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

生理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ào yè

2 英文參考

urine

3 註解

正常人每晝夜排出的尿量約1~2L,因受每天攝入水量和通過其他途徑排出水量多少的影響,故尿量有較大幅度的變化。如果每晝夜尿量長期保持在2.5L以上,稱爲多尿;持續在0.1~0.5L範圍內,稱爲少尿;少於0.1L稱爲無尿,均屬不正常現象。多尿可因失水過多引起脫水等現象。每晝量尿量若少於0.5L則不能將排泄物全部排出而堆積在體內,使內環境遭破壞,影響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無尿的後果就更爲嚴重。

新鮮尿量呈淡黃色,透明。尿中溶質的濃度常用比重表示。正常尿比重尿量呈反變關係,通常爲1.015~1.025。如果出現尿量增多而比重不降低,或尿量減少而比重不增高,均屬異常。尿中溶質濃度同樣影響滲透壓尿滲透壓一般高於血漿,大量飲水使尿量增多時,可暫時低於血漿檢查尿的比重和滲透壓可反映腎濃縮和稀釋尿的功能。正常尿一般爲酸性,pH值介於5.0~7.0。尿的酸鹼度主要受食物成分影響。葷素雜食者,因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硫酸鹽、磷酸鹽等酸性物質經腎排出,故尿呈酸性。素食者,因蔬菜或水果中所含酒石酸、蘋果酸枸櫞酸鈉有機酸可在體內氧化,其酸性產物較少,鹼基排出較多,故尿呈鹼性。

4 尿液的稀釋

尿中水佔95%~97%,其餘是溶解於尿中的固體物質。固體物以蛋白質代謝產生的含氮終產物和電解質爲主。此外,正常尿中還含有微量的糖、蛋白質膽色素酮體等成分,但用常規臨牀檢驗方法不能測出,故一般認爲正常尿不含上述物質。

尿液的稀釋是由於小管液的溶質重吸收而水不易被重吸收造成的。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髓袢升支粗段。前已述及,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動重吸收Na和CI-,而對水通透,故水不被重吸收,造成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爲低滲。在體內水過剩而抗利尿激素釋放被抑制時,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非常低。因此,髓袢升支的小管液流經遠曲小管和集合管時,NaCI繼續重吸收,使小管液滲透濃度進一步下降。可降低至50mOsm/kgH2O,形成低滲尿,造成尿液的稀釋。如果抗利尿激素完全缺乏時,如嚴重尿崩症患者,每天可排出高達20L的低滲尿,相當於腎小球濾過率的10%。

5 尿液的濃縮

尿液的濃縮是由於小管液中的水被重吸收溶質仍留在小管液中造成的。水重吸收的動力來自腎髓質滲透梯度的建立,即髓質滲透濃度從髓質外層向乳頭部深入而不斷升高。用冰點降低法測定鼠腎的滲透濃度觀察到腎皮質部的組織間液(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的滲透濃度與血液滲透濃度之比爲1.0,說明皮質部組織間液與血漿是等滲的。而髓質部組織間液與血漿的滲透濃度之比,隨着由髓質外層向乳頭部深入而逐漸升主,分別爲2.0、3.0、4.0。這表明腎髓質的滲透濃度由外向內逐步升高,具有明確的滲透梯度。在抗利尿激素存在時,遠曲小管和集合管水通透性增加,小管液從外髓集合管向內髓集合管流動時,由於滲透作用,水便不斷進入高滲的組織間液,使小管液不斷被濃縮而變成高滲液,最後尿液的滲透濃度可高達120mOsm/kgH2O,形成濃縮尿。可見髓質的滲透梯度是建立就成爲濃縮尿的必要條件。髓袢是形成髓質滲透梯度的重要結構,只有具有髓袢的腎才能形成濃縮尿,髓袢愈長,濃縮能力就愈強。例如沙鼠的腎髓質內層特別厚,它的腎能產生20倍於血漿滲透濃度的高滲尿。豬的髓袢較短,只能產生1.5倍於血漿滲透濃度的尿液。人的髓袢具有中等長度,最多能產生4-5倍於血漿滲透濃度的高滲尿。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