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

生物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cháng gǎn jūn

2 註解

大腸桿菌是生活在人和動物腸道中的埃希氏屬細菌大腸桿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芽孢。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產氣,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棲居菌,嬰兒出生後即隨哺乳進入腸道,與人終身相伴,其代謝活動抑制腸道分解蛋白質微生物生長,減少蛋白質分解產物對人體危害,還能合成維生素B和K,以及有殺菌作用大腸桿菌素。正常棲居條件下不致病。但若進入膽囊膀胱等處可引起炎症。在腸道中大量繁殖,幾佔糞便乾重的1/3。兼性厭氧菌。在環境衛生不良的情況下,常隨糞便散佈在周圍環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檢出此菌,可認爲是被糞便污染的指標,從而可能有腸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腸菌羣數(或大腸菌值)常作爲飲水和食物(或藥物)的衛生學標準。大腸桿菌抗原成分複雜,可分爲菌體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後者有抗機體吞噬和抗補體能力。根據菌體抗原的不同,可將大腸桿菌分爲150多型,其中有16個血清型爲致病性大腸桿菌,常引起流行性嬰兒腹泄和成人肋膜炎。大腸桿菌是研究微生物遺傳的重要材料,如侷限性轉導就是1954年在大腸桿菌K12菌株中發現的。萊德伯格(Lederberg)採用兩株大腸桿菌營養缺陷型進行實驗,奠定了研究細菌接合方法學上的基礎,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該菌外形桿狀,周身具鞭毛,能運動,往往在初生兒或動物出生數小時後即進入腸道。除某些菌株能產生腸毒素,使人得腸胃炎外,一般不致病。大腸桿菌能合成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B維生素K,但當人或動物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或大腸桿菌侵入人機體其他部位時,可引起腹膜炎敗血症膽囊炎膀胱炎腹瀉等。

大腸桿菌生活在人和動物腸道中,不生活在水中,如果在水中發現,說明水被糞便污染衛生學上常以大腸桿菌作爲檢查水源是否被糞便污染的指標。大腸桿菌繁殖迅速,培養容易,變異容易被檢出,因此是生物學上的重要實驗材料。大腸桿菌對於分子遺傳學的建立和發展以及生物工程的興起發揮了重要作用。用大腸桿菌生產人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已經取得了成功。人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是從人腦、腸、胰腺中分泌出來的一種神經激素,具有抑制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對肢端肥大症急性胰腺炎糖尿病患者有治療作用。現在人們通過遺傳工程,把人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的基因,引入大腸桿菌,使大腸桿菌按照人們的意願生產生長激素的生產效率大爲提高。通過遺傳工程,許多哺乳動物的遺傳基因,都可在大腸桿菌上得到表達。這爲人類改造生物開闢了新的途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