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

鍼灸學 耳穴名 中醫學 耳針工具 耳針療法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ěr zhēn

2 英文參考

auricular needling[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auricular need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uriculo-acupunctur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ear acupunctur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otopunctur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耳針:1.耳針療法的簡稱;2.書名;3.針具名。

4 耳針療法的簡稱·耳針

耳針指針耳廓特定穴位的一種治療方法[1]耳針耳針療法的簡稱,又名耳穴療法[2]。是以《黃帝內經靈樞·口問》:“耳者,宗脈之所聚”爲理論基礎,用針或其他手段刺激耳廓特定部位(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2]鍼灸耳穴治病,以往僅有零星的記載,近代臨牀應用則有了突出的發展[2]耳穴具有壓痛和電阻較低的特點,並與一定的臟器相關,用於治療病痛之外,還有診斷方面的價值[2]。針治時須選點準確,並嚴格消毒,以防感染[2]。也可應用藥物貼壓或皮內針埋藏法[2]

4.1 名稱

耳針

4.2 適應

耳針適用於黧黑斑粉刺、疣、面遊風攝領瘡白駁風酒渣鼻粉花瘡油風瘡瘍癤腫、針眼近視脣風肥胖症等各種損容性疾病。

4.3 禁忌

1.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禁用耳針;婦女懷孕期間應慎用耳針,禁用內生殖器盆腔內分泌、腎等耳穴

2.耳郭上有感染溼瘡潰瘍等,不可用耳針治療。

4.4 準備

消毒毫針撳針三棱針王不留行籽,2.5%碘酊,75%乙醇消毒棉球,膠布,探針,鑷子等。

4.5 方法

4.5.1 1.針刺

耳郭常規消毒後,醫者左手拇、示食二指固定耳郭中指託着針刺部的耳背,右手拇、示二指持針,快速刺入或慢慢捻入,刺入2~3分即可。採用小幅度捻轉手法刺激強度應根據就醫者的病情、體質而靈活掌握。若局部感應強烈可不行鍼留針時間20~30min,慢性病疼痛性疾病可適當延長。出針時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針,並用消毒幹棉球壓迫針孔。急性病症,兩側耳穴同用;慢性病症,每次用一側耳穴位,兩耳交替。

4.5.2 2.埋針

皮膚常規消毒,左手固定耳郭,繃緊埋針處皮膚,右手用鑷子夾住消毒撳針針柄,輕輕刺入耳穴的皮內,刺入針體的2/3,用膠布固定。僅埋患側單耳,必要時可埋雙耳。每日自行按壓3次,留針3~5d。

4.5.3 3.壓籽

使用前,將王不留行籽用沸水燙洗後曬乾,貯瓶中備用。壓籽時,將王不留行籽貼附在小方塊膠布中央,然後貼敷於耳穴上,每天就醫者可自行按壓數次,留置3~5d。

4.5.4 4.刺血

按摩耳郭使其充血,嚴格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法快速刺入、退出,並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之少許出血後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

4.6 注意事項

1.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針刺後針孔發紅、腫脹應及時塗2.5%碘酊,或塗擦消炎抗菌軟膏,嚴重者加服抗生素,防止化膿性軟骨膜炎的發生

2.不可刺入耳軟骨。

3.若發生暈針,其處理同一般暈針

5 書名·《耳針

耳針》爲書名[2][2]。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部隊某部《耳針》編寫小組編[2][2]。本書初步總結了十餘年來國內開展耳針療法的實踐和療效,並附彩圖12幅[2]。是學習和掌握耳針療法較實用的書[2]。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

6 針具名·耳針

耳針爲針具名[2][2]。爲耳針療法專用針具[2]。形如毫針而較短,體長約1~2毫米,便於耳部淺刺[2]。形如毫針,長度僅0.1~0.2寸,適用於針刺耳穴,因名[2]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70.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3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