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宋 政府組織編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經脈統論

論曰經脈者,其氣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足陽明太陰太陰手少陰太陽太陽足太陽少陰少陰手心主少陽少陽足少陽厥陰厥陰復會於中焦,注手太陰,此滎氣之序也,營氣之行,常循其經,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五十度周於身,衛氣則不循其經焉,晝則行陽,夜行於陰,行陽者行諸經,行陰者行諸髒,凡刺之道,須候衛氣所在,然後迎隨以明補,然營衛之行,末始相從,則血氣之分,亦各有在,一脈之間,有所謂是動者,有所謂所生病者,此氣血之異也,經曰,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針陽者臥針而刺之,針陰者攝按氣散而內針,茲其要妙,營衛之外有浮絡者,有經筋者,又有別絡者,其生病各不同,刺法亦宜有異焉,刺齊論所謂刺骨傷筋,刺筋無傷肉,刺肉無傷脈,刺脈無傷皮,刺皮無傷肉,刺肉無傷筋,刺筋無傷骨,是也,知此乃知淺深之齊,氣血之分,故十二經立其常,十五絡通其變,邪在經則巨刺,邪在絡則繆刺,邪在營則調之血,邪在衛則調之氣,邪在筋則劫刺之,夫然後九針之宜,行十二刺之節,明五變之理,審其部分,刺道思過半矣,今於逐脈之下,載其經穴,與其病證,兼及浮絡經筋之病,共爲一編,竅穴雖同,而淺深各有部分,在用針者以意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