嗽血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望診 望排出物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òu xuè

2 概述

嗽血症狀[1] 。見《證治要訣·諸血門》。

3 血由咳嗽而出之症·嗽血

嗽血泛指血由咳嗽而出之症[1]。又稱咳血[1]。《症因脈治》卷二:“咳血嗽血。”

嗽血外感內傷之別。

外感嗽血指因外感時邪損傷肺絡的咳嗽吐血。見《症因脈治》卷二。因肺熱內鬱風寒外束者,症見發熱形寒咳嗽脈象浮大。宜清熱解表,用瀉白散荊芥防風葛根之屬;因風熱犯肺者,症見發熱口乾脈象浮數。宜清宣肺熱,用桑杏湯;因燥火傷肺者,症見鼻幹咽燥,舌紅脈數,宜清燥潤肺,用清燥救肺湯。如血出較多,均可配加茅根藕節等藥。本證可見於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繼發感染等疾病。[2]

內傷嗽血內傷肺絡的咳嗽吐血。多因肺胃積熱,痰火上衝,或房勞精竭,腎火刑金,或思慮傷脾脾火消陰,或鬱怒傷肝肝火怫鬱,或用心太過,心火妄動所致。其症身無表邪咳嗽吐血。肺胃積熱胃火上衝者,治宜清金降火,選用瀉白散清胃湯化痰丸等方。房勞精竭,腎火刑金者,先用犀角地黃湯,血止後選用歸芍天地煎三才丹等。脾陽不足,土不生金者,加味歸脾湯脾陰不足,土中之火刑金,加味戊己湯。怒動肝火木火刑金者,柴胡飲子肝血不足者,加味補肝散心火妄動者,導赤各半湯心血不足者,天王補心丹。腎火不足,陽虛不能攝血者,八味腎氣丸等方。本證可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部結核、肺部腫瘤等疾病。參見嗽血條。內傷噎隔  病證名。多因憂愁鬱結,五志之火皆動,日夜煎熬,津液乾涸,或膏粱厚味,辛辣炙煿,恣意不謹,積熱消陰等所致。《症因脈治》卷二:“飲食之間,漸覺難下,或下嚥稍急,即噎胸前,如此旬月,日甚一日,漸至每食必噎,只食稀粥,不食乾糧,此內傷噎隔之症也。”治宜生津養胃爲主,可用二母二冬湯。虛者。生脈散加養血之藥,若凝窒已久,痰涎聚結於胃脘,不可用凝滯之藥,先用清痰清火,開豁化痰,宜《金匱》麥門冬湯竹瀝薑汁蘆根汁,以開通中脘結痰,隨以養陰生津治本。若膏粱積熱本元旺者,可酌用承氣湯[3]

4 咳聲輕而多痰、痰中夾血之症·嗽血

嗽血指咳聲輕而多痰、痰中夾血之症[3]。《景嶽全書·雜證謨》:“咳血嗽血皆從肺竅中出,雖若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咳血者少痰,其出較難;嗽血者多痰,其出較易。”治宜清痰降火,用瓜蔞貝母阿膠海浮石竹瀝之屬[3]。亦有脾虛者,可兼見食少泄瀉,宜用理脾陰正方、六君子湯加桑皮、五味子,有火加逍遙散[3]。本證可見於支氣管擴張、肺化膿症、肺結核等疾病[3]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8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9.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