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蜇傷診療規範

法規文件 螞蟻蜇傷 診療規範 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ǎ yǐ zhé shāng zhěn liáo guī fàn

2 基本信息

螞蟻蜇傷診療規範》爲《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的一部分,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於2021年7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1〕417號)印發。

《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 年版)》包含以下部分:

一、狂犬病診療規範

二、犬咬傷診療規範

三、貓抓咬傷診療規範

四、齧齒動物致傷診療規範

五、蛇咬傷診療規範

六、猴咬傷診療規範

七、馬咬傷診療規範

八、豬咬傷診療規範

九、禽類啄傷診療規範

十、胡蜂蜇傷診療規範

十一、海蜇蜇傷診療規範

十二、螞蟻蜇傷診療規範

十三、蜱咬傷診療規範

十四、蜘蛛咬傷診療規範

十五、石頭魚刺傷診療規範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21〕4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爲進一步規範常見動物致傷診療工作,提高醫療救治質量和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我委組織專家制定了《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聯繫人:醫政醫管局  張少偉、杜青陽

電 話:010-68791821、68792989

傳 真:010-68791823

附件: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21年7月29日

4 全文

螞蟻蜇傷診療規範

螞蟻(Ant)是一種常見的昆蟲,隸屬於昆蟲綱,膜翅目,蟻科。是地球分佈最廣泛、種類和數量最多的社會性昆蟲,螞蟻在全世界達 16000 種以上,我國約有2000 多種,常見的有600 多種。生活中常見的有工蟻、小黃家蟻、劍顎臭家蟻、伊氏臭蟻、大頭蟻、黑蟻及火蟻等。螞蟻常在路邊、草叢、牆角及牆縫中築巢。在我國南方省份螞蟻物種較豐富,而北方及西北乾旱地區等省份物種較少。根據螞蟻種類的不同,毒液成分及含量表現出複雜、多樣,但主要含有多肽蛋白質生物鹼、蟻酸及生物胺等有毒物質。據不完全統計,隨着地球變暖及人類活動的增加,全球每年被螞蟻蜇傷後就診的人數達數百萬,輕者引起局部腫痛,重者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個別病情嚴重者可引起死亡等。爲更好地指導螞蟻蜇傷患者的診療工作,提高救治水平及減少死亡,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制定本規範。

4.1 一、流行病學

螞蟻廣泛分佈於全世界,主要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分佈範圍也甚廣,全國各地都有,但主要分佈在海南、廣西、雲南、廣東及福建等地區,在我國螞蟻蜇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4~10 月份,白天及傍晚均可發生,常見於戶外勞作或納涼時,個別也發生在家中。據不完全統計,被螞蟻蜇傷後約15%會產生局部嚴重反應,2%會產生嚴重系統反應,普通螞蟻蜇傷後,症狀輕,預後良好,但是火蟻蜇傷後病情較重,極個別可引起死亡等。

4.2 二、發病機

通常螞蟻以大顎咬住人的皮膚,用其蜇針將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皮膚,致使人體發生中毒和(或)過敏反應螞蟻毒液是複雜的生物毒性化學混合物,其主要活性包括溶細胞性溶血性、過敏性、麻痹性及促炎性等,毒液中多肽蛋白質類毒素主要起細胞毒性神經毒性過敏反應線性肽具有細胞溶解溶血作用神經毒性肽主要作用離子通道,阻斷突觸傳遞而引起弛緩性麻痹,導致周圍性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性腦病、肺部感染循環衰竭等,多肽是主要的過敏原,引發IgE介導的速髮型過敏反應磷脂酶作爲主要蛋白質毒素之一能引起神經毒性血小板活化、過敏反應溶血組織損傷毒性生物鹼會促使肥大細胞釋放組胺血管活性胺類物質,引起溶血細胞組織壞死,火蟻毒液含有大量的疏水性哌啶生物鹼,短時間內對人體產生強烈的作用,引起燒灼感、水腫膿皰溶血壞死等;蟻酸具有強烈的細胞毒作用,使細胞內外滲透壓失衡,導致細胞溶解破裂;過多的生物胺使全身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容積增大、血管透性增加,使有效循環血量銳減,引起頭暈噁心心悸血壓下降等。目前國內外螞蟻病機制研究的不充分,尚未完全闡明其具體機制,總之,螞蟻蜇傷後的中毒效應是多種毒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種類螞蟻引起的中毒機制也不同。

4.3 三、臨牀表現

4.3.1 (一)局部症狀

4.3.1.1 1.風團和紅暈:

大多數被螞蟻蜇傷的患者在傷處皮膚迅速出現瘙癢、疼痛、紅腫及風團樣皮疹,一處或多處蜇傷處可見針尖樣皮損。

4.3.1.2 2.水皰膿皰

最初 24 小時內,蜇傷處或其周邊可形成水皰膿皰(見圖 1),在 24 小時左右達到最大,可持續1周或更長時間,若未規範處理可繼發創面感染。3.大面積局部反應:部分患者螞蟻蜇傷部位周圍皮膚可出現大面積紅斑,腫脹明顯,伴發大片水皰膿皰

圖.png

圖 1 水皰膿皰

4.3.2 (二)全身症狀

大多數可在蜇傷後數分鐘發生,輕者可表現爲全身瘙癢,風團樣皮疹(見圖 2)或皮下散在性和瀰漫性紅斑。重者出現頭暈乏力煩躁不安、一過性昏迷抽搐等腦缺氧和腦水腫表現。少數嚴重病例可合併致死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圖.png

圖 2 風團樣皮疹

4.3.3 (三)過敏性休克

多猝然發生,表現爲螞蟻蜇傷後迅速起病,常在短時間內發生嚴重反應,部分患者遲發性出現。過敏性休克的主要特點如下:

1.有休克表現,即收縮壓<90 mmHg,平均動脈壓<65mmHg,或自基線下降≥30%,患者有出現意識障礙,輕則意識模糊,重則昏迷

2.休克出現之前或同時,常伴隨過敏相關症狀皮膚黏膜表現:如皮膚潮紅、瘙癢,繼以廣泛的蕁麻疹和(或)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呼吸道阻塞症狀:有胸悶憋氣、發紺、喉頭堵塞感、氣急等表現,以致因窒息而死亡。循環衰竭表現: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蒼白、脈速而弱,然後發展爲肢冷、發紺、血壓迅速下降,乃至測不到血壓脈搏消失,最終導致心臟停搏。

4.3.4 (四)併發症。

1.軟組織感染:蜇傷後未及時清洗消毒傷口或無菌水皰破潰後未及時規範處理,傷口可繼發周圍軟組織感染,表現爲傷口周圍軟組織紅腫或形成膿腫,皮溫高可合併畏寒發熱疼痛等全身症狀

2.急性淺表淋巴管炎:可表現爲螞蟻蜇傷處臨近淋巴結腫脹、觸痛,傷口同側肢體索條狀紅線、硬且觸痛,可伴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3.喉頭水腫:出現咽痛聲嘶喘鳴呼吸困難等,甚至發生窒息

4.心律失常:可出現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及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等各種心律失常

4.4 四、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目前無特異性輔助檢查

4.4.1 (一)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可升高。

4.4.2 (二)腎功能

尿素氮(BUN)、肌酐(Cr)等可升高。

4.4.3 (三)肝功能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等可輕度升高。

4.4.4 (四)心肌酶譜:

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羥丁酸脫氫酶(HBDH)等可升高。

4.4.5 (五)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等可有輕微異常。

4.4.6 (六)電解質

低鉀、低鈉等。

4.4.7 (七)心電圖

可出現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及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等各種心律失常

4.4.8 (八)彩超:

局部感染處形成膿腫,在彩超下可見混雜低迴聲團塊。

4.5 五、診斷

主要依據螞蟻蜇傷史和臨牀表現進行診斷。

4.5.1 (一)有明確的螞蟻蜇傷史:

易診斷,但個別因天黑等其他原因不能明確螞蟻蜇傷史也不能排除。

4.5.2 (二)典型的局部症狀和全身表現:

被蜇傷部位(一處或多處)有瘙癢、疼痛、紅腫、皮疹及水皰等局部症狀,蜇傷處可見針尖樣皮損,部分患者表現爲全身過敏反應,少數患者發生嚴重的過敏性休克

4.6 六、鑑別診斷

4.6.1 (一)毒蛇咬傷血液毒素類):

咬傷處有牙痕1~4個點,典型病例有兩點大而深的牙痕,被咬部位疼痛,或局部麻木,傷肢腫脹,第 2~3 天時最爲嚴重,其周圍可出現血皰水皰及瘀斑等,嚴重者出現皮下及內臟出血。該病腫脹及疼痛明顯,常伴有血小板明顯下降及凝血功能明顯異常。治療原則是迅速破壞和清除局部毒液,減緩毒液吸收,早期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

4.6.2 (二)蜈蚣蜇傷

傷口爲一對小出血點,局部疼痛、紅腫,伴有眩暈噁心嘔吐發熱心悸譫妄昏迷等,一般無水皰,常無瘙癢,以傷口疼痛爲主要特徵,可與螞蟻蜇傷鑑別。治療原則是迅速清除局部毒素,止痛消腫,抗過敏治療及預防破傷風

4.6.3 (三)隱翅蟲皮炎

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皮損常發生暴露部位,表現爲在接觸部位出現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伴有燒灼疼痛感,其上逐漸出現密集的丘疹水皰膿皰,可繼發表皮壞死糜爛及結痂等,1~2 周脫痂癒合,留下暫時性色素沉着,根據隱翅蟲接觸史及皮損情況可與螞蟻蜇傷鑑別。治療以局部創面弱鹼性液清洗,鎮痛,止癢,抗感染及抗過敏治療爲主。

4.7 七、治療

目前國內還沒有特異性的抗毒血清

4.7.1 (一)治療原則。

立即脫離螞蟻蜇傷環境;迅速評估病情,儘早識別過敏性休克、發現威脅患者生命的各種危象;積極抗過敏、抗休克對症治療注意觀察並進行及時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4.7.2 (二)抗過敏、抗休克治療。

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過敏,如過敏性休克時,應立即展開搶救。腎上腺素是治療嚴重過敏的首選藥物,按0.01mg/kg體重給藥,成人單次劑量 0.3~0.5 mg,14 歲以下兒童單次最大劑量 0.3 mg。與手臂的皮下注射或肌內注射相比,前外側大腿肌內注射起效更快。如症狀控制不佳,可能需要多次重複給藥;搶救過敏性休克時,應常規仰臥位、下肢抬高、松衣釦、保持呼吸道暢通、吸氧及液體復甦等;H1 受體拮抗劑、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激素可作爲嚴重過敏救治的二線藥物使用,如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者,可吸入短效β2 受體激動劑;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血管活性藥物可酌情使用;嚴密監測生命體徵;發生呼吸心跳驟停時立即行心肺復甦等。輕者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抗組胺藥物或肌注苯海拉明等 。

4.7.3 (三)局部治療

1.局部以弱鹼性液沖洗,可使用1%軟皁溶液、肥皂水、2.5%~2.8%氨水或 5%碳酸氫鈉溶液(或碳酸氫鈉注射液沖洗

2.蜇傷局部可冷敷,減輕疼痛和腫脹。

3.局部使用含糖皮質激素的藥膏,如醋酸氟輕鬆乳膏複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也可用爐甘石洗劑百部酊等。

4.被蜇傷後應儘量避免將水皰弄破,防止傷口繼發感染,傷口予以消毒包紮。

5.大面積局部反應給予抗過敏處理,也可加用清熱燥溼、瀉火解毒類中藥內服外用。

4.7.4 (四)併發症治療。

1.軟組織感染和急性淺表淋巴管炎:出現軟組織感染或淺表淋巴管炎應規範抗感染處理,軟組織感染出現膿腫可切開引流。

2.喉頭水腫:面罩吸氧,應用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儘早氣管插管,必要時行環甲膜穿刺咽喉部噴霧0.1%腎上腺素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足量糖皮質激素靜脈注射,使水腫儘快消除。嚴重喉阻塞者,發現後立即氣管切開

3.心律失常:針對不同類型的心律失常注意尋找誘發心律失常的原因,選用針對性抗心律失常藥物及其他治療,積極改善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首選腺苷維拉帕米心房撲動可用β受體阻滯劑;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靜脈注射鎂鹽等;伴有中、重度缺鉀者,爲了改善心律失常,應積極給予補鉀治療等。

4.7.5 (五)預防破傷風

螞蟻蜇傷傷口屬於污染傷口,有感染破傷風風險,應根據《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2019 年版)》中附件1《外傷破傷風疫苗被動免疫製劑使用指南》進行正確的破傷風預防。

4.7.6 (六)心理干預。

螞蟻蜇傷患者出現焦慮恐懼心理,及時干預,可通過介紹螞蟻蜇傷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螞蟻蜇傷的正確認識,使患者心理上消除對螞蟻蜇傷的顧慮,緩解焦慮情緒,早日康復

4.8 八、預防

(一)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理垃圾以及雜草等,大力開展殺滅有害螞蟻行動

(二)在多螞蟻地區勞動或戶外活動時,要加強個人防護,穿長袖上衣、長褲、襪子及高筒水鞋等,防止被螞蟻蜇傷。

(三)隨身攜帶類固醇類外用藥物,如不慎被叮蜇要及時沖洗傷口後塗抹患處,若出現全身過敏反應需及時就醫。

(四)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廣泛宣傳螞蟻蜇傷防控知識和救治辦法,提高羣衆防範意識科學防控水平,尤其是紅火蟻蜇傷危害較大要引起高度重視。

4.9 九、螞蟻蜇傷診療流程圖

圖.png

5 編寫專家組名單

組長

王傳林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副組長

殷文武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陳慶軍 北京市和平里醫院

劉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範昭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成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峯 北京市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賓文凱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

陳名智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

鄧玖旭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丁慶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杜望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杜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馮祖欣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郭慧 河北省人民醫院

郭貫成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郭樹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

郭志濤 天津市西青醫院

何武兵 福建省立醫院

黃磊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菅向東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蔣榮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康新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康建華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

院蘭頻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李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李洪臣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醫院

李建國 河北省人民醫院

李其斌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李永武 廈門市第五醫院

李宗浩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

樑子敬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林起慶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劉珵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劉鳳娥 長沙市第一醫院

陸軍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醫院

呂新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苗冬濱 哈爾濱市第四醫院

潘羣婕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皮黨育 廣東省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邱澤武 北京市解放軍總院第五醫學中心

曲晨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石 斌 武漢市江漢區新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唐華民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

唐映利 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

王博 北京市昌平區醫院

王敬 陝西省漢中市中心醫院

王威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華峯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醫院

王培戈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魏蜀一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王萬春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王義宣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

王志偉 北京豐臺醫院

吾路汗·馬汗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吳紀峯 石家莊市第五醫院

吳俊華 雲南大學附屬醫院

吳凌峯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肖敏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謝璐濤 浙江大學麗水醫院

謝增如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徐哲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薛喬升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

顏長護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

楊凱春 廈門市第五醫院

楊樹青 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

張豔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

張志升 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張中良 北京市順義區結核病防治中心

趙宇 北京市和平里醫院

鄭以山 南京市第二醫院

朱思奇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朱政綱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莊鴻志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晉江中醫

莊天從 福建省晉江市羅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