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癇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xián

2 英文參考

five types of epileps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五癇爲病證名[1]。古代對各種癇證的統稱[1]。見《景嶽全書·癲癇

4 按牲畜叫聲和發病形態命名的癇病·五癇

五癇爲按牲畜叫聲和發病形態命名的癇病[1]。《丹溪心法》、《古今醫鑑》等均認爲癇病發作時的似豬羊叫聲,爲痰涎阻塞諸竅所致,治法不需細分[1]

4.1 馬、羊、雞、豬、牛等五癇

五癇指馬、羊、雞、豬、牛等五癇(《名醫別錄》)[1]

4.2 犬、羊、牛、雞、豬等五癇

五癇指犬、羊、牛、雞、豬等五癇小兒藥證直訣》)[1]

5 五臟分屬命名·五癇

五癇五臟分屬命名。出《小兒藥證直訣》。指五臟癇(《嬰童百問·驚癇》)[1]。即肝癇心癇脾癇肺癇腎癇

5.1 肝癇

肝癇爲病證名[2]。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現爲多種症狀[2]。《醫學入門·癇》:“肝癇面青,搖頭,喜驚,作雞鳴狀。”《景嶽全書》卷四十一:“面青脣青,兩眼上竄,手足攣掣反折,其聲如犬者曰肝癇。”《醫林繩墨》卷六以癇症因怒而起,怒不得越,痰涎壅盛,口多喊叫,面青目瞪,右脅作疼而中氣作悶者爲肝癇[2]

5.2 心癇

心癇爲病證名[3]。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現爲多種症狀[3]。《醫學入門·癇》:“心癇面赤,口張,搖頭,馬嘶。”《景嶽全書》卷四十一:“面赤目瞪,吐舌齧脣心煩氣短,其聲如羊者曰心癇。”《醫林繩墨》卷六以癇證因驚而發,心煩悶亂,躁擾不寧,舌多吐出,涎沫滿口,來時速而去亦速者爲心癇[3]

5.3 脾癇

脾癇爲病證名[4]。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現爲多種症狀[4]。《醫學入門·癇》:“脾癇,面黃,下利吐舌,羊吼。”《景嶽全書》卷四十一:“面色痿黃目直腹滿自利。四肢不收,其聲如牛者曰脾癇。”《醫林繩墨》卷六以癇症因飲食失節,飢飽無時,痰蓄氣逆而發,手足搐搦,脣口掀動,痰沫外出,卒然而僕者爲脾癇[4]

5.4 肺癇

肺癇爲病證名[5]五癇之一[5]。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現爲多種症狀。《醫學入門·癇》:“肺癇面白,吐沫,腹脹,牛吼。”《景嶽全書》卷四十一:“面如枯骨,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其聲如雞者曰肺癇。”《醫林繩墨》卷六以癇症因憂悲太重,痰涎入肺而發,聲嘶啼泣,旋運顛倒目睛上瞪,惡寒拘急氣下則甦者爲肺癇[5]。由肺氣虛,或陰虛火旺而發[5]。其症面如枯骨,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等。氣虛者用五味異功散陰火上衝於肺者,用地黃丸[5]

5.5 腎癇 

腎癇爲病證名[6]。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可表現爲多種症狀[6]。《醫學入門·癇》:“腎癇面黑直視,如屍,豬叫。”《景嶽全書》卷四十一:“面黑,目振,吐涎沫形體如屍,其聲如豬者曰腎癇。”《醫林繩墨》卷六以癇症因淫慾太過,內氣空虛,相火妄動,鬱而生涎,因恐而發,腰背強直頭眩旋運者爲腎癇[6]

6 風癇、食癇、驚癇痰癇飲癇·五癇

五癇風癇、食癇、驚癇痰癇飲癇等五種[6]

6.1 風癇

風癇癇證發作由本虛蓄熱,風邪乘襲,或肝經有熱引起者[7]。《聖濟總錄》卷十五:“風癇病者,由心氣不足胸中蓄熱,而又風邪乘之。病間作也,其候多驚,目瞳子大,手足顫抖,夢中叫呼,身熱瘈瘲,搖頭口噤,多吐涎沫,無所覺知是也。”治宜用麻黃飲茯神湯鉤藤丸丹砂丸[7]

6.2 食癇

食癇爲病證名[8]。指癇因小兒傷乳傷食而發者[8]。《諸病源候論·癇候》:“食癇者,因乳哺不節所成。”症見發熱,或不發熱,或吐後發熱,噯吐餿氣即發搐大便酸臭等[8]。治宜下之[8]。用四味紫丸[8]。《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食癇爲病,傷肉食,手足搐動,角弓反張,或拳攣,或張狂大聲,如羊如犬大叫,吐出飲食方定。其飲食盡被痰涎包裹在其中。”

6.3 驚癇

驚癇爲癇因受驚而發者[9]。《諸病源候論》癇候:“驚癇者,因驚怖大啼乃發。”治宜錢氏蛇黃丸[9]

6.4 痰癇

痰癇爲病證名[10]。《奇效良方》卷六十四:“痰癇爲病,此患似張狂,作之不常,或半年一作,或一年,或一月,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一身驚搐,不廢手足,不廢頭目,其人張狂如夢中,如半醉,燈下不知人,皆從夢寐中作,所以無常也,忽耳不能聞,其目不能視,如狂。”

6.5 飲癇

飲癇爲病證名[11]。《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飲癇爲病,此患喫食不知飽,忽然連三五日不甚思食,手足搐動,多自夢寐中作,食之太飽,亦便發作。”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90.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86.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47.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81.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29.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8.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71.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29.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61.
  11.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0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