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

根及根莖類 眼科常用中藥 中藥學 平肝熄風藥 中藥材 息風鎮痙 平肝熄風藥(眼科) 平肝息風藥 息風止痙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má

2 英文參考

Gastrodia elata[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Gastrodia elata Blume[朗道漢英字典]

rhizoma gastrodiae[朗道漢英字典]

Rhizoma Gastrod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all gastrodia tub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天麻中藥名,出自《雷公炮炙論[1]。爲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乾燥塊莖[2]

天麻在中國已有兩千年的使用歷史,在歷代本草中列爲上品,其記述最早見於《神家本草經》。塊莖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風、止痙的功能。主治眩暈頭痛四肢拘攣麻木神經衰弱失眠風溼疼痛小兒驚風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Rhizoma Gastrod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tall gastrodia tuber(《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別名

赤箭、明天麻定風[2]

7 來源及產地

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塊莖。主產雲南、四川、貴州。[2]

8 植物形態特徵

成熟的植物體有塊莖及花莖,沒有根和葉。生於海拔400~3200米的林隙或林邊。主要分佈於四川、雲南、陝西、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甘肅、吉林、臺灣及西藏。印度、不丹、尼泊爾、朝鮮、日本及蘇聯遠東地區亦有分佈

花莖直立,株高30-150cm。塊莖肉質,長圓形,外皮黃白色,有均勻的環節,節處具膜質鱗片。頂生似鸚哥嘴的紅褐色混合芽的塊莖稱箭麻,較小的塊莖白麻,更小的稱米麻。莖單一,直立,黃褐色。葉退化爲膜質鱗片狀。總狀花序,穗狀,頂生,有膜質苞片。花淡黃綠色或黃色。蒴果長倒卵形。種子多數,細小如粉末狀。花期6月至7月,果期7月至8月。

9 栽培繁育

因藥源緊缺,近年來已採用人工培植的方法生產天麻天麻自然條件下完成一代生活史需歷時3年,其間須經過原生球莖、初生球莖與次生球莖的發育過程,才能開花結果。各類球莖在其生長過程中必須依靠消化浸染其皮層的蜜環菌才能生存,其次是依靠表皮從周圍土壤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蜜環菌擔子菌綱、傘菌目、白蘑料,它是一種廣域分佈的菌類,主要營腐生生活。幼小的天麻原生球莖必須及時地與蜜環菌建立營養關係才能生育。栽培時如不及時接菌,天麻原生球莖將因細胞內貯存的多糖蛋白質迅速耗盡而死亡。因此及早接種是天麻豐產的關鍵。

天麻喜涼爽、潮溼的環境條件。蜜環菌是好氣菌,應選擇透氣良好的砂土或砂壤土

天麻有兩種繁殖方法

塊莖繁殖法 首先培養好蜜環菌。選用手指粗青槓樹枝,截成6-10cm長,與帶有蜜環菌的菌枝或菌棒層積培養,一月餘樹枝上就可感染蜜環菌,稱菌枝,以此做菌種。6月至7月間挖70cm見方,穴深25-30cm,穴底鋪一薄層樹葉,選直徑3-10cm的青槓樹棒,截成50cm長,在棒兩方或三方砍魚磷口,在穴底平擺4-5根,間隔2-3cm,兩棒間擺菌枝3-4段,覆土至與樹棒平。以同法培養上層,最後覆土10cm厚,稱菌牀。

10月至11月收穫天麻時,選擇白麻、米麻爲種栽,挖開菌牀,取出上層菌棒,下層菌棒不動,只挖出棒間2/3的土,兩棒間放入3-4個白麻或適量米麻,覆土至與樹棒平,用同法培養上層,在頂部覆土10-15cm厚,翌年10月至11月即可收穫。

種子繁殖法 收穫時選頂芽完好、無病蟲爲害和機械損傷的箭麻,栽入砂土中,覆土3cm,冬季加覆蓋物防凍,早春揭去覆蓋物,4月下旬開始出苗,需搭蔭棚,避免陽光直射,待光薹長至30cm高後,將其縛在竹竿上,防止倒伏。開花時應進行人工授粉,6月種子成熟,採用即將開裂果實種子,播於菌牀上,因種子壽命短,應隨時隨播。播前先挖開菌牀拿出菌棒,再鋪一薄層無蜜環菌的青槓樹的落葉,然後種子播在樹葉上,放入菌棒,蓋好下層,以同法播上層,覆土10cm。

10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有:多種真菌侵染造成塊莖腐爛,僞葉甲Lagria spp.、蚜蟲爲害花和果實螻蛄蠐螬爲害塊莖

11 性味歸經

甘、辛,平。入肝經[2]

12 功能主治

天麻具有息風,定驚的功效。治虛風眩暈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風溼痹痛。[2]

天麻眼科常用平肝熄風藥,具有熄風止痙,平肝潛陽,除目癢的功效:

(1)用於肝風內動胞瞼困動,眼瞼麻木驚厥抽搐,眨目諸症。本品長於平肝熄風,常與全蠍殭蠶配伍。若治瘁若蟲行,風牽偏視,與烏艄蛇、防風配伍,如排風湯

(2)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視瞻昏渺暴盲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常與鉤藤石決明配伍,如天麻鉤藤飲

(3)用於熱病動風,玄府閉塞,盲無所見,多與殭蠶全蠍鉤藤配伍

13 用法用量

煎服:3~9g[2]

14 運用

天麻果實天麻子,又名還筒子定風補虛,功同天麻[2]

天麻莖葉:搗敷熱毒癰腫[2]

15 化學成分

本品有效成分天麻苷(Gastrodin),即對羥甲基苯酚β-D-葡萄糖苷,還含對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醇琥珀酸、β-谷甾醇等。[2]

16 藥理作用

驗證明,天麻苷有鎮靜、麻醉、抗驚厥益智、降壓、增強心肌細胞功能、抗炎、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輕度加強小腸蠕動作用[2]

17 天麻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天麻

Tianma

GASTRODIAE RHIZOMA

17.2 來源

本品爲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乾燥塊莖立冬後至次年清明前採挖,立即洗淨,蒸透,敞開低溫乾燥

17.3 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3~15cm,寬1.5~6cm,厚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頂端有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嘴狀的芽或殘留莖基;另端有圓臍形疤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氣微,味甘。

17.4 鑑別

(1)本品橫切面:表皮有殘留,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長的栓化細胞組成。皮層爲10數列多角形細胞,有的含草酸鈣針晶束。較老塊莖皮層與下皮相接處有2~3列橢圓形厚壁細胞,木化,紋孔明顯。中柱佔絕大部分,有小型周韌維管束散在;薄壁細胞赤含草酸鈣針晶束。

粉末黃白色至黃棕色。厚壁細胞橢圓形或類多角形,直徑70~180μm,壁厚3~8μm,木化,紋孔明顯。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25~75(93)μm。用醋酸甘油水裝片觀察含糊化多糖類物的薄壁細胞無色,有的細胞可見長卵形、長橢圓形或類圓形顆粒,遇碘液顯棕色或淡棕紫色。螺紋導管網紋導管環紋導管直徑8~30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70%甲醇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天麻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再取天麻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對照藥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51u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一水(9:1:0.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檢查

17.5.1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第一法)。

17.5.2 灰分

不得過4.5%(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17.5.3 二氧化硫殘留量

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U)測定,不得過400mg/kg。[3]

17.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溶劑.不得少於10.0%。

17.7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7.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一0.05%磷酸溶液(3:97)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20nm。理論板數按天麻素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17.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天麻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製成每1ml含50ug的溶液,即得。

17.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3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稀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l0ml,濃縮至近幹.殘渣乙腈一水(3:97)混合溶液溶解轉移至25ml量瓶中,用乙腈一水(3:97)}昆合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7.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與供試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天麻素(C13H1807)不得少於0.20%。

17.8 天麻飲

17.8.1 炮製

洗淨,潤透或蒸軟,切薄片乾燥

本品呈不規則的薄片。外表皮淡黃色至淡黃棕色,有時可見點狀排成的橫環紋。切面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半透明。氣微,味甘。

17.8.2 檢查

水分藥材,不得過12.0%。

17.8.3 鑑別

(除橫切面外)  同藥材

17.8.4 檢查

(總灰分二氧化硫殘留量[3]) 同藥材

17.8.5 浸出物、含量測定

藥材

17.8.6 性味歸經

甘,平。歸肝經

17.8.7 功能與主治

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用於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頭痛眩暈,手足不遂,肢體麻木風溼痹痛。

17.8.8 用法與用量

3~l0g。

17.8.9 貯藏

通風乾燥處,防蛀。

17.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