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

補肺益脾 根及根莖類 補氣藥 中藥學 補虛藥 中藥材 補脾益氣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zǐ shēn

2 英文參考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seudostellariae radix[[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adix Pseudostellar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太子參中藥名,出自《本草從新[1]。爲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 的乾燥塊根[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adix Pseudostellar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孩兒參[2]

7 來源及產地

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塊根。主產江蘇、山東、安徽。[2]

8 太子參的植物形態

株高10-20cm。塊根長紡錘形,肉質,四周疏生鬚根,外皮淡黃白色。莖下部帶紫色,近方形,葉對生,葉片邊緣略成波狀,莖中部以下的葉片倒披針表,近地面的葉最小,莖中部以上的葉卵狀披針形至長卵形;莖下部的花較小,萼片4枚,閉合,無花瓣;莖端的花大,萼片5枚,開展,花瓣5枚,白色。蒴果卵球形。種子圓球形,黑褐色,有疣狀突起。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果期4月初至6月初。

9 太子參的栽培

宜溫和溼潤氣候,喜肥、怕澇、怕高溫及強光曝曬,耐寒性強,在疏鬆且含有豐富腐殖質的砂質壤土生長較好。根系分佈較淺。具有低溫發芽、髮根和越冬的特性。

全生育期120天左右。

主要用塊根繁殖。宜選向北、向東的丘陵坡地或地勢較高的平地。前作物甘薯和蔬菜等爲好。一般在早秋作物收穫後,將土地耕翻,施足基肥,然後再耕耙作畦。寒露至地面封凍之前均可栽種,但以霜降前爲宜,過遲則種參開始萌發,栽時易碰傷芽頭,影響出苗。栽種前在留種地內挖出種參,選芽頭完整、參體肥大、整齊、無傷、無病蟲害的塊根作種。栽種方法有:

①平栽法。在畦面上開直行條溝,溝深7-10cm。基肥撒入溝內,再蓋上一些細土,將種參水平排入條溝中,株距5-6cm,種參與種參頭尾相接,然後按行距10-15cm再開一條溝,將開溝的泥土覆蓋前一溝,再行排種。最後將畦面整理成弓背形。

②豎栽法。溝深比平栽法深些,約14cm,栽時將種參頭向上,尾向下垂直排在溝內,芽頭離地面約7cm,然後覆土。用種量每公頃600-1050kg。出苗後,結合整理畦溝進行培土,厚度在2cm以下,溝不宜過深。畦溝必須暢通,以利排水。乾旱季節注意澆水。病蟲害有病毒病、葉斑病、根腐病;蠐螬、地老虎和螻蛄等。

10 性味歸經

甘,平。入肺、脾經[2]

11 功能主治

補氣健脾養胃生津。治體虛乏力,食少倦怠,脾虛泄瀉肺虛咳嗽自汗少氣心悸,津傷口渴[2]

12 用法用量

煎服:6~12g[2]

13 化學成分

本品含皁苷、環肽及揮發油等。還含大量的精氨酸天門冬氨酸[2]

14 太子參的功用

塊根果糖澱粉皁甙。味苦、苦,性平。功能益氣健脾生津。用於脾虛體倦、食俗不振、病後虛弱、心悸口乾等症。

15 太子參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太子參

Taizishen

PSEUDOSTELLARIAE RADIX

15.2 來源

本品爲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μ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趵乾燥塊根。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時採挖,洗淨,除去鬚根,置沸水中略燙後曬乾或直接曬乾

15.3 性狀

本品呈細長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稍彎曲,長3~1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白色,較光滑,微有縱皺紋,凹陷處有鬚根痕。頂端有莖痕。質硬而脆,斷面平坦,淡黃白色,角質樣:或類白色,有粉性。氣微,味微甘。

15.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爲2~4列類方形細胞。栓內層薄,僅數列薄壁細胞,切向延長。韌皮部窄,射線寬廣。形成層成環。木質部佔根的大部分,導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狀,初生木質部3~4原型。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有的薄壁細胞中可見草酸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溫浸,振搖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太子參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1)爲展開劑,置用展開劑預飽和15分鐘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噴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5.5 檢查

15.5.1 水分

不得過14.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H第一法)。

15.5.2 灰分

不得過4.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K)。

15.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項下的冷浸法測定,不得少於25.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刪除原【含量測定】項[3])。

15.7 性味歸經

甘、微苦,平。歸脾、肺經

15.8 功能與主治

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於脾虛體倦,食慾不振,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日渴,肺燥乾咳

15.9 用法與用量

9~30g。

15.10 貯藏

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

15.11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