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攣

中醫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ū luán

2 註解

拘攣   證名。四肢拘急,難以屈伸之證。出《素問·繆刺論》一作痀攣。因陰血虧虛,筋失所養或復有風寒溼熱侵襲筋脈,或瘀血留滯所致。《雜證會心錄·攣證》:“拘攣屬肝,肝主身之筋也。古書有風寒溼血虛之不同,然總不外亡血,筋無榮養則盡之矣。蓋陰血受傷則血燥,血燥則筋失所滋。”“精血不虧,雖有邪幹,亦決無筋脈拘急之病。”治宜養血滋陰以緩急。《醫述》卷十二:“拘攣則急多緩少,寒多熱少,經謂寒則筋攣是也。其治莫如養血溫經,使陽氣以和柔之,陰津以灌溉之。”並可辨證應用祛風溼、通經絡等法。參見攣條。本證見於類風溼性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及肌強直等疾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