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胎盤早剝,指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往往起病急,進展快,如果處理不及時,可威脅母兒生命。胎盤早剝多見於經產婦,再次妊娠時易再次發生。
4 病因
目前,胎盤早剝的已知危險因素包括:高齡妊婦、羊水過多、異常胎位、吸菸、胎兒發育不正常、同形半胱氨酸過高。但在臨牀上,很多沒有發生這些因素的孕婦也會發生胎盤早剝,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4.1 血管病變
臨牀研究發現,胎盤早剝的患者中併發重度妊高徵、慢性高血壓及慢性腎臟疾病,尤其是已經發生全身血管病變者居多。
4.2 子宮腔壓力驟然下降
羊水過多破膜後大量羊水突然流出,或雙胎妊娠第一胎兒娩出過快,均可因宮腔壓力驟降、宮腔體積突然縮小而引起胎盤早剝。
4.3 臍帶因素
4.4 外傷
5 胎盤早剝的臨牀表現及體徵
由於胎盤早剝後出血情況的不同,患者的局部與全身表現也有輕重差異。
5.1 輕型
2、主要症狀爲陰道流血。出血量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無明顯腹痛。
3、腹部檢查:子宮軟,其大小與妊娠月份相符合。腹部壓痛不明顯或僅有輕度侷限性壓痛。胎位、胎心音清楚,但如果出血量較多,則胎心率可有改變。
5.2 重型
1、胎盤剝離面超過胎盤的1/3,同時有較大的胎盤後血腫,多見於重度妊高徵。
2、主要症狀爲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腰痠、腰痛。疼痛的劇烈程度與剝離面大小、胎盤後積血多少有關。胎盤剝離面積越大、胎盤後積血越多,則疼痛越劇烈。嚴重時還出現可噁心、嘔吐,甚至出冷汗、脈弱、血壓下降等休克症狀。患者可不出現陰道流血或只有少量的陰道流血。
3、腹部檢查:子宮常硬如板狀,且體積大於妊娠月份。腹部有壓痛,尤以胎盤附着處最爲明顯。隨着病情的發展,胎盤後血腫不斷的增大,壓痛也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