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

人物百科 醫家 清代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ī qì guǎn kuò zhāng

2 英文參考

bronchiectasis

3 註解

4 概述

支氣管擴張是指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因慢性炎症損害管壁,以致支氣管擴張變形的一種病症。以慢性咳嗽、咳吐膿痰和間斷反覆咯血爲主要臨牀表覘。在呼吸系統疾病中,其發病率僅次於肺結核。現代西醫學除採用控制感染和清除痰液外,尚乏根治之法。

支氣管擴張中醫學中,可歸屬幹“肺痿”、勞嗽”等範疇。肺痿之病名,首見於《金匱要略》:“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爲肺痿之病。”《諸病源候論》對肺痿的成因、轉歸作了探討。唐代孫思邈肺痿分爲熱在上焦及肺中虛冷兩類。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諸氣門》所述“用帝痿或咳沫,或咳血”,與支氣管擴張症頗爲相似。明代戴原禮在《證治要訣》中亦有介紹:“勞嗽,……所嗽之痰,或膿,或時有血腥臭異常。”也比較符含本病症的表現。清代醫家,重點探索了辨治之法,如張璐肺痿的治療要點歸結爲:“緩而圖之,生胃津,潤肺燥,下逆氣,開積痰,止濁痰,補真氣。”而李用粹在《證治匯補》中強調:“治宜養血潤肺,養氣清金。”總之,古代醫家已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代中醫治療支氣管擴張,最早應用的是鍼灸,見於1956年。60年代初出現多篇中醫藥治療的臨牀資料,其中有的還積累了一定的樣本數。用白芨等治療亦取得較好效果。但自此以後直至70年代中,這方面的文章所見不多。從80年代開始,有關臨牀報道迅速增加。這一時期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應用辨證分型、專、方專藥及鍼灸等療法進行了大置的治療觀察;二是將不少傳統方劑,諸如涼膈散旋復代赭湯龍膽瀉肝湯等等,引進本病症的治療,使療效有所提高。在這一基礎上,對本病症的中醫治療規律有較深入的認識。如通過對固定處方辨證施治及中西醫結含三法治療的對照觀察,結果發現以固定處方療效最好。從目前臨牀來看,確有以專方治療爲主的趨勢。也有主張在發作期辨證施治,緩解期用專方治療。

總體情況看,中醫治療支氣管擴張的總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但臨牀痊癒率仍較低,而有關機理的研究,做得很少,主要還是從傳統中醫學理論進行探討。均有待於今後加強。

5 病因病機

在古人經驗的基礎上,經過40餘年的實踐,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本病症的病因主要與體質因素、外邪侵襲及嗜好菸酒等有關,其病機可概括爲:

火熱 因怒氣傷肝,鬱久化熱;或因平素嗜好吸菸,肺有痰熱;或外邪犯肺化熱;或飲酒過度,胃中積熱,上燻於肺。熱甚生火,灼傷肺絡,而致出血

痰溼 寒邪犯肺,積寒生溼,聚溼成痰,痰溼阻肺,痰出咳減,舊痰雖一時排出,但溼邪未除,新痰復生。痰濁戀肺,鬱而化熱,痰熱內壅,化毒成膿,膿痰蓄肺,咯出不利,日久積少成多,故時有膿痰排出。

陰虛 素體陰虛,或病程日久,熱灼陰傷,以致肺燥津枯,燥熱日益耗陰,其陰難復,肺失清肅,宣降失司,津液不布,而吐痰沫;陰虛火旺,灼傷肺絡而出血肺陰虛亦可涉及脾、腎諸髒,而使之亦現虛損證候

上述病理因素,可互相轉化、影響,以致症情複雜難治。

6 辨證分型

支氣管擴張各地分型較多,常見的有以下幾型。

肝火犯肺 咳嗽陣作,胸悶脅痛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煩躁易怒,口苦口乾便祕尿赤。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痰熱傷怖 發熱胸痛咳嗽多痰,色黃粘稠,痰中夾血,或咯血牙齦腫痛口臭便祕舌苔黃,脈弦數或滑數。

陰虛火旺 顴紅盜汗乾咳少痰,咯純血鮮紅,口乾咽燥,五心煩熱形體消瘦,或兼心悸遺精等。舌紅質幹,脈象虛數。

另外尚有燥火傷肺、氣不攝血陽虛水泛瘀血阻滯等分型,但有關資料不多。上述3型的構成比例問題,各地報道不一,有認爲陰虛火旺型多見,有的則統計以痰熱傷肺爲多。尚有待進一步探討。

7 診斷

一、病史、症狀

幼年可有麻疹百日咳支氣管肺炎肺結核等病史;症狀爲慢性咳嗽咳痰,痰量和痰的性質不等;部分有咯血咯血量和誘因各異;多數有間歇性發熱乏力、納差、心慌、氣急等症狀

二、 體檢發現:

鼻竇口咽部可有慢性感染病竈;早期及輕症者無異常體徵,感染後肺部可聞及乾溼性羅音和哮鳴音,晚期可有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杵狀指(趾)等體徵。

叄、 輔助檢查

(一) X線胸片:輕症多無異常發現,重症病變區肺紋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亂,有時可見支氣管呈柱狀增粗或"軌道徵",典型呈蜂窩狀或捲髮狀陰影,其間夾有液平面的囊區。

(二) 支氣管碘油造影:可發現囊狀、柱狀或囊柱狀改變,目前僅在外科手術前採用。

(叄) 胸部薄層CT掃描:對支氣管擴張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四) 痰細菌學培養:對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具有指導意義。

四、 鑑別診斷:

注意慢性支氣管炎肺癌肺結核相鑑別。

8 治療措施

一、 一般性治療、引流排痰和免疫治療參見節細菌性肺炎

二、 控制感染

根據症狀、體徵、痰性質和細菌培養的結果選用抗菌素,用藥要兼顧真菌厭氧菌感染。除口服及靜脈給藥外,還可霧化吸入或經纖支鏡滴入抗菌素。(參見細菌性肺炎

叄、 有慢性副鼻竇炎齒齦炎和扁桃體炎者,應同時給予積極治療。

四、 外科手術:

反覆發作的大咯血肺部感染經長期內科治療效果不佳,病變不超過2個肺葉,無嚴重心、肺功能損害者,可考慮手術切除。

8.1 療效標準

目前尚未統一,多數醫療單位採用以下標準:

臨牀痊癒咳嗽咳痰咯血完全停止,呼吸道其他症狀及體徵基本或完全消失,可堅持工作。

顯效:咳嗽及痰量明顯減少,咯血停止,肺部羅音明顯減少或消失,肺部x線檢查炎性陰影顯著吸收

有效:咳嗽咳痰好轉,大量咯血停止,但痰中仍帶血絲或血塊,呼吸道症狀、體徵減輕。

無效:治療後症狀、體徵未見改善。

8.2 分型治療

(1)肝火犯肺

治法清肝瀉肺涼血止血

處方龍膽草10克,制大黃12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黃芩10克,生地12克,旱蓮草10克,仙鶴草15克,白芨10克,黛蛤散12克。

加減:咯痰不爽加冬花瓜蔞皮氣逆加金沸梗、蘇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以上法觀察64例,具體標明療效的44例中,顯效22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爲93%。

常用成方瀉青丸清金湯等。

(2)痰熱傷肺

治法:清泄肺胃,滌熱化痰。

處方桑白皮12克,黃芩10克,黃柏知母各12克,梔子12克,杏仁10克,瓜蔞10克,川貝母10克,金銀花12克,前胡10克,枇杷葉10克,炒側柏葉10克,白茅根15克,仙鶴草15克,生大黃後下)9克。

加減:風熱重加荊芥薄荷;痰熱重加竹瀝海浮石法半夏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63例,其中45例具體標明療效,臨牀痊癒及顯效37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爲97.8%。

常用成方清胃散、銀翹梔芩湯等。

(3)陰虛內熱

治法滋陰潤燥清熱止血

處方百合10克,麥冬12克,北沙蔘12克,生地黃15克,丹皮10克,川貝10克,白茅根15克,枇杷葉10克,地骨皮10克,旱蓮草15克,炒側柏葉10克。

加減:偏腎陰虛六味地黃丸二至丸;偏肺陰虛生脈散百合固金湯氣陰兩虛生脈散清金湯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64例,標明具體療效52例,顯效23例,有效2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爲92.3%。

常用成方沙蔘麥冬湯百合固金湯等。

8.3 專方治療

(1)支擴成方

組成:參三七蒲黃炭甜杏仁款冬花川貝母橘白橘絡阿膠(烊)、黨蔘各15克,海蛤粉、南天竺、百合、生白朮牡蠣各30克,糯米60克,白芨120克。       用法:將上藥碾末,貝殼類如牡蠣等採用浸膏入藥,製成散劑片劑(每片含生藥0.33克)。散劑每日15克,分2次服。片劑咯血時,每次15片,每日3次;未咯血時10~15片,每日1~2次。1個月爲一療程。發病前或發病時均可服用。

療效:共觀察84例(其中54例爲疑似支氣管擴張症)。止血效果:顯效56例,有效24例,無效4例,有效率爲95.2%;止咳效果(共76例):顯效15例,有效32例,無效29例,有效率爲61.8%;化痰效果(共74例):顯效13例,有效26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爲52.7%。表明本方以止血效果最佳。

(2)支擴系列片

組成:由4種片劑組成。①百合片:百合60克,白芨120克,蛤粉60克,百部30克;②半夏片:生半夏75克(薑汁浸),百合60克,蛤粉60克,南天竹60克,百部60克,白芨135克;③小薊片:白芨90克,阿膠1Z0克,蛤粉60克,蒲黃60克,參三七60克,用小薊草90克取汁拌入;④止血片:煅花蕊石90克,血餘炭90克,人中白30克,蒲黃炭60克。

用法:將上藥按處方比例共研細末,加適量賦型劑製成0.3克重的片劑百合片適於一般支氣管擴張症半夏片適用於咳嗽劇烈、痰多腥臭者;小薊片及止血片都適用於止血,前者療效較佳,但價格較貴。後三種藥片可據症配百舍片服用。每日服3次,每次5片。

療效:共觀察60例,顯效19例,有效23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爲70%。以療程在1~2年內效果爲佳。

(3)瀉白化血湯

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粳米5克,花蕊石15克,血餘炭10克,三七3克(吞服)。

加減:發熱咽痛地骨皮9加桑葉菊花牛蒡子各10克;兼燥火加沙蔘麥冬天花粉備15克;痰熱加魚腥草15~30克,貝母10克,黃芩10克;咯血大發作加炙黃芪太子參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53例,51例症狀消失,服藥最少5劑,最多18劑,隨訪1~2年,效果滿意。

(4)涼膈散

組成:大黃芒硝甘草薄荷淡竹葉各6克,連翹梔子黃芩各9克,蜂蜜18克(兌入)。

加減:咯血重加茜草根白茅根白芨;胸脹痛枳殼瓜蔞皮;痰多加橘紅半夏膽南星魚腥草陰虛大黃芒硝,加生地、沙蔘麥冬丹皮等。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後兌勻,分2次溫服

療效:共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30例,顯效22例,總有效率爲93.3%。

(5)加味補絡補營湯

組成: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廣三七粉3克(沖服),生赭石15克,烏梅15克,知母15克,魚腥草30克。

用法:本方用於支氣管擴張咯血咯血100毫升以下者,每日1劑,分3次服;咯血100毫升以上者,每日2劑,分4次服。

療效:本方出自張錫純之《衷中參西錄》,共治13例,咯血症狀消失12例,其中最少服15劑,最多服40劑。隨訪1~2年,效果滿意。

(6)益氣化瘀膏

組成:黨蔘麥冬、生地、百合陳皮訶子海蛤殼各100克,半夏茜草丹蔘各60克,桃仁五味子各30克,枸杞80克,煅花蕊石120克,川貝粉50克,三七粉25克,青黛30克,阿膠150克,竹瀝60毫升冰糖500克,蜂蜜500克。

用法:將前14味藥加水煎2小時取頭汁,然後再加水煎30分鐘,取二汁,把頭、二汁混合並濃縮至25oo毫升加入川貝粉、三七粉、青.黛、阿膠竹瀝,再煎30分鐘,最後加冰糖蜂蜜收膏約3000毫升。每次服用15~20毫升,每日3次。

療效:共治10例,服用本藥2~3料後臨牀症狀均消失。9例經隨訪,未復發。本方主要用於病情緩解之後,發作期以辨證施治爲主。

(7)五白霧

組成:白芨30克,五倍子5克。

用法:將上藥加水至200毫升,煎煮至50毫升左右傾出,再加水100毫升煎煮,過濾後將兩次濾液混合煎煮至20毫升,再過濾後,即傾人霧化吸人器之盛藥杯內霧化吸人。

療效:本方用於支氣管擴張及其他肺部疾患所造成的咯血,共治療44例(包括10例支氣管擴張咯血病人),顯效30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爲90.9%。

8.4 中醫經驗

潘澄濂醫案

陳××,女,32歲。1959年2月初診。患者於1956年開始咳嗽時輕時劇,纏綿不斷至1957年春發現咯血,每月發作3~4次,持續2~3天,精神萎頓,稍勞即覺胸脅腰背痠痛。經××醫院三次支氣管碘油造影攝片,確診爲兩側性支氣管夢張,不適宜手術切除。現在症狀爲;患者久咳不己,咯血頻發,但不發熱,形瘦氣短舌質邊尖紅,苔黃膩,脈象細弱。即投以百合固金湯補肺阿膠湯加減之劑。連服2月後咳嗽減輕,咯血週期延長,血量亦見減少。同年11月改服斂肺止血膏

組成:潞黨蔘90克,百合120克,生地黃120克,訶子肉90克,黛蛤散120克,花蕊石120克,旋復花90克,竹瀝半夏各60克,灸兜鈴60克,麥冬90克五味子30克,巴戟肉90克,陳皮45克,炙甘草45克。將上藥濃煎2次,取汁阿膠150克,三七粉,川貝粉45克,冰糖250克收膏。早晚2次,每次2湯匙,開水化服,每一料可服1月。一個療程後,咳嗽咯血基本控制,於1960年2月,經x線攝片檢查,較前見有好轉。續服一療程停藥,隨訪4年,咳嗽咯血基本控制體重增加。

按:支氣管擴張久咳不止,肺氣不斂,傷及血絡,致氣血受傷,陰精內耗,遵《黃帝內經》“散者收之,損者益之”的治則及景嶽“咳嗽咯唾等血,無不有關腎”之說,故以化痰斂肺、止血益腎爲法則。先以百合固金湯補肺阿膠湯遏其勢,復以斂肺止血膏善其後。後方是在前方基礎上加丹溪咳血方等化裁而成。具體治療時應做到暴病不可荏苒,沉痾不可速瘳的方法。並須據症加減,如脾胃虛弱白朮淮山藥;痰中帶血加茜草藕節;氣急去花蕊石,加海浮石等。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急性炎症,可暫停服用。飲酒、勞累及情緒激動均能影響療效,應加以注意

8.5 用藥規律

中醫治療支氣管擴張症的用藥特點與規律,根據15首專方的主方用藥統計,共用藥6O餘味,使用頻度在30例次以上者,如下表:

應用頻度(例)

報道文獻(篇)

藥  物

>200

>5


101~200


>100

4~5


50~100


>30

2~3

上表所列共35種(黛蛤散作二味藥),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藥物:一是止血藥物,使用頻度最高的白芨三七是有顯著止血效果的中藥。藥理研究表明,白芨有縮短凝血酶生成時間,增強血小板三因子活性的作用,故在60年代初就有人用治本症。二是清熱養陰藥物,包括以清熱瀉火達到涼血活血目的的大黃、生地、茅根等,亦有清熱燥溼黃芩等,清熱解毒魚腥草及清退虛熱地骨皮等。養陰藥物,諸如百合沙蔘麥冬阿膠,使用頻度也相當高。其中大黃一味,對火熱亢盛所致的咯血有良效,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三是止咳化痰藥物,如貝母半夏百部桑白皮等。值得一提的是甘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類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增強免疫、抗炎及鎮咳祛痰,故使用頻度也相當高。

8.6 其他療法

(1)鍼灸

體針

取穴主穴大椎天突尺澤豐隆配穴足三裏列缺肺俞腎俞

操作:主穴均取,酌加配穴咯血期,進針得氣後用瀉法,留針30分鐘。緩解期,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15~20分鐘。隔日1次,10次爲一療程,療程間隔1~2周。

療效:以上法共治療30例,結果顯效12例,有效1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爲87%。

②穴住注射

取穴孔最

操作:藥用魚腥草注射液咯血期間取雙側,血止後用單側。以裝有5號齒科針頭的注射器抽取藥液2~4毫升,快速垂直刺穴位,再緩慢送針至得氣,深約1釐米,回抽無血,注人藥液。咯血期間每日1次,每側2毫升;緩解期隔日1次,左右交替,一側劑量同上。

療效:共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患者100 例,治癒93例;顯效3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爲97%。

(2)單方驗方

腦益嗪

組成:肉桂有效成分提取物,藥名爲玉桂哌嗪

用法:每日3次,每次50毫克口服。中等量咯血者加倍服用。近期療程1周止血後,可長期或間斷服用。部分重症者可配合用抗菌素

療效:共觀察44例,均爲支氣管擴張咯血,大部分病例在24小時內咯血量明顯減少,咯血完全控制時間爲2~7天。本藥副作用咽乾嗜睡,但多可耐受。

白芨

組成:白芨

用法:上藥研末,每次2~4克,每日3次,連服3個月爲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21例,20例咯血停止,咳嗽及吐痰量明顯減少,觀察6~10個月,咯血未發作。

三葉青

組成:三葉青、坤草。

用法:三葉青研粉,坤草炒炭(存性)研粉,分別過100目篩,兩者按3:2混勻。日服3次,每次10克。飯後開水送服。

療效:共治療6例,均在8天內咯血停止,1周內濃粘痰消失,隨訪3~5年未咯血,但遇外感仍有膿痰。

(3)食療

虎蕎湯

組成:虎杖250克,金蕎麥100克,豬肺1具。

用法:將上藥加水燉後去藥渣,服湯和肺臟,每日2~3次,每劑服3天。如無豬肺可用豬五花肉代替。爲鞏固療效,可將虎杖200克,金蕎麥900克,水煎服2~4周。

療效:本方主要用於支氣管咯血,一般服2~3劑可止血。急性發作時,宜配合抗甲素感染

8.7 其他措施

積極防治呼吸道感染,在幼年期更爲童要,戒菸,避免煙霧灰塵刺激,以減少誘發因素。

體位引流,目的促進膿痰排出。病在肺下葉,使病人俯臥,前胸泳 靠近牀沿,兩手撐地,頭向下,進行深呼吸咳痰。病在上葉,則採|  取坐位,或其他適當姿勢,以利引流。

治療支氣管擴張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