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烏藥散

行氣劑 理氣劑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tái wū yào sǎn

2 英文參考

tiantai wuyao powd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天台烏藥散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醫學發明》卷五方爲常用方,組成爲天臺烏藥木香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半兩,檳榔(剉)二個,川楝子十個,巴豆七十粒[1]

4 醫學發明》卷五方天台烏藥散

4.1 組成

烏藥木香、炒茴香青皮(去白)、炒高良薑各半兩,檳榔二個,川楝子十個,巴豆七十粒(一作二十粒)。[2]

臺烏藥木香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半兩,檳榔(剉)二個,川楝子十個,巴豆七十粒[2]

4.2 製法

先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麩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麩不用,合諸藥爲末[2]

先以巴豆微打破,同楝子用麩炒,候黑色,豆,麩不用,餘爲細末[2]

4.3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溫酒送下[2]

每服一錢,溫酒送下[2]。痛甚者,炒生薑,熱酒送下亦得[2]

4.4 功能主治

醫學發明》卷五方天台烏藥散功能行氣疏肝,散寒止痛。治寒凝氣滯而致的小腸疝氣,小腹牽引睾丸疼痛。近代常用於睾丸炎腸痙攣痛經寒凝氣滯者。[2]

4.5 方解

方中烏藥小茴香理氣疏肝,散寒止痛,爲君藥高良薑散寒止痛,青皮調氣疏肝木香行氣止痛,均爲臣藥檳榔下氣導滯,川楝子理氣止痛,與巴豆同炒後去巴豆,又可減少川楝子的寒性,及巴豆暴瀉之弊,增強其行氣破結止痛作用,以上兩藥,均爲佐使。諸藥合用,具有散寒凝,行氣滯,止疼痛之功。[2]

5 醫學發明》卷三方之天台烏藥散

方劑對各種病原微生物有強大的抑殺作用,且其抗病原微生物譜相當廣譜。對胃腸道功能既能興奮又能抑制,特別是能促進排氣、保護胃黏膜,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睾丸炎附睾炎應當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臨牀用於緩解腹痛睾丸附睾疼痛可能有一定作用。其對胃炎及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常見致病菌幽門螺旋桿菌作用應進一步探討。[3]

6 處方

臺烏藥 木香 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克 檳榔2個(銼)川楝子10個 巴豆70粒

臺烏藥半兩,木香半兩,茴香(炒)半兩,青皮(去白)半兩,良姜(炒)半兩,檳榔(銼)2個,川楝子10個,巴豆70粒。

臺烏藥12g、木香6g、小茴香6g、青皮6g、高良薑9g、檳榔9g、川楝子12g、巴豆12g。

[4]

6.1 用法用量

上八味,先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麩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麩不用,令諸藥爲末。每服3克,溫酒送下。疼甚者,炒生薑、熱酒下亦得。

上8味,先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麩炒黑,去巴豆及麩皮不用,和餘藥共研爲末,和勻,每服3g,溫酒送下。[4]

先以巴豆微打破,同楝子用麩炒,候黑色,豆、麩不用,餘爲細末。每服1錢,溫酒送下;疼甚者,炒生薑、熱酒送下亦得。

6.2 功能主治

具有行氣疏肝,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肝經寒凝氣滯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睾丸偏墜腫脹;婦人瘕聚,痛經等。腎肝受病,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疝氣腹痛胃痛蟲痛痛經[4]

6.3 方解

本方主治疝氣爲寒凝肝脈氣機阻滯所致。因肝的經脈少腹、絡陰器,寒客肝脈氣機阻滯,故少腹疼痛,痛引睾丸偏墜腫脹。故治疝之法總不離行氣疏肝。方中用烏藥辛溫,行氣疏肝,散寒止痛,爲君藥青皮疏肝理氣木香行氣止痛,小茴香暖肝散寒良姜散寒止痛,4藥皆辛溫芳香之品,合用以加強烏藥行氣疏肝作用,共爲臣藥。用檳榔下氣導滯,直達下焦而破堅;取苦寒之川楝子與辛熱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能增強川楝子行氣散結之力,又可制其苦寒之性,共爲佐使藥。綜觀全方是行氣藥與散寒藥配伍,共成行氣疏肝、散寒止痛之劑,使氣行寒散,肝脈調和,則疝痛自愈[4]

川楝子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本方主治寒凝肝脈氣機阻滯之小腸疝氣,川楝子行氣但性苦寒,與巴豆同炒後增強川楝子行氣散結之力,又可制其苦寒之性。[5]

6.4 運用

1.使用注意:因溼熱爲患而見咽乾口苦目赤煩熱小便淋痛及陰虛火旺之候,均所禁忌氣疝虛證陰囊腫脹偏痛,發作緩急無時者,非本方所能治療。溼熱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5]

2.臨牀運用於偏墜腫脹,可酌加荔枝核橘核等以增強其行氣止痛之功;寒甚者,可酌加肉桂吳茱萸等以加強散寒止痛之力[6]

3.疝瘕:馬氏,24歲,瘕痛十數年不愈,三日一發,或五日、十日一發,或半月一發,發時痛不能食,無一月不發者。與天台烏藥散。發時服二錢,痛輕服一錢,不痛時服三五分。一年以外,其瘕化盡,永不再發。

4.積聚:吳,31歲,臍右結癥,逕廣五寸,睾丸如鵝卵大,以受重涼,又加暴怒而得。痛不可忍,不能立、坐、臥。服辛香流氣飲,三日服五帖,重加附子肉桂至五七錢之多,絲毫無效;因服天台烏藥散,初服二錢,滿腹熱如火燒,明知藥至臍右患處,如搏物者然,痛加十倍,少時腹中起蓓蕾無數,凡一蓓蕾下濁氣一次,如是者二三十次,腹中痛楚鬆快,少時痛又大作,服藥如前,腹中熱痛、起蓓蕾、下濁氣亦如前,但少輕耳。自己初服藥起,至亥正共服五次,每次輕一等;次早腹微痛,再服烏藥散,則腹中不知熱矣。以後每日服二三次,七日後腫痛全消。

5.寒疝:陳某某,男,38歲,農民,秋雨季節,連日搶收,夜間又值宿田野,看守稻糧,以致少腹冷痛拘急,左睾偏墜,筋腫掣痛,上行脘腹胸脅,不能行動,食少,形寒肢冷,有時泛惡,欲吐,大便帶有白色粘液,脈沉細弦,舌苔薄膩。證屬寒溼聚於厥陰肝氣失於疏泄,木橫侮土,升降不和。法以溫通厥陰和胃化濁。擬方:天台烏藥散末三錢,每服一錢,生薑三大片煎湯送下。藥後痛止厥回,諸症消失,休息數日而愈。

6.蟲積腹痛:李某某,男,35歲,木業工人,主訴:有腹痛史;每年發作數次。近日因偶食生冷,致久病復作。心下少腹脹痛,拒按,痛劇則汗出淋漓,肢厥欲嘔,痛止則神清自若,大便二日未行,脈沉緊,舌淡白,左下脣發現粟狀顆粒。良由寒溼阻遏,氣不化運,以致蛔蟲竄擾。法當利氣化溼,溫髒安蛔。藥用:廣木香八分,臺烏藥三錢,細青皮八分,高良薑一錢,川楝子五錢(巴豆二十個同炒),尖檳榔四錢,開口花椒八分,烏梅二錢,小茴香一錢。服藥一劑,大便溏瀉二次,排出蛔蟲十數條,脹痛全消,病競霍然。

6.5 現代適應

[7]

適應證:睾丸炎附睾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屬氣滯寒凝者,均可加減使用。

6.5.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又分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其發病原因有3: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主要原因,該菌有鞭毛,對胃黏膜穿過能力強,分泌空泡毒素A,引起強烈炎症反應;該菌細胞壁作爲抗原誘導免疫反應,從而共同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②飲食和環境因素如高鹽飲食及缺乏水果蔬菜等增加了胃炎的易感性。③自身免疫患者血中存在壁細胞抗體,攻擊壁細胞,導致胃黏膜病變。④其他因素如含膽汁胰液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酗酒、某些食物刺激等或單獨或與幽門螺旋桿菌協同導致胃黏膜病變。慢性胃炎主要病理改變是炎症萎縮和腸化生。臨牀主要表現爲上腹痛腹脹消化症狀

6.5.2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通稱爲消化性潰瘍,其最常見的原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二者均會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屏障破壞,在正常黏膜損害防禦和修復過程中,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是損害發生的直接因素,從而發生潰瘍,其主要病理改變是十二指腸球部、胃角或胃小彎處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潰瘍,邊緣光整,底部潔淨,由肉芽組織構成,上面覆蓋灰白色或灰黃色纖維滲出物;活動潰瘍周圍黏膜常有炎性水腫潰瘍淺者累及黏膜肌層,深者可達漿膜層,血管潰破時引起出血,穿破漿膜層引起穿孔。臨牀上主要表現爲腹鈍痛灼痛脹痛等,尤以空腹時爲著;週期性發作,秋冬季爲多,發作具有節律性,查體可見上腹部局部輕壓痛。

6.5.3 睾丸炎

睾丸炎是由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擴散而致,感染多從輸精管逆行傳播,使附睾腫脹,可形成膿腫,累及睾丸形成附睾睾丸炎睾丸鞘膜可有滲液,精索可增粗,驗證反應可波及腹股溝,臨牀多表現爲發熱陰囊腫脹,陰囊皮發紅、發熱疼痛,並可向會陰部放射,可伴膀胱刺激徵。

6.5.4 附睾炎

附睾炎常由於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擴散所致。感染多從輸精管逆行傳播,血行感染少見;老年人前列腺手術後也可使菌尿經輸精管逆流至附睾。主要病理改變是附睾腫脹,可形成膿腫,併發睾丸鞘膜積液。臨牀上主要表現爲突然畏寒高熱陰囊皮膚發紅、腫脹、疼痛並向下腹及會陰部放射,可伴膀胱刺激徵。急性附睾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即轉爲慢性附睾炎,臨牀表現爲陰囊墜脹不適或疼痛附睾增厚腫大。

6.6 藥理作用

[8]

6.6.1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

君藥烏藥通過興奮迷走神經能溫和而持久地興奮胃腸平滑肌,使蠕動加速,收縮力增強,而且有明顯的排氣功能,其對胃腸呈興奮抑制雙重作用烏藥水提取物能增進胃腸推進運動,同時還能抑制酰膽鹼磷酸組胺、BaCl2所致腸痙攣烏藥水煎劑可增大胃電幅值,興奮和增強胃運動節律,同時能促進胃液分泌,加強消化功能臣藥小茴香所含茴香油能增強胃腸運動,在腹脹時能促進氣體排出,減輕疼痛,可抑制胃液分泌,有抗潰瘍作用,同時具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高良薑水提物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作用對抗水浸應激性潰瘍,降低潰瘍指數,並可預防致壞死物質所引起的胃黏膜

急性損傷,促進胃黏膜細胞的保護作用高良薑水煎劑能強烈地抑制胃腸推進運動,並能對抗酚妥拉明作用,但其水煎劑又能促進胃排空;對於腸管則呈雙相作用,0.25%~0.75%水煎劑呈興奮作用,而1%~1.25%水煎劑及其揮發油飽和水溶液則呈抑制作用青皮所含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排出腸內積氣;其煎劑抑制腸管平滑肌,呈解痙作用木香對胃腸道抑制興奮雙相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木香提取液對兔離體腸平滑肌興奮、肌張力增高、蠕動增強,但去內酯揮發油、二氫木香內酯和總內酯7種內酯成分對犬離體小腸運動均有抑制作用佐藥檳榔所含檳榔鹼有擬膽鹼作用,能興奮膽鹼受體,促進唾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川楝子興奮腸管平滑肌,使其張力及收縮力加強,巴豆雖未入藥,但其本身也有強烈的促進腸蠕動作用。由上可以看出該方劑8味藥中有4味對胃腸蠕動促進作用,另4味藥則呈雙相調節作用,既消除腹脹,增加排氣功能,又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功能,此即該方劑行氣、止痛”之功。

6.6.2 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藥烏藥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乙型溶血鏈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桿菌痢疾桿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時對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合胞病毒,柯薩奇(B1、B3、B4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臣藥小茴香揮發油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部分真菌滅菌作用臣藥高良薑對人型結核桿菌溶血鏈球菌枯草桿菌肺炎雙球菌以及上述大部分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時對多種致病性真菌及革蘭氏陽性菌、酵母菌均顯示很強的抗菌作用木香鏈球菌,金黃色及白色葡萄球菌傷寒痢疾桿菌以及10餘種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檳榔對豬絛蟲有較強的驅蟲作用,對蟯蟲、蛔蟲鉤蟲、鞭蟲、薑片蟲亦有驅殺作用,對牛絛蟲麻痹作用,對血吸蟲有一定預防效果,水浸液對皮膚真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檳榔煎劑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川楝子對豬蛔蟲蚯蚓水蛭有明顯殺滅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

6.6.3 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的影響

君藥烏藥能提高痛閾值而具有鎮痛作用臣藥青皮注射液對局竈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木香75%提取液也具有鎮痛作用小茴香所含小茴香腦具有雌激素作用小茴香揮發油茴香腦中樞麻痹作用,對神經肌肉呈箭毒樣麻痹高良薑醚提取物有鎮痛作用佐藥檳榔所含檳榔鹼可能是混合型的M膽鹼受體激動劑。川楝子所含川楝素阻斷神經肌肉接頭間的傳遞,雖然川楝素與肉毒都是選擇性地作用神經肌肉突觸前的阻遏劑,但是川楝素能在神經肌肉接頭處對抗肉毒的阻遏作用

可見該方劑病原微生物譜相當廣泛,這可能就是其治療睾丸炎附睾炎的主要機理。

6.7 各家論述

1.《醫方集解》:此足厥陰手太陰藥也。烏藥散膀胱冷氣,能消腫止痛;川楝導小腸邪熱,因小便下行;木香青皮行氣而平肝;良姜、茴香散寒而暖腎;檳榔性如鐵石,能下水潰堅;巴豆斬關奪門,破血寒積;皆行氣祛溼散寒之品也。

2.《溫病條辨》:烏藥膀胱冷氣,能消腫止痛;木香透絡定痛;青皮行氣伐肝;良姜溫髒??寒;茴香關元、暖腰腎,又能透絡定痛;檳榔至堅,直達肛門,散結氣,使堅者潰,聚者散,引諸藥逐濁氣,由肛門而出;川楝導小腸溼熱小便下行,炒以斬關奪門之巴豆,用氣味不用形質,使巴豆帥氣藥散無形之寒,隨檳榔下出肛門,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氣,逐有形之溼,從小便而出,俾有形、無形之結邪一齊解散而病根拔矣。

3.《成方便讀》:方中烏藥木香辛溫香烈,善行善散,能上能下,以宣氣中之滯;茴香暖下而祛寒,良姜溫中而止痛;青皮入肝破氣檳榔導積下行。其妙用在巴豆與川楝二味同炒,去巴豆不用,但取其盪滌攻堅剛猛直前之性味,同川楝入肝,導之下行,又不欲其直下之意。一如用兵之法:巴、楝欽點之上將也,青、檳前導之先鋒也,烏藥茴香爲偏稗之將,茴香、良姜爲守營之官。立方之神,真戰無不克也。

4.《方劑學》(五版教材):烏藥行氣疏肝,散寒止痛,爲君藥;配入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薑一派辛溫芳香之品,行氣散結,祛寒除溼,以加強行氣疏肝、散寒止痛之力,共爲臣藥;更以檳榔直達下焦行氣化滯破堅;以苦寒之川楝子與辛熱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減去川楝子之寒,又能增強其行氣散結之功,共爲佐使藥。諸藥合用,使寒凝得散,氣滯得疏,肝絡和調,則疝痛自愈

6.8 摘錄

醫學發明》卷三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2.
  3. ^ [3]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89.
  4. ^ [4]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87.
  5. ^ [5] 魏睦新,王剛.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6. ^ [6]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87-388.
  7. ^ [7]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88.
  8. ^ [8] 李炳照等主編.實用中醫方劑雙解與臨牀[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388-38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