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溼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òng shī[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

2 英文參考

middle dampness

middle hygrosis

syndrome attacked by wetness-evi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中溼(zhòng衆)爲病證名[1]

1.溼痹;2.外感內傷溼邪引起的疾患;3.類中風類型之一;4.五邪之一。

4 溼痹·中溼

中溼溼痹[1]。《金匱要略·痙溼暍病脈證並治》:“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溼痹(《玉函》雲中溼)。”

參見溼痹溼痹爲病名,指溼氣盛而成痹者[2]。見《金匱要略·痙溼喝病脈證並治》。又名着痹肌痹[2]。《證治準繩·雜病》:“溼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精神昏塞。”《症因脈治》卷三:“溼痹之症,或一處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舉,或半身不能轉側,或溼變爲熱,熱變爲燥,收引拘攣作痛,蜷縮難伸,名曰着痹,此溼痹之症也。溼痹之因,或身居卑溼,溼氣襲人,或衝風冒雨,溼留肌肉,內傳經脈,或雨溼之年,起居不慎……溼痹之治,發汗羌活除溼湯胸滿悶,茯苓湯風溼,蒼防二妙湯寒溼術附湯溼熱,蒼柏二妙丸。”亦可用茯苓川芎湯除溼蠲痹湯等方[2]

5 外感內傷溼邪引起的疾患·中溼

中溼外感內傷溼邪引起的疾患泛指外感內傷溼邪引起的疾患,可出現皮膚頑麻,喘滿,倦怠,腫脹,腰胯疼痛,肢體強硬,肢節不利等多種證候[2]。見《古今醫鑑·中溼》。

6 類中風類型之一·中溼

中溼類中風類型之一,即溼中,又名痰中[2]。《萬病回春·中風》:“類中風者則常有之,有中寒中暑中溼……等症。”

7 五邪之一·中溼

中溼五邪之一[2]。《難經·四十九難》:“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溼,此之謂五邪。”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