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xiāng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Wuxiang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0507-91

2.3 處方

香附(醋炙) 480g 丁香 30g 木香 30g 五靈脂(醋炙) 240g 牽牛子(炒) 60g

2.4 製法

以上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紫黑色的水丸;氣芳香,味辛。

2.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分泌細胞類圓形,含淡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 物,其周圍 5~ 8個細胞作放射狀排列。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或棕色,長至48~80μm 草酸簇晶細小,直徑 7~11μm,存在於薄壁組織中,常數個 排列成行。纖維長梭 形,直徑16~24μm,壁較厚,紋孔口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

2.7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8頁)。

2.8 功能與主治

消積化痞寬胸止痛。用於氣鬱結滯,宿食停水引起:胸脅脹 滿,胃寒腹痛噯氣嘈雜積聚痞塊大便不暢。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6g,一日 2次。

2.10 注意

孕婦忌服。

2.11 規格

每 100粒重 6g

2.12 貯藏

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3 魏氏家藏方》卷二

3.1 組成

舶上茴香1兩(炒),丁香(懷幹)半兩,乳香半兩(別研),木香半兩(不見火),麝香1分(極好者,別研),蛤蚧1兩(頭尾全者,酥炙黃色),血竭4錢(別研),沙苑蒺藜3錢(炒),黑牽牛3錢(炒)。

3.2 主治

膜外氣,攻築疼痛,並痰嗽及丈夫小腸氣疾。

3.3 用法用量

每服10粒,食前麝香湯送下。

3.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糊爲丸,如綠豆大。

4 《千金翼》卷五

4.1 組成

丁香3兩,藿香3兩,零陵香3兩,青木香3兩,甘松香3兩,桂心1兩,白芷1兩,當歸1兩,香附子1兩,檳榔1兩,麝香1銖。

4.2 功效

下氣散毒,令身香。

4.3 主治

一切腫,心痛疔腫,口中、喉中、腳底、背甲下癰腫,痔漏

4.4 用法用量

含咽令津盡,日3夜1,1日1夜用12丸。當即覺香,5日身香,10日衣被香。五香湯法:取檳榔以前隨多少皆等分,以水微微火上煮1炊久,大沸定,納麝香末1銖,勿去滓,澄清,服1升。其湯不愈,作丸含之,數以湯洗之。

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6 用藥禁忌

忌食五辛

5 《外臺》卷三十一引《救急方

5.1 組成

牛黃(研)3分,犀角(屑)3分,升麻4分,沉香4分,燻陸香4分,當歸4分,桂心4分,青木香4分,麝香(研)4分,雄黃(研如粉)4分,鬼箭羽4分,巴豆去心皮,熬)4分,訶黎勒皮4分,硃砂(研)4分,檳榔仁4分,乾薑4分,吳茱萸4分,甘草(炙)4分,豆蔻4分,桃仁(去尖皮,熬)5分,附子(炮)5分。

5.2 主治

諸毒疰氣,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

5.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至5丸,以暖水送下。如不利,更服,以利爲度。

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5.5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蘆筍、生血物等。

6 《外臺》卷三十七

6.1 別名

沉香丸

6.2 組成

沉水香1兩,青木香1兩,丁香1兩,硃砂(別研)1兩,麝香(別研)2兩,犀角(銼,取屑)2兩,燻陸香2兩,梔子仁2兩,連翹2兩,石膏(別研)2兩,芒消(熬)3兩,蜀升麻3兩,大青3兩,幹藍3兩,栝樓3兩,幹葛3兩,茵陳3兩,黃芩3兩,肉桂3兩,芎3兩,茯苓3兩,巴豆3兩(去心皮,熬令變色,別研如脂),大黃2兩。

6.3 主治

心腹臌脹冷瀉,鬼氣疰忤,時溫熱疰病,鬼瘧病,疸黃垂欲死。

6.4 用法用量

有患時溫熱疰病,鬼瘧病,心腹臌脹,疸黃垂欲死者,可服4-5丸,或至6-7丸。但取2-3行快利爲度,利止即愈。

6.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封以油蠟紙。

7 《聖惠》卷六十一

7.1 組成

沉香1兩,燻陸香1兩,木香1兩,藿香1兩,丁香1兩,續斷1兩,熟乾地黃2兩,白芍藥1兩,側子1兩(炮裂,去皮臍),石長生1兩,厚朴1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敗醬1兩,人蔘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鹿角屑2兩,虎脛骨2兩(塗酥,炙令黃)。

7.2 功效

內補。

7.3 主治

癰,膿血至甚,不生肌肉

7.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黃耆湯送下。

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8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8.1 組成

沉香(銼)1兩,丁香1兩,白檀香(銼)1兩,茴香子(炒)1兩,蓽澄茄1兩,青橘皮(去白,焙)1兩,胡椒1兩,縮砂(去皮)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白芷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甘草(炮)1兩,木香1兩半,麝香(研)3分,蓬莪術(炮,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葛花1兩半,肉豆蔻(去殼)5枚,檳榔(炮)3枚(銼),半夏3兩(湯洗7遍,入生薑3兩,同杵爲末作餅,焙乾),人蔘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蓽拔半兩,赤小豆花3兩,葛根(炒)2兩。

8.2 主治

三焦虛脹,心腹滿悶。

8.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用淡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或飲酒多氣悶,即含化1丸。

8.4 製備方法

上爲末,拌勻,煉蜜爲丸,如櫻桃大。

9 《外臺》卷十三引《延年方》

9.1 組成

青木香6分,犀角屑6分,升麻6分,羚羊角屑6分,黃芩6分,梔子仁6分,沉香4分,丁香4分,燻陸香4分,麝香2分,鬼臼2分,大黃8分,芒消8分。

9.2 主治

天行瘟疫惡氣熱毒,心肋氣滿脹急,及疰鬼氣。

9.3 用法用量

1服3丸,飲送下,每日3次。加至7丸,以愈止。

9.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9.5 用藥禁忌

禁蒜、面、豬、魚。

10 醫方類聚》卷二四八引《保童祕要》

10.1 組成

青木香1分,麝香半分,沉香3分,蘇合香3分,雞舌香3分,犀角屑10分,吳藍葉4分,黃連4分,梔子4分,當歸4分,甘草(炙)4分,防風4分,黃耆4分,黃芩6合,芍藥4分,仁蓼4分,升麻4分,大黃6分,巴豆90枚(去尖,以油熬令紫色。以紙裹於灰中1日,去油,熟研如泥)。

10.2 主治

小兒一切瘡腫,不問有膿無膿,發作壯熱

10.3 用法用量

1歲兒每服2丸,溫水研化下。

10.4 製備方法

上併爲末,後入巴豆研勻,以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1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11.1 組成

木香1分,沉香(銼)3合,蘇合香(研)3合,麝香(研)半分,犀角(鎊)2兩,大黃(生銼)1兩半,雞舌香(研)、吳藍葉、梔子仁,熟乾地黃2兩,白芍藥1兩,人蔘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

11.2 主治

小兒癰疽,癤毒未破,或膿未潰。憎寒壯熱

11.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黃耆湯送下,食前服。

11.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1.5 附註

方中雞舌香、吳藍葉,梔子仁用量原缺。

12 瘍科心得集

12.1 組成

杏仁(去皮)3兩,升藥底1兩,花椒(炒)5錢,樟冰5錢,大黃1兩,蛇牀子1兩,黃柏1兩,西丁1兩,大風子肉3兩。

12.2 主治

疥癩頑癬肥瘡坐板瘡血熱等瘡。

12.3 用法用量

疥瘡頑癬,用夏布包藥擦之。

12.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將風子肉,杏仁研和,再加油胡桃、雄豬板油搗和爲丸,如芡實大。

13 衛生鴻寶》卷一

13.1 別名

沉香百消丸

13.2 組成

五靈脂1斤,香附去毛,水浸1日)1斤,黑醜2兩,白醜2兩(炒,取頭末),沉香1兩。

13.3 功效

消水,消食,消痞,消痰,消氣,消滯,消血,消痢,消蠱,消隔。消積化痞寬胸止痛。

13.4 主治

痰迷心竅。胸膈痞悶,兩脅脹滿,食滯痰積氣鬱腹痛

13.5 用法用量

每服7-8分至1錢,淡薑湯送下,早晚各1服。

13.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醋糊爲丸,如綠豆大。

13.7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14 《青囊祕傳》

14.1 組成

廣木香1兩,沉香2兩,降香2兩,肉桂6錢,檀香1兩。

14.2 主治

腹痛

15 傳信適用方》卷二

15.1 組成

乳香2兩(輕炒令熔,候冷,研細),木香2錢(生用不見火),沉香2錢(生用),楓香1分(水煮過,研細),麝香半錢(別研,同楓、乳後入),沒藥2錢(酒浸少時,研成膏子入糊),天麻2錢(酒浸訖,銼碎),白附子1兩(酒浸少時,銼),幹蠍1兩(用火燒地令紅,將醋潑地上,覆定1時去毒),川烏1兩(酒浸1宿,炮裂,去皮尖。取半兩),草烏半兩(酒浸1宿,炮裂,去皮尖。取1分),白花蛇(去皮骨,取肉)1兩(酒浸,炙令赤色),烏蛇1兩(如前制),地龍1兩(炒去土,取半兩),大附子1分(炮製,去皮尖),蟬蛻2錢(用鹽水浸少時,焙乾),白蒺藜1兩(去尖),麒麟竭2錢(別研),無名異2錢(同自然銅醋炒訖,研),自然銅2錢(醋炒,幹研),硃砂2錢(別研,爲衣)。

15.2 主治

溼腳氣,風毒腫弱,遇發寒慄,不欲飲食,行立不得。

15.3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或20丸,食前溫酒或木瓜湯送下。痛甚者,三兩服即止。

15.4 製備方法

上爲末,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爲衣。

16 《鬼遺·附錄》

16.1 組成

燻陸香2分,藿香2分,青木香3分,雞舌香2分半,鬼臼2分,大黃8分,當歸5分,升麻3分,硃砂1分半,牡丹2分,雄黃1分。

16.2 主治

惡氣腫毒。

16.3 用法用量

每服4丸,清白飲送下,1日2次。

16.4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蜜和爲丸,如小豆大。

17 《人己良方。小兒科》

17.1 組成

枳殼2錢,乾薑5錢,香附3錢,防風3錢,丁香5錢,蒼朮2錢,南星5錢(姜制),附子5錢,白朮3錢,川芎5錢,厚朴5錢,天麻5錢,前胡3錢,荊芥3錢,茯苓3錢,陳皮5錢,蘇葉3錢,木香5錢,硃砂2錢,蓽拔5錢,乳香5錢,沉香5錢,良姜2錢,白芷5錢,砂仁5錢,玉桂5錢,羌活5錢,獨活5錢,冰片3分,麝香3分,薄荷3錢,白豆蔻5錢,檀香5錢,北細辛5錢,殭蠶5錢。

17.2 功效

祛風痰,除風溼

17.3 主治

腹痛吐瀉,中風中寒中熱傷風頭痛身熱小兒驚風痰盛,大人中風失語;泄瀉嘔吐霍亂腹痛內傷生冷,肚腹脹,不思飲食;筋骨疼痛;慢脾陰症;手足厥冷水氣浮腫;婦人產後感冒風寒瘀血肚痛,血迷不醒。

17.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便效。中風中寒中溼、慢驚、傷寒瘧疾、婦人產後血暈昏迷手足厥冷,俱用薑湯送下;水腫姜皮湯送下;霍亂嘔吐,用姜炒米湯送下;傷寒,姜蔥湯送下;泄瀉炒米湯送下;中風不語姜皮湯送下;急驚,薄荷湯送下;腹滿大腹皮湯送下;筋骨疼痛威靈仙湯送下;瘀血腹痛蘇木湯送下;痰喘陳皮湯送下;蟲積苦楝根湯送下。

1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蜜爲丸,每丸重1錢,用蠟殼封固.勿令泄氣。

18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18.1 組成

木香半兩,丁香半兩,雞舌香半兩,乳香(研)半兩,沉香(銼)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甘草(炙令赤色)半兩,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半兩,訶黎勒(煨令黃,去核)半兩,芎1分,乾薑(炮裂)3分。

18.2 主治

脾勞虛冷,腹脹腸鳴泄瀉黃水

18.3 用法用量

每日20丸,空心及食後用陳米飲送下。

18.4 製備方法

上藥除乳香外,搗羅爲末,與乳香相和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9 《千金》卷六

19.1 組成

豆蔻1兩,丁香1兩,藿香1兩,零陵香1兩,青木香1兩,白芷1兩,桂心1兩,香附子2兩,甘松香半兩,當歸半兩,檳榔2枚。

19.2 功效

下氣去臭,止煩散氣。止腫痛,散血氣。

19.3 主治

口及身臭。

19.4 用法用量

常含1丸,咽汁,日3夜1。5日口香,10日體香,14日衣被香,21日下風人聞香,28日洗手落地香,35日把他手亦香。

19.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大豆大。

19.6 用藥禁忌

五辛

19.7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是必辛香調暢其氣,使上徹口鼻,外徹周身,其得力尤在檳榔一味,以爲穢濁之出路也。

20 《聖惠》卷三十六

20.1 組成

沉香3分,丁香3分,燻陸香3分,黃連3分(去須),鬼臼半兩(去須),麝香1分(細研),木香半兩,黃芩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3分,梔子仁半兩。

20.2 功效

熱毒

20.3 主治

口氣

20.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清漿水送下,1日3-4次。

2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21 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21.1 組成

丁香1分,木香1分,沉香1分,安息香1分,乳香1分,硇砂1分,丹砂(研)1分,肉豆蔻(去殼)1分,桂(去粗皮)1分,京三棱(煨,銼)1分,當歸(切,炒)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檳榔(銼)1分,蓽澄茄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巴豆10粒(去皮心膜,出油)。

21.2 主治

宿食不消,腹脹膨悶。

21.3 用法用量

每服5丸至7丸,熟水送下;生薑湯亦得。

21.4 製備方法

上藥先將安息香乳香硇砂3味細研,用少灑浸良久,餘11味,搗羅丹砂巴豆,與前3味通研令勻,酒煮麪糊爲丸,如麻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