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橫

腧穴學 特定穴 鍼灸學 中醫學 腹部腧穴 交會穴 穴位特效按摩 足太陰脾經經穴 陰維脈交會穴 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héng

2 英文參考

Dàhéng SP15[中國鍼灸學詞典]

dàhé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P15[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大橫
漢語拼音Daheng
羅馬拼音Taheng
美國英譯名Great Cross
各國代號中國SP15
日本15
法國莫蘭特氏RP15
富耶氏RP15
德國MP15
英國Sp15
美國Sp15

大橫經穴名(Dàhéng SP15)[1]。出《鍼灸甲乙經》。別名腎氣[2]。屬足太陰脾經大橫足太陰脾經陰維脈交會穴[2]。大即巨大,橫爲豎之對,本穴平臍,內應橫行結腸,故名大橫[2]。主治腹痛腹瀉腹脹泄瀉便祕習慣便祕四肢無力,驚悸怔忡急性腸炎,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麻痹痢疾久痢,腸寄生蟲病腸蛔蟲症四肢痙攣,流行性感冒等。

4 別名

腎氣(《醫學綱目》)。

5 出處

鍼灸甲乙經》:大橫,在腹哀下三寸,直臍旁,足太陰陰維之會。刺入七分,灸五壯。

7 穴名

大即巨大,橫爲豎之對,本穴平臍,內應橫行結腸,故名大橫[2]

橫,與縱、豎、直相對,又指臍。道經稱臍爲橫津。本穴在腹哀下3寸,內應橫結腸,其處至廣而大,橫與臍平,在臍旁之大橫紋中,故名“大橫”。[3]

8 所屬部位

[4]

9 大橫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大橫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5][6]

大橫在腹部,臍中旁開4寸,仰臥取穴[6]

大橫位於臍中旁開4寸處[6]

另說大橫腹正中線旁開4寸(《針方六集》);旁開4.5寸(《鍼灸資生經》)。

大橫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png

大橫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

大橫穴的位置.png

大橫穴的位置

大橫的位置

大橫穴的位置(足太陰脾經

大橫的位置

大橫穴的位置(肌肉

大橫的位置

大橫穴的位置(內臟

10 大橫穴的取法

仰臥位,在臍中神闕)旁開4寸處取穴

大橫在腹部,臍中旁開4寸,仰臥取穴[6]

仰臥位臍中旁開4寸處取穴[7]

快速取穴:肚臍水平旁開4寸(鎖骨中線上)處即是大橫[8]

11 大橫穴位解剖

大橫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橫筋膜腹膜筋膜皮膚由第9、10、11肋間經神的前皮支重疊分佈。皮下筋膜漸薄,內有腹壁淺動、靜脈及胸神經前支和外側支。腹肌由胸神經和第1腰神經前支支配。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8]

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8]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10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分佈;深層有第10肋間神經動脈[8]

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及第十肋間動、靜脈[8]

12 大橫穴的功效與作用

大橫溫中散寒調理腸胃作用

大橫有理腸溫中的作用[8]

大橫有通調腸胃作用,能治腸腹氣之病,爲治腹痛瀉痢的常用穴[8]

13 大橫穴主治病

大橫穴主治腹痛腹瀉腹脹泄瀉便祕習慣便祕四肢無力,驚悸怔忡急性腸炎,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麻痹痢疾久痢,腸寄生蟲病腸蛔蟲症四肢痙攣,流行性感冒等。

大橫穴主治腹痛腹瀉大便祕結[8]

大橫主治脾胃及局部疾患:如腹脹腹痛泄瀉便祕四肢無力、驚悸怔忡[8]

現代又多用大橫治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習慣便祕、腸麻痹、腸寄生蟲病[8]

大橫主治腹痛泄瀉便祕痢疾;以及腸蛔蟲症[8]

大橫主治腹脹腹痛泄瀉痢疾便祕[8]

消化系統疾病:腸炎習慣便祕久痢,腸麻痹,腸寄生蟲

其它:四肢痙攣,流行性感冒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8]

一般直刺1.0~1.5寸[8][8][8],局部有酸脹感[8],可擴散至同側腹部[8]

平刺2~2.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同側腹部[8]

直刺0.8~1.2寸,局部酸脹;

平刺2.0~2.5寸透神闕治腸寄生蟲症,局部酸脹可擴散至同側腹部;

治療腹痛時,可用盤旋法。

14.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8]

溫鍼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16 特效按摩

每天早晚用中指指腹按壓大橫穴,每次3~5分鐘,可促進腸胃消化,防治腰腹肥胖[8]

17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大橫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驚怖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壯。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痢,灸大橫隨年壯

外臺祕要》:挾臍旁,去兩邊各四寸五分。

18 研究進展

18.1 治療內科腹痛

患者取屈膝平臥位,選擇大橫,用雙手拇指與示指、中指的指腹或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拿捏住所選部位的肌肉,進行3~5 min,提捏20次/min。結果顯示,推拿大橫治療組與654-2注射組比較無明顯差異,同樣具有止痛的作用

18.2 治療便祕

有報道,依次按壓大橫中脘章門各1~2 min,後改按壓爲順時針方向揉摩5 min。每日早、晚各1次,1周爲一療程。指壓治療後68例患者治癒42例,有效20例,無效6例,無不良反應

18.3 治療尿失禁、尿瀦留

針刺大橫得氣後,施提插捻轉補法留針30 min,間歇行鍼2~3次,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

18.4 驅蛔

針刺大橫穴有一定的驅蛔作用[8]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大橫穴對兒童腸道蛔蟲症有顯效[8]

18.5 治療急性胃腸炎

現代研究證明,針刺大橫穴對於急性胃腸炎有顯效[8]

19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7.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4.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2.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02-203.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