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皮膚和軟組織化膿性感染 常見病方藥治療 瘡瘍 常見病耳針療法 疾病 丹毒 中醫學 常見病鍼灸治療 中醫皮膚科學 外科感染 中醫外科學 皮膚科疾病 中醫常見病 中醫病證名 普通外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ān dú

2 英文參考

erysipela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rysipela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erysipela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St. Francis’ fire[朗道漢英字典]

ER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erysipela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ieropyr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hlogo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int Francis’ dise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丹毒

丹毒(erysipelas[1])爲病名[2][3]。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丹熛天火火丹流火[3][3]。是指以皮膚突然發紅成片,色如塗丹爲主要表現的急性感染性疾病[4]

丹毒發生在面部或下肢[4]。因皮損部位色紅如塗丹狀,故名[4]

初起患部鮮紅一片,邊緣清楚,灼熱,癢痛間作,迅速蔓延擴大,發熱惡寒頭痛口渴;甚者可見壯熱煩躁神昏譫語噁心嘔吐等毒邪內攻之證[4]

發無定處者名赤遊丹,發於頭部名抱頭火丹,發於小腿者名流火[4]。生於胸腹腰胯部者,稱內發丹毒

現代醫學認爲由於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皮炎症[4]

春、秋是丹毒發病季節,見於幼童老年人。針具嚴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如因混合感染形成潰瘍,或出現敗血症時,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綜合治療

素問·至真要大論》雲:“少陽司天,客勝則丹疹外發,及爲丹傈瘡瘍……”

諸病源候論·丹毒病諸候》雲:“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塗之狀,故謂之丹。或發於足,或發腹上,如手掌大,皆風熱惡毒所爲。重者,亦有疽之類,不急治,則痛不可堪,久乃壞爛。”

丹毒相當於西醫的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3.1 丹毒中醫病因病機

丹毒發於上者多爲風熱化火,發於下者多爲溼熱化火,亦有外傷感染所致[4]

丹毒由於素體血分有熱,外受火毒熱毒蘊結,鬱阻肌膚而發;或由於皮膚粘膜破傷(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膚或頭皮破傷,皮膚擦傷,腳溼氣糜爛,毒蟲咬傷,臁瘡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凡發於頭面部者,挾有風熱;發於胸腹腰胯部者,挾有肝火;發於下肢者,挾有溼熱;發於新生兒者,多由胎熱火毒所致。

丹毒多因血分有熱,更兼火毒侵襲,或皮膚黏膜破損,邪毒乘隙而入,火熱邪毒鬱於肌膚,經絡阻塞,氣血壅遏而成。發於頭面者,多挾風熱;發於胸脅者,多挾肝火;發於下肢者,多兼溼熱,發於新生兒者,則多由胎毒內蘊,外邪引動而發。

3.2 丹毒的診斷

丹毒多數發生於下肢,其次爲頭面部。新生兒丹毒,常爲遊走性。可有皮膚、粘膜破損等病史。

全身症狀明顯,突然發冷、高熱、全身不適和頭痛[4]

局部有燒灼感,腫脹,火紅色,界限清楚,邊緣不整齊似“地圖樣”並稍隆起[4]。指壓色褪,去壓復原。有時伴有水泡。病變向四周擴大迅速而中心漸褪、脫屑[4]皮膚壞死[4]

發病急驟,初起往往先有惡寒發熱頭痛骨楚、胃納不香、便祕溲赤等全身症狀。繼則局部見小片紅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鮮紅斑,略高出皮膚表面,邊界清楚,壓之皮膚紅色稍退,放手後立即恢復,表面緊張光亮,摸之灼手,腫脹、觸痛明顯。一般預後良好,約經5~6天后消退,皮色由鮮紅轉暗紅或棕黃色,最後脫屑而愈。病情嚴重者,紅腫處可伴發瘀點、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皰,偶有化膿或皮膚壞死。亦有一邊消退,一邊發展,連續不斷,纏綿數週者。患處附近署核可發生腫痛。

常有足癬皮膚外傷感染等病竈[4]

發於小腿者,愈後容易復發,常因反覆發作,皮膚粗糙增厚,下肢腫脹而形成象皮腿。

新生兒丹毒常遊走不定,多有皮膚壞死,全身症狀嚴重。

本病由四肢頭面走向胸腹者,爲逆證新生兒及年老體弱者,火毒熾盛,易致毒邪內陷,見壯熱煩躁神昏譫語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常在20×109幾以上,中性粒細胞80%~90%。

3.3 需要丹毒鑑別的疾病

發:局部色雖紅,但中間隆起而色深,四周較淡,邊界不清,脹痛呈持續性,化膿時跳痛,大多可壞死、潰爛;全身症狀沒有丹毒嚴重;不會反覆發作。

接觸性皮炎:有明顯過敏物質接觸史;皮損以腫脹、水皰丘疹爲主,伴灼熱、瘙癢,但無觸痛;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狀

3.4 丹毒中醫治療

丹毒治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瘀[4]抱頭火丹普濟消毒飲流火可服龍膽瀉肝湯加味,重證服藍葉散黃芩元參,或漏蘆湯,或消丹飲加味[4]

外治可用複方黃連膏,或四色散敷貼,或以赤小豆一升磨篩細,或以榆樹白皮作末,以雞子白和如泥,塗之;若熱痛掀赤甚者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搨湯外洗[4]

下肢複發性丹毒可用砭鐮法放血,以泄熱毒[4]

3.4.1 丹毒中醫辨證治療

3.4.1.1 風熱毒蘊證

丹毒·風熱毒蘊證(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wind-heat toxin amassment)是指風熱毒蘊,以發於頭面部,惡寒發熱皮膚焮紅灼熱,腫脹疼痛,甚則發生水瘡眼胞腫脹難睜,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爲常見症的丹毒證候[4]

3.4.1.1.1 症狀

局部皮膚紅腫發熱疼痛劇烈,邊界清楚,惡寒高熱頭痛口乾渴,心煩急,尿赤短,便乾燥舌質紅,苔黃或厚,脈浮數。

發於頭面部,皮膚掀紅灼熱,腫脹疼痛,甚至發生水皰眼胞腫脹難睜;伴惡寒發熱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3.4.1.1.2 辨證分析

風熱毒邪犯上,與血分熱邪蘊結,鬱阻肌膚,故見頭面皮膚掀紅灼熱,甚則發生水皰經絡阻塞,氣血不暢,故皮膚腫脹疼痛,甚則眼胞腫脹難睜,或伴頭痛風熱毒邪與正氣相爭,故見惡寒發熱舌紅、苔薄黃、脈滑數爲邪熱尚在表之象。

3.4.1.1.3 治法

溼熱毒蘊發於頭面部宜清熱解毒涼血疏風

3.4.1.1.4 方藥治療

可用普濟消毒飲犀角地黃湯雙花15g、地丁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牛蒡子10g、蚤休15g、丹皮10g、生地15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大便於結者,加生大黃芒硝以瀉下通腑。

3.4.1.2 溼熱毒蘊證

丹毒·溼熱毒蘊證(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toxin amassment)是指溼熱毒蘊,以發於下肢,發熱,局部以紅赤腫脹,灼熱疼痛爲主,亦可發生水皰紫斑,甚至結毒化膿或皮膚壞死舌苔黃膩,脈洪數爲常見症的丹毒證候[4]

3.4.1.2.1 症狀

局部皮膚紅腫疼痛,邊界尚清,表面可有水皰血皰,伴惡寒、低熱,渴不欲飲,食慾不振,舌質紅,苔黃白而膩,脈滑數。

發於下肢,局部紅赤腫脹、灼熱疼痛,或見水皰紫斑,甚至結毒化膿或皮膚壞死;可伴輕度發熱,胃納不香;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反覆發作,可形成象皮腿。

3.4.1.2.2 辨證分析

溼熱下注,復感外邪溼熱毒邪淤結於下肢,鬱阻肌膚,經絡阻塞,故局部紅赤腫脹、灼熱疼痛,或見水皰紫斑熱毒熾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結毒化膿、肌膚壞死溼邪中阻,故見胃納不香;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爲溼熱蘊結之象。溼性粘滯,與熱膠結,故易反覆發作。

3.4.1.2.3 治法

清熱利溼涼血解毒

3.4.1.2.4 方藥治療

可用五神湯合萆蘚滲溼湯加減。腫脹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絲瓜絡雞血藤利溼通絡。

解毒清熱湯除溼胃苓湯加減:野菊花15g、地丁15g、蒲公英15g、蚤休15g、大青葉15g、丹皮10g、赤芍10g、豬苓15g、六一散(布包)30g、黃柏10g、牛膝10g、萆薜10g。

3.4.1.3 胎火蘊毒

丹毒·胎火蘊毒證(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fetal fire  amassing toxin),胎火蘊毒,以多見於臀部,局部紅腫灼熱,可呈遊走性,並有壯熱煩躁爲常見症的丹毒證候[4]

3.4.1.3.1 症狀

發生新生兒,多見於臀部,局部紅腫灼熱,常呈遊走性;或伴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噁心嘔吐

3.4.1.3.2 辨證分析

胎火蘊毒,與氣血搏結,故見局部皮膚紅腫灼熱火毒入於心包,心神受擾,故可伴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邪熱侵擾脾胃,故噁心嘔吐

3.4.1.3.3 治法

涼血清熱解毒

3.4.1.3.4 方藥治療

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加減。神昏譫語者,可加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

3.4.1.4 肝脾溼火

丹毒·肝脾溼火證(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fire in spleen and liver)是指肝脾溼火,以發於胸腹腰胯部,皮膚紅腫蔓延,摸之灼手,腫脹疼痛,伴口乾且苦,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爲常見症的丹毒證候[4]

3.4.2 赤遊丹的治療

赤遊丹是指以發病部位出現皮膚紅腫,形如雲片、色赤如丹、遊走不定爲主要表現的新生兒疾病[5]。多系胎中受熱所致[6]

3.4.2.1 毒在肌膚證

赤遊丹·毒在肌膚證(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muscle and skin[6])是指邪毒侵襲,遊走全身,發於肌表,以局部皮膚紅腫,形如雲片,焮熱疼痛,遊走不定,發熱惡寒煩躁多啼,脣口乾燥,舌紅,苔黃或白爲常見症的赤遊丹證候[6]

3.4.2.2 毒傳心肝證

赤遊丹·毒傳心肝證(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heart and liver[6])是指邪毒熾盛,內陷心肝,迫入營血,以局部皮膚焮赤腫痛,壯熱心煩,甚則神昏抽搐,脣燥口乾舌絳,苔少爲常見症的赤遊丹證候[6]

3.4.2.3 赤遊丹的方藥治療

治宜清熱解毒,初服大連翹飲,次服消毒犀角飲外治先宜砭去惡血,次宜牛、羊肉薄片貼紅暈處,微幹再易,俟肉片不幹,換如意金黃散,用藍靛汁調敷[6]

瘍科心得集·卷中·辨小兒赤遊丹遊火論》:赤遊丹者,乃心火內鬱三焦風熱乘之,故發於肌膚之表,風勝則樹木皆搖,故令遊走殊速。名之丹者,以應心火而色赤也,形如雲片,上起風粟,作癢而痛,或發於手足,或發於頭面胸背,令兒躁悶腹脹發熱,遊走遍體,流行甚速,須急治之。自腹而流於四肢者,易治;自四肢而歸於腹者,難療。治宜涼心瀉肝,如龍膽瀉肝湯犀角地黃湯之類。又當順天時,若暑熱,以通聖辛涼之劑解之;嚴寒,以升麻葛根辛溫之劑解之。外宜用磁鋒砭去紫血,以泄其毒,再用精肉片貼之;或用雞子清調乳香末塗之亦可。又有色白者,名白遊風,其候流塊作癢,大小不等,津水作爛,此感風溼而發,治以疏散滲溼爲主。遊火者,或頭面,或腿上,紅赤腫熱,流散無定,以鹼水掃上,旋起白霜者是也,其色光亮,其熱如火。治宜疏風清火、涼血解毒,外用白海蜇皮洗淨拭乾,包紮患處一伏時,揭開看,如蜇皮黃枯,即另換一張包裹,如此三、四張,即消散矣。

3.4.3 抱頭火丹辨證治療

抱頭火丹普濟消毒飲[6]

瘍科心得集·捲上·辨大頭瘟抱頭火丹毒論》:大頭瘟者,系天行邪熱疫毒之氣而感之於人也。一名時毒,一名疫毒。其候發於鼻面、耳項、咽喉,赤腫無頭,或結核有根,初起狀如傷寒,令人憎寒發熱頭疼,肢體甚痛,恍惚不寧,咽喉閉塞,五、七日乃能殺人。若至十日之外,則不治自愈矣。治宜辨之,先診其脈,凡滑數、浮洪、沉緊、弦澀,皆其候也。但浮數者,邪在表,犀角升麻湯發之。沉澀者,邪氣深也,察其毒之盛者,急服化毒丹以攻之;實熱便祕者,大黃湯下之;或年高氣鬱者,五香連翹湯主之。又於鼻內通氣散,取十餘嚏作效;若藥不嚏者,不可治之;若嚏出膿血者,治之必愈。凡左右看病之人,日日用藥嚏之,必不傳染,切須記之。其病患每日用嚏藥三、五次,以泄熱毒,此治時疫之良法也。凡經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太下,猶宜和解之,以犀角散、芩、連消毒飲,甚者連翹湯之類。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而頭面腫起高赤者,可與托里散、托里黃湯;如腫甚者,宜砭患處出惡血,以泄其毒。凡病若五日以前,精神昏亂,咽喉閉塞,語言不出,頭面赤腫,湯水難入者,必死之候,治之無功矣。須知此疾有陰有陽,有可汗者,有可下者,粗工但云熱毒只用寒藥,殊不知病有微甚,治有逆從,不可不審也。陶節庵曰∶大頭傷風之證,若先發於鼻額紅腫,以致兩目盛腫不開,並面部赤而腫者,此屬陽明也。或壯熱氣喘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不利,脈來數大者,用普濟消毒飲主之;如內實熱甚者,用通聖消毒飲。若發於耳之上下前後,並頭角紅腫者,此屬少陽也。或肌熱日晡潮熱往來寒熱口苦咽乾目疼,脅下滿,宜小柴胡湯花粉羌活荊芥連翹、芩、連主之。若發於頭上,並腦後項下及目後赤腫者,此屬太陽也,宜荊防敗毒散主之。若三陽俱受邪,並於頭面耳目鼻者,與普濟消毒飲;外用清涼救苦散敷之。大抵治法不宜太峻,峻則邪氣不服而反攻內,必致傷人。且頭面空虛之分,邪既着空處,則無所不至,治當先緩後急,則邪自服。先緩者,宜退熱消毒。虛人,兼扶元氣胃氣弱,食少者,兼助胃氣。候其大便熱結,方以大黃下之,拔其毒根,此先緩後急之法也。蓋此毒先腫鼻額,次腫於目,又次腫於耳,從耳至頭,上絡後腦,結塊則止;若不散,必成膿也。俗雲∶大頭天行,親戚不相訪問,染多不救。泰和間多有病此者,醫以承氣加板蘭根,下之稍緩,翼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緩,終莫能愈,漸至危篤。東垣視之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氣也。身半以下地之氣也,此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面爲腫盛,以承氣瀉胃中之實熱,是爲誅伐無過,遂制普濟消毒飲子與之,全活甚衆。抱頭火丹毒者,亦中於天行熱毒而發,較大頭瘟證爲稍輕。初起身發寒熱口渴舌幹,脈洪數,頭面赤有暈。治以犀角地黃湯,或羚羊、地丁、銀花、黃芩山梔石斛元參丹皮知母連翹之屬。若舌膩有白苔者,宜黃連解毒湯;外以如意金黃散,蜜水調塗即愈。此證不傳染。

3.4.4 流火的治療

流火丹毒發小腿[7]。症見紅腫發亮,熱痛如燒,不潰不爛,多在小腿肚之下[7]。治宜用礦石灰化於缸內,次日水面上結一層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調勻,外敷於患處,每日二三次;或以馬錢子磨水敷之,一日數次,止痛佳;或用鮮鳳仙花、鮮紫蘇二味洗淨,連根葉搗爛,開水衝之燻洗患處,對小腿部反覆發作之丹毒尤效[7]

流火可服龍膽瀉肝湯加味[7]

外科證治全生集·卷一·陽症門·流火》:患生小腿,紅腫熱痛,不潰不爛。世之醫家,惟以刀鐮出血,或以鱔魚血塗,總無痊癒之日。時常發作,復鐮復塗而已。治法當以礦灰化於缸水內,次日,水面上定結一層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對調膩濃,每日拂上三次,三四日痊癒,後不復發。醫時忌食豬肉

3.4.5 單方成藥治療

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片)、連翹敗毒丸小敗毒膏活血消炎丸

3.4.6 外治法

金黃散或玉器散冷開水或金銀花露調敷;或用新鮮野菊花葉、鮮地丁全草、鮮蒲公英等搗爛外敷。

皮膚壞死者,若有積膿,可在壞死部位切一二個小口,以引流排膿,摻九一丹

初期紅腫熱痛時可用馬齒莧水劑煎液冷敷,敷後可用涼茶水調如意金黃散30g、化毒散1.5g、混勻粉劑外敷,或鮮白菜取汁混勻外敷;或鮮馬齒莧洗淨,搗如糊狀調敷。若出現水皰血皰時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皰液,如水皰破潰可用甘草油調祛溼散30g,紅腫未破潰者可用化毒散膏、芙蓉膏等量調勻外敷。

3.4.7 鍼灸治療

3.4.7.1 方一

局部皮膚清毒後,在患部周圍皮下呈現暗紫色小血管怒張處用圓利針(或28號毫針),刺入血管,慢出針,待黑血自行溢出[7]。每刺4~5針[7]。小血管怒張不顯者,選刺周圍顯現靜脈亦可[7]。並刺血海、隱白,搖大針孔,擠血數滴[7]

3.4.7.2 方二

治則清熱解毒,活血祛瘀

處方合谷 曲池 陰陵泉 大椎 委中 阿是穴

方義:合谷曲池疏散陽明風熱陰陵泉清利足脛之溼熱點刺大椎委中阿是穴散刺出血,可清泄諸陽之熱,又可清泄血分鬱熱,有“菀陳則除之”之意。

隨證配穴頭痛太陽百會,嘔惡厭食內關足三裏

操作: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或點刺出血

3.4.7.3 耳針法療法

選穴:耳尖 腎上腺大腸 皮質下 相應部位耳穴

方法耳尖點刺放血,餘穴用毫針刺,中強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針30min。

3.4.7.4 砭鐮法

下肢複發性丹毒,患部消毒後,用七星針三棱針叩刺患部皮膚,放血泄毒。亦可配合拔火罐,以減少丹毒的復發。抱頭火丹赤遊丹禁用。

3.4.8 拔罐療法

選穴:阿是穴

方法:在紅腫部位用皮膚針叩刺或散刺然後火罐,使污血邪毒盡出,每日1次。面部禁用。

3.5 丹毒患者日常保健

1.患者應臥牀休息,多飲開水,牀邊隔離流火患者應抬高患肢。

2.有皮膚粘膜破損者,應及時治療,以免感染毒邪。

3.因腳溼氣致下肢複發性丹毒患者,應徹底治癒腳溼氣,以減少復發。

4 西醫·丹毒

丹毒(erysipelas)是由乙型溶血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內的淋巴管及周圍軟組織急性炎症[8]。下肢丹毒多由足癬誘發,面部丹毒多由挖鼻等誘發[8]。反覆發作或治療不徹底可引起慢性丹毒[8]

4.1 疾病名稱

丹毒

4.2 英文名稱

erysipelas

4.3 丹毒的別名

hieropyra;phlogosis;Saint Francis' disease;流火聖弗朗西斯病聖弗朗西斯氏病

4.4 疾病分類

皮膚科 > 球菌性皮膚病

4.5 ICD號

A40.9

4.6 丹毒流行病學資料

丹毒全年均可發病,但常見於春、秋兩季。溶血鏈球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潛伏期一般爲2~5天。

4.7 丹毒病因

丹毒是由丹毒鏈球菌侵犯皮膚或黏膜的網狀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

丹毒是由A族B型溶血鏈球菌侵入而致。其誘發因素主要有皮膚或黏膜擦傷或其他輕微外傷,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繼發於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齒感染病竈。足癬小腿潰瘍、瘙癢性皮膚病、接種、放射性損傷皮膚皸裂或輕微摩擦、搔抓及輕微外傷均可誘發。尤以不清潔的傷口更易感染。有些傷口可小至不易被發現,如面部丹毒可可由鼻腔內被抓破的小傷口引起。複發性丹毒系由於細菌潛伏於淋巴管內,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即可復發。

4.8 丹毒的發病機

丹毒多在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時發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炎、低γ球蛋白血癥以及酗酒者均可成爲本病的發病誘因。嬰兒發生丹毒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較高。

4.9 丹毒的臨牀表現

丹毒的好發部位爲下肢和麪部。發病前常有活動足癬、鼻、口腔感染病竈及皮膚外傷史,皮損出現前常有惡寒發熱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嬰兒有時可發生驚厥潛伏期一般爲2~5天。

皮疹初起爲紅腫發硬的斑片,後迅速向周圍蔓延而成爲大片猩紅色斑狀損害,表面緊張灼熱有光澤,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後皮損向外擴延,中央紅色消退爲棕黃色並有輕微脫屑,觸痛明顯。皮損部出現含有漿液或膿性分泌物的水皰大皰時稱水皰大皰丹毒(erysipelas vesiculosum or erysipelas bullosum),症狀極嚴重時患部可以迅速發生壞疽成爲壞疽性丹毒(erysipelas gangrenosum)。此情況多見於新生兒,多由臍部或生殖器部開始,後迅速擴延,病情兇險,易引起敗血症腹膜炎甚至死亡。

損害也可向他處蔓延(遊走性丹毒)或在原發損害部位屢次發生(複發性丹毒)。多次復發者稱慢性複發性丹毒,局部往往繼發淋巴水腫。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以小腿、顏面、前臂、手足及嬰兒腹部多見。其他部位也可發生。局部淋巴結腫大。附近淋巴結常腫大、足癬或血絲蟲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覆發作,有時並可導致淋巴水腫,甚至發展爲象皮腫。全年均可發病,但常見於春、秋兩季。

4.10 丹毒的併發症

嬰兒和年老體弱的患者,如治療不及時,常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敗血症等併發症。

4.11 丹毒的診斷

主要依據發病急劇,局部紅腫,境界清楚,伴有高熱疼痛等,較易診斷。

1.皮損好發於小腿或面部,多在抵抗力降低情況下發病[8]

2.皮損爲略高出皮面的水腫性鮮紅斑片,邊緣清楚,表面光滑,嚴重者可出現水皰大皰,皮溫高,伴疼痛和觸痛[8]

局部有燒灼感,腫脹,火紅色,界限清楚,邊緣不整齊似“地圖樣”並稍隆起[8]。指壓色褪,去壓復原[8]。有時伴有水泡[8]。病變向四周擴大迅速而中心漸褪、脫屑[8]皮膚壞死[8]。典型損害爲鮮紅、觸痛、灼熱和邊界清楚的硬腫性紅斑。紅腫處可出現水皰大皰膿皰或壞疽。也可在原發損害處屢次發作(複發性丹毒)。多次復發者,淋巴管受阻時,日久可形成橡皮腫,多見於小腿。常有足癬皮膚外傷感染等病竈[8]。常可發現致病的原發竈,如小腿常見足癬,面部常見鼻腔粘膜損害。

3.常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高熱體溫可達40℃。局部淋巴結腫大[8]

4.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爲主[8]

5.遊走性丹毒:皮損在一處消退後,又在另一處出現,連續遷延達數週[8]

6.慢性丹毒:病程慢性,反覆在原發部位發作,組織可肥厚,可形成慢性淋巴水腫[8]

4.11.1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或中粒細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鏈球菌溶血素增多。

4.11.2 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真皮高度水腫毛細血管淋巴管擴張,結締組織腫脹,中、小動脈內皮細胞腫脹。管腔爲纖維蛋白栓塞,真皮及擴張的淋巴管中有瀰漫的炎性細胞浸潤(以中性粒細胞爲主),有時可見鏈球菌水腫劇烈者可見表皮水腫大皰

4.12 需要丹毒鑑別的疾病

丹毒需與類丹毒蜂窩織炎相鑑別[8]丹毒主要應與以下疾病相鑑別:

4.12.1 接觸性皮炎

有明顯的刺激物及過敏性物質接觸史,皮損發生在接觸部位,境界清楚,瘙癢明顯,病人無全身症狀

4.12.2 蜂窩織炎

細菌侵入皮下組織引起的急性炎症炎症浸潤較深,可有深部化膿、紅腫,境界不清,炎症中央紅腫最著,破潰後可排出膿液壞死組織

4.12.3 血管性水腫

發病及消退均較快,局部潮紅不明顯,無明顯性水腫,自覺症狀較輕,無全身症狀

4.12.4 癬菌疹

發於小腿部的癬菌疹,常呈紅斑樣,水腫不明顯,足癬症狀減輕或治癒症狀即隨之消失。

4.12.5 類丹毒

有接觸家畜、魚類或屠宰工作中受傷史,損害多發生於手部爲紫紅色,不化膿,不易發生水皰,往往沒有明顯的全身症狀,豬丹毒桿菌培養及接種試驗陽性

4.13 丹毒的治療

臥牀休息,抬高患肢[8]。局部用50%硫酸鎂溼熱敷,或用青敷膏外敷。全身應用碘胺藥或青黴素,並在全身和局部症狀消失後仍繼續應用3~5日,以免丹毒再發。對下肢丹毒,如同時有足癬,應將足癬治好,以避免丹毒復發。還應防止接觸性傳染

4.13.1 全身治療

原則爲除去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原發病竈,全身症狀嚴重者應給予必要的支持療法。

4.13.2 抗生素治療

首選青黴素治療,一日640萬~960萬單位,分2次靜脈滴注,連續治療至少2周,也可選用苄星青黴素[8]。如青黴素過敏,可選用其他抗菌藥物,如左氧氟沙星[8]抗菌藥物應足量和足療程[8]

首選青黴素,可靜脈肌肉注射,體溫恢復正常後仍要堅持治療2周左右。磺胺類藥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應用。

4.13.3 局部治療

原則爲消炎。局部可選用各種抗生素軟膏丹毒軟膏、20%魚石脂軟膏或純魚石脂貼敷。患部周圍可塗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諾溶液溼敷。

應同時治療足癬,避免挖鼻[8]

對慢性複發性足癬及以下肢靜脈曲張爲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線及淺層X線照射治療有效,鏈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預防復發。

4.14 丹毒的預後

嬰兒和年老體弱的患者,如治療不及時,常可發生腎炎、皮下膿腫敗血症等併發症,預後危重。嬰兒發生丹毒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較高。

4.15 丹毒的預防

積極預防和治療足癬,預防小腿丹毒。避免和糾正挖鼻的習慣,以預防面部丹毒

4.16 相關藥品

青黴素磺胺魚石脂碘酊依沙吖啶銀翹解毒丸連翹敗毒丸小敗毒膏活血消炎丸如意金黃散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57.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3.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85.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97.
  8. ^ [8] 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36-23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