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瀝達痰丸

中醫學 中藥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ú lì dá tán wán

2 概述

竹瀝達痰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成藥的藥典標準。

3 竹瀝達痰丸藥典標準

3.1 品名

竹瀝達痰丸

Zhuli Datan Wan

3.2 處方

黃芩200g、半夏(制)150g、大黃酒制)200g、橘紅200g、甘草100g、沉香50g

3.3 製法

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薑200g,搗碎,壓榨取汁,加鮮竹瀝800ml,混勻,與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100g,加硝石30g,煅後水飛成極細粉,包衣,乾燥,即得。

3.4 性狀

本品爲綠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

3.5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韌皮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黃芩)。草酸鈣針晶成束,長32~144μm,存在於黏液細胞中或散在,纖細(半夏)。草酸簇晶大,直徑60~140μm(大黃)。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橘紅)。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甘草)。

(2)取本品2g,研碎,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照藥材0.1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再取大黃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氨蒸氣中燻後。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五個橙紅色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紅色斑點。

(3)取本品5g,研碎,加硅藻土5g,混勻,加乙酸乙酯20ml,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渣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甲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μl,分別點於同一以含4%醋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爲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條斑。

3.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3.7 功能與主治

豁除頑痰,清火順氣。用於痰熱上壅,頑痰膠結,咳喘痰多,大便乾燥,煩悶癲狂

3.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9g。

3.9 注意

孕婦慎服。

3.10 規格

每50丸重3g

3.11 貯藏

密封

3.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竹瀝達痰丸中藥部頒標準

4.1 拼音名

Zhuli Datan Wan

4.2 標準編號

WS3-B-0070-89

4.3 處方

黃芩 200g    半夏(制) 150g    大黃酒制) 200g                              橘紅 200g    甘草 100g          沉香 50g

4.4 製法

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薑 200g,搗碎,壓榨取汁 ,加鮮竹瀝800ml 混勻,與上述粉末泛丸。取青礞石 100g加硝石 30g 煅後水飛成極細粉 ,包衣,乾燥,即得。

4.5 性狀

本品爲綠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

4.6 鑑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草 酸鈣針晶成束,長32~144 μm ,存在於粘液細胞中或散在。草酸簇晶大,直徑60~ 140 μm 。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草酸鈣方晶,形 成晶纖維

(2) 取本品 2g,研碎,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氯 仿1ml 使溶解, 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照藥材0. 1g,同法制成對照藥溶液。再 取大黃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 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 μl ,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爲粘合 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爲展 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氨蒸氣中燻後。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 位置上,顯相同的五個橙紅色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紅色斑 點。

(3) 取本品 5g,研碎,加硅藻土 5g混勻,加醋酸乙酯20ml,加熱迴流1 小時,放冷 ,濾過,濾渣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甲醇2ml 使溶解 , 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甙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爲對照品 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 μl ,分別點於同一用 4 %醋酸鈉製備的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爲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醋酸乙 酯-丁酮-甲酸-水(5:3:1:1) 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 %三氯化鐵乙醇 溶液.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4.8 功能與主治

豁除頑痰,清火順氣。用於痰熱上壅,咳喘痰多,大便乾燥,頑 痰膠結,煩悶癲狂

4.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 ~ 9g。

4.10 注意

孕婦慎服。

4.11 規格

每50粒重 3g

4.12 貯藏

密閉,防潮。

5 攝生衆妙方》卷六方之竹瀝達痰丸

5.1 別名

竹瀝運痰丸[1]

竹瀝丸

5.2 組成

姜半夏白茯苓(去皮)、陳皮(去白)各二兩,人蔘炙甘草礞石(同焰硝一兩同用炭火煅成金黃色)各一兩,白朮(微炒)、大黃(酒浸透熟,曬乾)、黃芩各三兩,沉香五錢[1]

半夏2兩(湯泡洗7次,再用生薑汁浸透,曬乾切片,瓦上微火炒熟用之),人蔘1兩(去蘆),白茯苓2兩(去皮),陳皮2兩(去白),甘草1兩(炙),白朮3兩(微火炒過),大黃3兩(酒浸透熟,曬乾後用),黃芩3兩(酒炒),沉香5錢(用最高者),礞石1兩(搗碎,用焰消1兩和勻,放入銷銀鍋內,上用瓦片蓋之,用鹽泥固濟曬乾,以炭煅過,如金黃色者可用)。

5.3 製法

上藥爲細末,用竹瀝一大碗半,又生薑自然汁二盅和勻,火熬令熱,與前藥末搗如稀醬,曬乾,如法三次,再以竹瀝爲丸,小豆大[1]

5.4 功效主治

攝生衆妙方》卷六方之竹瀝達痰丸功能運痰通便[1]。主治痰涎凝聚成積,結在胸膈,吐咯不出,咽喉胃脘狹窄如線,疼痛目眩頭旋,腹中累累有塊[1]。又可用於咳喘痰稠,大便祕結舌苔黃厚而膩;痰熱蘊結,神志昏迷癲狂驚癇[1]

攝生衆妙方》卷六方之竹瀝達痰丸能運痰於大腸大便出,不損元氣,又能達痰之功效。主治痰積、痰涎凝聚成積,結在胸膈,吐咯不出,咽門胃脘窄狹如線疼痛目眩頭旋,腹中累累有塊;頸項痰核

5.5 用法用量

每服百丸,食遠白米湯下[1]

5.6 各家論述

1.《成方便讀》:夫痰者,皆津液所化,而膠痼之痰,又爲火灼所致。故治痰者必先降火,而降火者又必先理氣。方中黃芩清上,大黃導下,沉香升降諸氣,而後礞石得成其消痰散結之功,半夏陳皮以匡礞石之不逮,人蔘甘草以助正氣之運行,竹瀝行經入絡,用其化皮裏膜外之痰,薑汁豁痰和胃,又解竹瀝之寒,互相爲用耳。

2.《遼寧中醫雜誌》(1980;2:12):方中以王隱君之礞石滾痰丸爲基礎,加陳橘紅、陳半夏茯苓人蔘甘草竹瀝薑汁諸藥,其意在橘紅半夏兩味皆用其陳者,蓋因其藥貴在陳久;則無過燥之弊,使其專從消痞散結、順氣化痰之功;茯苓甘草健脾和中,以消除成痰之途;竹瀝化熱痰,薑汁豁痰開胃,兩藥性味相制,其驅痰之功效更勝;更以人蔘扶正養津,兼制礞石滾痰丸峻厲之性。其主以清熱逐痰,佐以扶正養津,功專理正氣虛衰、頑痰熱結之證。此攻中有補,瀉不損正,實先人制方用藥之妙。

5.7 附註

竹瀝運痰丸(《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竹瀝丸(《醫學金針》卷三)。

6 醫方集解》方之竹瀝達痰丸

6.1 組成

青礞石1兩,沉香5錢,大黃2兩(酒蒸),黃芩2兩,橘紅2兩,半夏2兩,甘草1兩。

6.2 製備方法

先將磁石打碎,用樸消1兩,同入瓦罐,鹽泥固濟,曬乾火煅,石色如金爲度,研末,和諸藥,竹瀝薑汁爲丸。

6.3 功效主治

醫方集解》方之竹瀝達痰丸具有清熱逐痰,苦辛鹹降,蕩滌痰涎之功效。主治實熱老痰咳嗽痰稠,或癲狂,或驚癇,或神昏大便祕結舌苔黃厚而膩。

6.4 用法用量

薑湯送下。

6.5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