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宋 政府組織編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經曰∶其有邪者,漬形以爲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又曰∶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又曰∶未滿三日,可汗而已,舉是四者,蓋其在表不可使之深入,要當以汗去之。然汗有起於過用而爲常者,有忽於畏護而爲患者有汗之太過。遂漏不止者,陽氣虛而表弱也。有汗之不及者,則邪氣復與正氣交爭,昔人論汗出不徹,因轉屬陽明、是也。如此則陰陽不得平均,營衛不得調和矣。雖然,病有表裏,汗有宜否,若不須汗而強與汗之者,將耗其津液。須汗而不與汗之者,使邪氣深而經絡傳變,勢如風雨,何可當也。載諸方籍其類多矣,大概可汗之證,則身熱脈浮,太陽陽明證是也。其不可汗之證,在經則少陽厥陰,在病則厥與逆,以至血衄瘡淋之屬,皆爲不可汗。或邪氣在表而脈沉遲者,雖汗之亦不能解矣,非特此也。太陽固可汗也,有因發汗而爲痙者,脈浮體痛,固當以汗解也。假令尺中脈遲,則亦不可汗,是又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