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

醫療技術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灸法學 近現代 書籍 拔罐療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 guàn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cupping therap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upp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拔罐療法:1.書名;2.拔罐治療疾病的方法[1]

4 書名·《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爲書名[1]。黃宗勗編注[1]。福建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1]

5 拔罐治療疾病的方法·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cupping therapy)是利用罐內的負壓,使罐吸附於施術部位,造成鬱血現象來治療疾病的方法[2]。又稱吸筒療法拔筒法等。古代有以獸角或竹筒爲工具,稱“角法”或“吸筒”“吸杯”等,現通常多用竹筒、陶瓷玻璃等製成[2]。通過吸拔而引起局部充血或鬱血,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等作用[2]。臨牀上分火罐法[2]水罐法[2]抽氣拔罐法[2]針罐法藥罐法留罐法走罐法擠壓罐法等多種。不同的拔罐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如留罐法以祛寒作用爲主;閃罐法以驅風作用爲主,走罐法活血通絡作用爲主。拔罐法與其他療法配合,能增強其治療效果,如配合灸法紅外線照射法,能增強其祛寒作用;配合刺絡放血法,能增強其排放膿血的作用拔罐法適用於治療風寒溼痹虛勞喘息外感內傷數百種疾患。

拔罐療法目前不但在我圍城鄉廣爲普及,而且在世界許多國家也廣泛應用。前蘇聯稱爲“鬱血療法。,法國稱爲“杯術”,日本稱爲“真空淨血法”。

5.1 拔罐療法作用

拔罐療法以杯罐爲工具,利用熱力或抽氣、排氣等法排去罐內的空氣,形成負壓,使之吸附皮膚,使局部皮膚充血瘀血,使毛細血管擴張,通過機體的調整以通暢氣血,宣散邪阻,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3]。通過吸拔,可引致局部組織充血或鬱血,促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寒、除溼、散結拔毒、退熱等作用

5.1.1 負壓作用

人體火罐負壓吸拔時,皮膚表面有大量氣泡溢出,從而加強局部組織氣體交換。機理:負壓使局部毛細血管透性變化和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作爲良性刺激促進正常功能恢復。

5.1.2 溫熱作用

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機理:溫熱刺激能使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加速體內廢物、毒素的排出;改變局部組織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白細胞網狀細胞的吞噬力,增強局部的耐受性和機體的抵抗力。

5.1.3 調節作用

拔罐法的調節作用建立在負壓和溫熱作用的基礎上。主要表現在調節神經系統和調節微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兩個方面。

調節神經系統:由於自身溶血等給予機體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神經系統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達到大腦皮層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溫熱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血管感受器反射途徑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發生反射興奮,藉以調節大腦皮層興奮抑制過程,使之趨於平衡; 加強大腦皮層對身體各部分的調節功能,使患部皮膚相應組織代謝旺盛,吞噬作用增強,促使機體恢復功能

調節微循環,提高新陳代謝:拔罐能調節微循環,促進血液組織間的物質交換,還能加強淋巴循環,活躍淋巴細胞吞噬能力。 拔罐後的自家溶血現象,能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5.2 拔罐法適應範圍

拔罐療法適用於感冒咳嗽肺炎哮喘頭痛胸脅痛風溼痹痛,腰腿痛扭傷胃痛,瘡癤腫痛,毒蛇咬傷(排除毒液)等病症。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又應用於肺癆內溼等內科病證。如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到火罐氣“罐得火氣合於內……罐中有氣水出,風寒盡出。”現在婦科、傷科也常運用,且與針刺配合應用,是自我保健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隨着拔罐法機理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現代多功能罐種的問世,藥罐法所選用藥液不斷增加,以及拔罐與多種療法的結合運用,拔罐法適應範圍越來越廣。目前常用於臨牀的病種已多達100多種。

拔罐療法適用於風溼痹痛、腹痛胃病消化不良、頭痛高血壓感冒哮喘月經病、小兒百日咳網球肘腰背痛軟組織損傷目赤腫痛痿證丹毒乳癰等,尤其適用於小兒患者及畏針者。

1.風溼痹痛:肩關節痛者取肩髑、肩髎肩內陵肩貞、月需   俞等,肩背痛者取大杼風門肩井曲垣天宗等,腰痛者取腎俞大腸俞志室腰陽關等,坐骨神經痛者取環跳秩邊居髎風市陽陵泉承扶殷門承山等。

2.胃病:中脘梁門足三裏

3.腹痛:天樞關元大橫氣海足三裏

4.消化不良:下脘大橫氣海足三裏

5.頭痛太陽頭痛:取風門大椎

6.高血壓:曲池足三裏等穴,委中放血;太陽放血,加拔火罐

7.感冒:大椎風門肺俞,也可取膀胱經第一側線,用走罐法,至皮膚潮紅爲度。

8.哮喘:定喘肺俞天突膏肓

9.婦科病:關元氣海水道歸來三陰交

10.網球肘:在局部阿是穴處刺絡、拔罐。

11.軟組織損傷:用皮膚針在患部重叩,使之微微出血,再加拔火罐。適用於新傷局部血腫明顯者及陳傷壓痛明顯者。

12.目赤腫痛麥粒腫:取大椎三棱針點刺出血,再加拔火罐

13.痿證肺俞脾俞肝俞腎俞。上肢痿者加肩髑、曲池;下肢痿者加髀關足三裏,可針罐同治。

14.丹毒:在紅腫部位用三棱針散刺或用皮膚針成行叩刺,放出少量血液,針後加拔火罐

15.乳癰:在潰破處吸拔膿液,適用於癰膿形成階段。

16.皮膚病:如牛皮癬神經性皮炎,可用刺絡拔罐法

5.3 罐的種類

古代有以獸角或竹筒爲工具,稱“角法”或“吸筒”“吸杯”等,現通常多用竹筒、陶瓷玻璃等製成[3]

5.3.1 獸角

古代有以獸角製成的,稱角法。在《五十二病方》中早有記載,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唐代王燾外臺祕要》中也提到角法

5.3.2 竹罐

竹罐竹筒長6~9釐米,一端留節爲底,一端爲罐口,口徑有30、45、60釐米不等,厚2~3釐米。其特點是輕巧,價廉,不易摔碎。缺點是易爆裂漏氣,不能看清罐內的瘀血程度。現仍被廣泛應用。

5.3.3 陶罐

陶罐由陶土燒製而成,罐的兩端較小,中間略向外展,形同腰鼓,口徑大小不一。優點是吸附力大,但笨重,且落地易碎。適用於範圍較大的部位,如腰部、臀部。現較少應用。

5.3.4 玻璃罐

玻璃罐玻璃製成,形如球狀,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種,家庭可用廣口瓶代替。優點是質地透明,使用時可清楚地觀察罐內皮充血瘀血的程度,便於掌握起罐時間。缺點是容易破碎。是目前最常用的拔罐用具。

5.3.5 塑料

塑料罐用塑料製成,分大、中、小三型。具有透明的優點,質輕不宜碎。

5.3.6 抽氣罐

抽氣罐用青、鏈黴素瓶或類似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滑),保留瓶口橡皮塞,以便在抽氣時應用。目前,國外已有特製的橡皮來排氣罐(穴位吸引器)和電動抽氣罐經穴電動拔罐治療儀)。

5.3.7 可調式抽氣罐

可調式抽氣罐多用塑料製成,內部裝有螺旋支柱,下連活塞,旋動螺旋支柱可調節活塞在罐內上下活動,藉以調節罐內負壓,產生吸拔力量。也可在活塞底部中央裝置一磁鐵,稱“磁壓罐”,成爲拔罐與磁穴療法相結合的一種療法。

5.3.8 功能

功能罐泛指功能較多的罐,常用多功能罐有:

藥物功能罐:罐內有一凹鬥,可依需要放入藥液或藥末、藥片,施治時藥物徐徐敷布於治療部位可加強療效;罐口厚圓,有特殊設計口嘴,附着皮膚不吸肉,尤適用於走罐法治療疾病,並容易吸着於不易着罐部位,如頸下、腋下等。

磁多功能罐:結構採用彈性橡膠壓制而成,罐內頂部有與罐體連爲一體的圓形小杯,杯內裝有一塊特製的永磁體,其北極(N極)端面塗有白色的"經絡電位平衡劑"。治療時吸拔於腧穴部,使罐內的磁體貼聚或浮在腧穴位置上,使負壓、磁場經絡電位平衡綜合發揮作用,有快速止痛、止咳平喘、消炎、鎮靜、降壓、止瀉減肥和強身功效。特點是操作簡便,只需用手擠壓罐體即可使其吸拔於施術部位。缺點是吸拔力不強。

5.4 吸拔方法

5.4.1 火罐法

火罐法利用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出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將罐吸附皮膚上,其吸拔方法有五種。

(1)投火法用小紙條或棉火點燃後投入罐內,不等其燒完,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即可吸附皮膚

(2)閃火法用長紙條或用鑷子夾酒精棉球,點燃後在罐內繞l~3圈,抽出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即可吸附。此法因罐內無火,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

(3)貼棉法  用1釐米見方的棉花一塊,不要過厚,略浸酒精,貼在罐內中上壁,用火點着後,將罐罩於應拔部位即可。

(4)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燒和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3釐米,放在被拔部位,上置一塊酒精棉球,點燃後將罐罩上,內產生負壓,將罐吸住。

(5)滴酒法用95%乙醇白酒,滴人罐內l一3滴(切勿過量,以免拔罐時流出燙傷皮膚),沿內壁搖勻,用火點燃後,迅速將罐扣住即可。

5.4.2 水罐法

先將竹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使用時用鑷子將罐口朝下夾出,迅速用摺疊的毛巾緊捫罐口,乘熱按拔在皮膚上,即能吸附

5.4.3 抽氣、排氣法

先將青、鏈黴素瓶磨製成的抽氣罐緊扣在施術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中抽出瓶內的空氣。或用抽氣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將空氣抽出,以產生負壓,就能吸附

5.5 臨牀應用

5.5.1 藥罐法

5.5.1.1 藥罐法

操作法:將內裝藥物的布袋放入清水中煮至適當濃度,再把竹罐放入藥液內煮15min。使用時,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療部位上。

常用處方麻黃艾葉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陀羅藥、劉寄奴乳香沒藥各10g。

說明:多用於風溼痛等病症。

5.5.1.2 藥罐法

操作法:在抽氣罐內盛貯適量藥液,按抽氣罐操作法拔罐。如使用無底青黴素藥瓶類抽氣罐,可在拔罐後用注射器將藥液注入罐內。也可在玻璃火罐內盛貯適量藥液,然後火罐法吸拔在皮膚上。

常用藥液:辣椒水、兩面針酊,生薑汁,或根據病情配製藥液。

說明:常用於風溼痛、哮喘咳嗽感冒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

5.5.2 針罐法

操作法:先在選定的穴位行鍼刺,達到一定刺激量(或按病情施補瀉手法)後留針,再以針刺處爲中心拔上火罐。如與藥罐結合,稱爲“針藥罐”。多用於風溼病

5.5.3 刺血(刺絡)拔罐法

操作法:選治療部位血絡充盈處消毒;用三棱針(或陶瓷片、粗毫針小眉刀皮膚針滾刺筒)按病變部位大小出血量要求、刺血法要求刺破小血管;拔以火罐

說明:本法可加強刺血法療效,應用較廣泛,多用於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痤瘡皮膚瘙癢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經痛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過多。

5.5.4 單罐法

操作法:按病變或壓痛範圍大小選擇適當口徑火罐單罐操作。

適應範圍:適用於病變範圍較小部位或壓痛點。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崗上肌腱炎,可在肩髃處拔罐。

5.5.5 多罐法

操作法:根據病變部位的解剖形態酌量吸拔數罐。

適應範圍:適用於病變範圍較廣泛的疾病。如某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的體表位置成行排列吸拔數罐,稱排罐法;如腰肌勞損,可在腎俞大腸俞腰眼疼痛明顯部位縱橫並列吸拔數罐。按病變或壓痛範圍大小選擇適當口徑火罐單罐操作。

5.5.6 閃罐法

操作法:將罐吸拔後立即取下,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爲度。

適應範圍:適應肌肉較松馳,吸拔不緊或留罐有困難處,或局部皮膚麻木功能減退的虛證患者

注意事項:閃罐多采用火罐法,所用的罐不宜過大。

5.5.7 留罐法坐罐法

操作法:拔罐後將罐留置一定時間,一般留置5~15min。

注意事項:罐大吸拔力強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夏季拔罐及肌膚薄弱處,留罐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起泡損傷皮膚

5.5.8 走罐法推罐法、飛罐法)

操作法:選用玻璃罐,先在罐口塗少許潤滑油脂,或在走罐所經皮膚塗以潤滑油脂;將罐吸拔好後,手握罐底,稍傾斜,使後邊着力,前邊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動,來回推拉移動數次,至皮膚潮紅爲度。

注意事項:本法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處。注意選口徑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厚實。操作時可上下左右或循經操作。

5.5.9 起罐

起罐亦稱脫罐。

方法:用一手拿住火罐,另一手將火罐口邊緣的皮膚輕輕按下,或將火罐特製的進氣閥拉起,待空氣緩緩進入罐內後,罐即落下。

注意事項:不可硬拔,以免損傷皮膚。若起罐太快,易造成空氣快速進入罐內,則負壓驟減,易使患者產生疼痛

5.6 拔罐注意事項

使用時應注意選用罐口光滑、大小適宜,拔罐時間不宜過長。

操作要求:一般應選擇肌肉豐滿、皮下組織充實及毛髮較少的部位。肌肉淺薄處吸拔力過大,吸拔時間過久,會使局部皮膚起泡。

初次治療及體弱、緊張、年老、兒童與易發生意外反應患者,宜選小罐;拔罐數目要少;選則臥位並隨時注意觀察,有問題可及時發現處理。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火罐動作要做到穩、準、輕、快。

患者不要移動體位,以免罐具脫落。

拔罐數目多時,罐具之間的距離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牽拉皮膚產生疼痛,或因罐具間互相擠壓而脫落。

1.體位須適當,局部皮肉如有皺紋、鬆弛、瘢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火罐易脫落。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以及毛髮多的部位不宜應用本法。

2.高熱抽搐、痙攣者及孕婦的腰骶部、腹部須慎用。

3.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應用投火法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斜傾,避免火焰掉下燙傷皮膚。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過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燃着的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正確,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

4.應用針罐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並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造成損傷。慎用胸背部腧穴

5.用刺血拔罐時,針刺皮膚出血面積要等於或略大於火罐口徑,出血量須適當,每次總量成人不超過10毫升爲宜。

6.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不宜過近,以免因皮膚火罐牽拉而產生疼痛,同時因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

7.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火罐氣脫落。

8.起罐手法要輕緩,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入,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9.拔罐後針刺如有出血,用幹棉球拭去。局部呈現紅暈或紫紺瘀血,爲正常現象,5~9日可自行消失。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部位再拔。如留罐時間過長,皮膚會起水泡,小泡不需處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用針刺破,流出泡內液體,塗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6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12.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傅莉萍 宋偉."拔罐療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