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

醫經著作 中醫學 醫史文獻 古籍 中藥學 西漢時期 書籍 中藥學著作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n nóng běn cǎo jīng

2 英文參考

Shennong Bencao J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hennong’s Classic of Materia Medic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著作,約成書於西漢以前[1]。《神農本草經》簡稱《本草經》或《本經》。約成書於秦漢時期(一說戰國時期,一說成於漢代)。

4 主要內容

神農本草經》總結了古代醫療實踐所得藥學成就,形成了我國藥學理論體系,奠定了我國藥學基礎,後世大量本草著作皆是在此基礎上產生髮展起來。原書早已失傳,其主要文字則經輾轉引錄,仍保存於《證類本草》等書中。明以後刊印的多種題名《神農本草經》的書,都是後代的輯佚本。

書中除包括了藥物總論的序例外,收載藥物365種,分爲上、中、下三品(類)。其中上品中品各120種,下品125種。在藥物論方面,書中提出了藥有君臣佐使陰陽配合,四氣五味七情和合等藥物學理論。並介紹了每種藥物的別名、性味生長環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本書有較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和醫學科學價值。《神農本草經》所載藥物的功用和主治絕大多數都能驗之於臨牀,一直沿用至今。其中有些爲世界最早之發現,但其內容也摻雜一些糟粕

5 現存版本

現存最早的《神農本草經》輯本是明·盧復輯本。而流傳較廣的爲清·孫星衍等氏輯本、清·顧觀光輯本及日本·森立之輯本(後三種輯本1949年後均予重印)。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