一一參契於靈素而詳說焉。豈綱目諸書所能及哉。獨怪原書梓於康熙己卯。迄今甫逾百年。乃業此者至不能舉其名。豈速化之術深中人心。而擇精語詳者多憚煩焉不暇及。然則功利之惑人。此亦其一端也。餘既篤好是書。思欲廣其傳而不能。得薛氏授梓。而深爲業此者幸也。於是乎序。

嘉慶十五年歲次庚午仲春月陽湖後學吳寧瀾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