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宋 政府組織編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嘔吐統論

論曰人之陰陽升降。三焦調順,脾胃和勻。乃能腐熟水谷。變化糟粕,傳瀉行導,下走腸間,若脾胃虛冷。水谷不化,則陰陽痞隔,三焦不調,濁陰之氣,不能下行。奔衝於上。故發爲嘔吐。然吐逆之病,有得之於隔實者,有生於中滿者,有發於下焦者,種種雖不同,悉本胃氣逆則嘔吐,蓋胃者、水穀之海三焦者、水谷之道路,胃氣宣通。則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命曰平人。胃既虛弱。水谷停滯。致三焦格拒。升降不勻。其氣虛滿。得食則嘔。而又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有食已即吐者;有嘔吐谷不得前者;有但嘔而無所出者;有先嘔卻渴者;有先渴卻嘔者;有嘔家本渴而反不渴者。其本其治。各各不同,假令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久反出,是無火也。舉此二者。乃知嘔吐之名則一。治療之法各異、雖治法有冷熱虛實之別。要當以安其胃氣爲本。使陰陽升降平均。嘔逆之病順而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