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咳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聞診 中醫學 聽聲音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ké

2 英文參考

a dry cough[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a hacking cough[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dry coug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ry coug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乾咳(dry cough[1][2])爲病證名[3]。出自《理虛元鑑》。又名乾咳嗽[3]幹嗽

中醫藥學名詞》(2004):乾咳是指咳嗽無痰;或痰極少,不易排出的表現[3]

中醫藥學名詞》(2010):乾咳是指以咳嗽無痰或少痰爲主要表現的疾病[3]

4 乾咳病因病機

多因火鬱傷燥或臟腑虧損所致[4]

5 乾咳症狀

赤水玄珠·乾咳嗽》:“乾咳嗽者,無痰出而欬咳連聲者是也。此本於氣澀。澀之微者,咳十數聲方有痰出,澀之甚者,雖咳十數聲,亦無痰出。”

6 乾咳的治療

景嶽全書·雜證謨》:“乾咳嗽者,以肺中津液不足,枯涸而然。此明系內傷虧損,肺腎不交,氣不生精,精不化氣,所以乾澀如此。但其有火無火,亦當辨治。若髒平無火者,止因肺虛故,必先補氣,自能生精,宜五福飲之類主之;若髒氣微寒者,非辛不潤,故必先補陽自可生陰,宜理陰煎,或六君子湯之類主之;若兼內熱有火者,須保真陰,故必先壯水,自能制火,宜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兼貝母丸之類主之。若以此證而但知消痰開鬱,將見氣愈耗,水愈虧,未免爲涸轍之鮒矣。”

類證治裁》卷二:“其脾肺虧損,致咳嗽喘促畏寒嘔瀉,及脈見細弱,症見虛寒,咳久不已者,切勿清嗽,但補元氣,嗽自止。六味回陽飲,或理中湯劫勞散八味地黃丸。”

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幹嗽,肺中無津液也。其脈細澀,必兼氣弱或促,乃痰鬱火邪於肺中。輕則連咳數十聲,方有痰出,重則雖多咳亦無痰,故爲乾咳嗽,極難治。始宜用苦桔梗以開之,再用補陰降火之劑。不已,則成勞瘵,在不得志者多患此。宜幹嗽補肺膏加味二母丸瓊玉膏。”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