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輸穴 腧穴學 特定穴 原穴 鍼灸學 中醫學 足部腧穴 穴位特效按摩 足太陰脾經經穴 經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bái

2 英文參考

Tàibái SP3[中國鍼灸學詞典]

tàibái[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P3[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太白
漢語拼音Taibai
羅馬拼音Taipai
美國英譯名Too White
各國代號中國SP3
日本3
法國莫蘭特氏RP3
富耶氏RP3
德國MP3
英國Sp3
美國Sp3

太白經穴名(Tàibái SP3)[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1]。別名大白太白足太陰脾經輸穴原穴五行屬土[1]。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際上,此處之白際更爲寬闊,故名太白[1]。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胃痙攣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飢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腸炎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祕,痔疾,腳氣體重節痛,水腫腸癰身重,骨節痠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痠痛轉筋神經性嘔吐,腸疝痛,腸出血呃逆痔漏納呆胸脅脹痛痿證痔瘡腰痛,下肢麻痹疼痛等。

4 別名

大白[2]

5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脾出於隱白……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爲輸。

7 穴名

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際上,此處之白際更爲寬闊,故名太白[2]

太,同大,廣大,高大之意。爲脾經原穴,屬土。太白,山名,即終南山。《淮南子·墜形》:“西方金也,其神名太白。”土生金金氣至此已明顯如星矣,可與隱白互參。穴在高大突起的第一蹠骨小頭之後緣,且此處皮色亦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擬而以太白山名之。[2]

8 所屬部位

[3]

9 太白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太白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赤白肉際凹陷處[4][5]

太白位於足內側第一蹠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6]

太白在蹠區,第一蹠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6]

太白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png

太白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png

太白穴的位置

太白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足太陰脾經

太白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肌肉

太白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取穴

太白在蹠區,第一蹠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6]

正坐垂足位或仰臥位,足大趾內側緣,當第1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凹陷處取穴[7]

快速取穴:足大趾與足掌所構成的關節後下方掌背交界線凹陷處即是太白[8]

11 穴位解剖

太白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趾纖維鞘、(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分佈着隱神經與腓淺神經的分支。皮膚由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的內側支分佈。針由皮膚,皮下筋膜進入趾蹠側筋膜及其形成的趾纖維鞘的十字部,再進(踇)展肌(腱)和(踇)短屈肌(腱),該二肌爲足底內側神經支配。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踇展肌→踇短屈肌[8]

皮膚→皮下組織→鼴短展肌[8]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足背內側皮神經、足底內側神經皮支分佈;深層有趾足底總神經和蹠足底動脈分佈[8]

布有隱神經與腓淺神經分支,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8]

12 太白穴的功效與作用

太白健脾和胃清熱化溼作用

太白有扶脾土、和中焦調氣機、助運化等作用[8]

太白穴是足太陰脾經輸穴原穴,配五行屬土,具有健脾和胃理氣化溼作用,主要用於脾胃病的治療,諸如胃痛腹脹便祕嘔吐等症;“輸主體重節痛”,又可治療關節痛、腳氣病[8]

古星象家認爲太白有戡定內亂、匡扶正統之能。太白通經活絡、調脾利胃之功。主治胃痛腹脹便祕痢疾,吐瀉,腸鳴身重等證。凡暴病初起,元氣尚足,可以猛治,用本穴有效。若久病者,元氣已耗,則不宜猛治矣。他如病後之難於復元者,有如亂後佘劫,治取本穴,須兼取安撫之穴乃效。[8]

13 治病

太白穴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胃痙攣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飢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腸炎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祕,痔疾,腳氣體重節痛,水腫腸癰身重,骨節痠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痠痛轉筋神經性嘔吐,腸疝痛,腸出血呃逆痔漏納呆胸脅脹痛痿證痔瘡腰痛,下肢麻痹疼痛等。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祕、痔疾、腳氣體重節痛[8]

太白主治脾胃和本經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嘔吐呃逆腹脹腹痛飢不欲食、食而不化、腸鳴泄瀉便祕水腫腸癰身重、骨節痠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痠痛轉筋[8]

現代又多用太白治療急慢性腸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腸疝痛、腸出血[8]

太白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呃逆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腳氣痔漏[8]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脹腹痛納呆嘔吐腸鳴泄瀉痢疾便祕胸脅脹痛體重節痛,腳氣痔漏痿證[8]

消化系統疾病:胃痙攣胃炎消化不良,腹脹便祕腸炎痔瘡

運動系統疾病:腰痛,下肢麻痹疼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8][8],局部有酸脹感[8]

直刺0.5~0.8寸[8]

直刺0.8~1寸[8]

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

14.2 灸法

可灸[8][8]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8]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16 特效按摩

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反覆揉按太白穴,每次2~3分鐘。可治嘔吐消化不良、腹痛、腸嗚、便血便祕等症[8]

17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熱病,滿悶不得臥太白主之;胸脅脹,腸鳴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膝股腫,痠轉筋

備急千金要方》:主腹脹,食不化,喜嘔,泄有膿血。主熱病頭重,顏痛,煩悶,心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熱病滿悶不得臥身重骨痛不相知。主霍亂逆氣

鍼灸大成》: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胻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醫宗金鑑》:太白豐隆二穴,應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泄,善飢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

18 研究進展

18.1 小兒腹瀉

太白豐隆,每穴艾灸10分鐘,經治療後大便轉爲正常。

18.2 血糖的影響

針刺太白血糖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可因針刺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應,如以燒山火手法則可見血糖上升,以透天涼手法則可見血糖下降。[8]

18.3 治療脾虛腹瀉

據報道,取太白足三裏,針刺得氣留針30~40 min,每隔10 min行鍼一次(補法),兒童留針。另據報道,太白豐隆艾灸10 min治療小兒腹瀉,治療後大便轉爲正常。[8]

18.4 矯正胎位

胎位異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鬆弛,胎動活躍,有較好的轉胎效果[8]

19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4.
  2. ^ [2]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3. ^ [3]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4.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 ^ [5]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0.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4.
  7. ^ [7]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4.
  8. ^ [8]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