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黃

中醫內科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黃疸二十八候 中醫學 常見病鍼灸治療 黃疸 中醫診斷學 三十六黃 中醫常見病 陰黃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huáng

2 英文參考

yin jaundic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yin jaundic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陰黃:1.黃疸病兩大類型之一;2.黃疸二十八候之一;3.三十六黃之一。

4 黃疸病兩大類型之一·陰黃

陰黃(yin jaundice[1][2])爲病證名[3]。爲黃疸病兩大類型之一[3]。是指溼濁留滯,正氣不足,以病程長,皮膚鞏膜黃色晦暗如煙燻爲主要表現的黃疸病[3]

4.1 陰黃的定義

中醫藥學名詞》(2004):陰黃是指以病程長,皮膚鞏膜黃色晦暗如煙燻爲主要表現的黃疸病[3]

中醫藥學名詞》(2010):陰黃是指溼濁留滯,正氣不足,以病程長,皮膚鞏膜黃色晦暗如煙燻爲主要表現的黃疸病[3]

陰黃可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等病[3]

4.2 陰黃病因病機

陰黃陽黃日久轉化,或因脾陽不振寒溼內蘊、膽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膚所致[3]

陰盛寒重,溼從寒化,或素有脾陽不足,或陽黃日久,膽液爲溼所遏,滲溢肌膚而成陰黃

4.3 陰黃症狀

景嶽全書·黃疸》:“凡病黃疸而絕無陽證陽脈者,便是陰黃。”症見身目黃色晦暗,胃呆腹脹神疲乏力脅肋隱痛小便短少,大便不實,舌淡苔膩,脈沉細遲等[3]

陰黃由溼從寒化或陽黃失治而來[4]患者黃色晦暗、常伴身重倦怠、納少畏寒等症,病程多長,多屬內傷所致[4]

陰黃患者身目俱黃,黃色晦暗,或如煙燻,納少脘悶,或見腹脹大便不實,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膩,脈濡緩或沉遲[5]

4.4 證候分析

由於寒溼阻滯脾胃,陽氣不宣,膽汁外泄,因寒溼陰邪,故黃色晦暗,或如煙燻。納少、脘悶、腹脹大便不實、口淡不渴等症,都是溼困中土,脾陽不振,運化功能失常的表現。畏寒神疲,是陽氣已虛,氣血不足。舌質淡苔膩,脈濡緩或沉遲,系陽虛溼濁不化,寒溼留於陰分之象。[5]

4.5 陰黃的治療

4.5.1 寒溼阻遏/寒溼證

陰黃·寒溼證(yin jaundice with cold-damp syndrome[5])是指寒溼內困,脾陽受損,以身目俱黃,黃色晦暗不澤,或如煙燻,痞滿食少,神疲畏寒腹脹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等爲常見症的陰黃證候[5]

4.5.1.1 症狀

病程較長,身目俱黃,黃色晦暗,或如煙燻,納少脘悶或腹脹便溏,納差,大便不實,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體胖大,舌淡苔膩,脈濡緩或沉遲[6][7][7]

4.5.1.2 證候分析

中陽不振寒溼滯留,肝膽失於疏泄: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溼留滯於中焦,肝膽氣機不暢,膽汁外溢,故身目色黃而晦黯。脾失運化,寒溼凝滯於中焦,則腹脹滿悶、食少納呆便溏陽氣衰弱,則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脈亦爲寒凝陽衰之象。[7][7]

4.5.1.3 治法

溫中除寒,化溼健脾[7]

溫中化溼健脾和胃[7]

4.5.1.4 鍼灸治療

[7]

取穴: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中脘章門脾俞三陰交腕骨足三裏穴。

隨證配穴神疲畏寒甚者,加關元命門

刺灸方法:針用補法,並可加灸。

方義:章門脾俞爲俞募相配,健脾化溼中脘足三裏運脾胃而化寒溼三陰交通利三陰經,導溼下行。腕骨爲退黃效穴。

4.5.1.5 寒溼阻遏黃疸的飲食療
4.5.1.5.1 推薦食材

乾薑白朮澤瀉茯苓薏苡仁蒼朮厚朴橘皮[7]

4.5.1.5.2 推薦食療

[7]

1.鯉魚湯(《飲膳正要》):將鯉魚一條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淨,切塊,與蓽茇5g、川椒15g同入鍋內,加蔥、姜、調料及水適量,煮沸後轉文火燉40分鐘,將魚肉煮熟即可。佐餐服食

2.澤薑湯:澤瀉15g,乾薑10g,橘皮10g,茯苓20g。上四味,以水1000mL煎煮,煮取400mL.飲湯,每日2次。

4.5.2 氣滯血瘀/血瘀肝鬱

陰黃·血瘀肝鬱證(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liver depression[7])是指血瘀肝鬱氣滯,以身目發黃而晦暗,面色黧黑,脅下或有痞塊,或疼痛如刺,或隱痛不休,皮膚見紅絲赤縷,或見手掌赤痕,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脈弦澀等爲常見症的陰黃證候[7]

4.5.2.1 症狀

身目發黃而晦暗,面色黧黑,脅下或有痞塊,或疼痛如刺,或隱痛不休,皮膚見紅絲赤縷,或見手掌赤痕,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脈弦澀[7][7]

4.5.2.2 證候分析

氣滯血瘀積塊留着[7]

4.5.2.3 治法

疏肝理氣活血化瘀[7]

4.5.2.4 氣滯血瘀黃疸的飲食療
4.5.2.4.1 推薦食材

枳殼砂仁三七香櫞香附玫瑰花當歸赤芍丹蔘桃仁[7]

4.5.2.4.2 推薦食療

[7]

1.玫瑰花茶:玫瑰花9g(鮮品加倍),紅茶3g。上兩味制粗末,用沸水沖泡10分鐘,每日l劑,不拘時溫飲。

2.砂仁豬肚湯:砂仁10g.田七9g,香櫞9g,豬肚100g。將豬肚用沸水洗淨,颳去內膜,去除氣味,與砂仁田七香櫞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煮,燒沸後文火煮約2小時。調味後飲湯食肉。

3.玫瑰露酒(《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鮮玫瑰花175g,冰糖100g,50%~60%的優質白酒750mL。玫瑰花花蕾將開未開時採摘,將花與冰糖同浸入盛有白酒陶瓷玻璃器皿中,封閉,冷浸法浸泡14天。每次飲服15mL,每日2次。

4.5.3 溼熱留戀/溼熱蘊結證

陰黃·溼熱蘊結證(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7])是指正虛溼熱留戀,以脘痞腹脹脅肋隱痛,飲食減少,口中幹苦,小便黃赤,苔膩,脈濡數等爲常見症的陰黃證候[7]

4.5.3.1 症狀

脘痞腹脹脅肋隱痛,飲食減少,口中幹苦,小便黃赤舌苔膩,脈濡數[7][7]

4.5.3.2 證候分析

溼熱留戀,餘邪未清[7]

4.5.3.3 治法

利溼清熱,以除餘邪[7]

4.5.3.4 溼熱留戀型黃疸的飲食療
4.5.3.4.1 推薦食材

茯苓澤瀉陳皮薏苡仁玉米鬚赤小豆雞骨草[7]

4.5.3.4.2 推薦食療

[7]

1.玉米鬚蚌肉湯(《中國藥膳學》):玉米鬚50g,蚌肉120g。先將蚌肉放入陶鍋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鬚一起煮爛。每次食蚌肉30g,喝湯約150mL,每日2次。

2.雞骨草棗湯(《嶺南草藥志》):雞骨草30g,大棗10枚。雞骨草大棗一同放入陶鍋,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即可。食棗飲湯,每日2次。

3.赤小豆鯉魚湯(《外臺祕要》):鯉魚1條(250g左右),赤小豆100g,生薑1片,鹽、

味精料酒、食用油各適量。將赤小豆洗淨,加水浸泡半小時;生薑洗淨;鯉魚留鱗去內臟,洗淨。起油鍋,煎鯉魚,入清水適量,放入赤小豆生薑料酒各少許。先武火煮沸,改文火燜至赤小豆熟,調入鹽、味精即可。隨量食用或佐餐。每週可服食3次。

4.5.4 肝脾不調

陰黃·肝脾不調證(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disharmony between liver and spleen[7])是指肝鬱脾虛,以脘腹痞悶,肢倦乏力脅肋隱痛不適,納食不香,大便不調,苔薄白,脈細弦等爲常見症的陰黃證候[7]

4.5.4.1 症狀

脘腹痞悶,肢倦乏力脅肋隱痛,納食不香,大便不調,舌苔薄白,脈細弦[7][7]

4.5.4.2 證候分析

肝脾不調,疏運失職[7]

4.5.4.3 治法

調和肝脾理氣助運[7]

4.5.4.4 肝脾不調黃疸的飲食療
4.5.4.4.1 推薦食材

當歸白芍香櫞香附黨蔘白朮橘皮佛手茉莉花玫瑰花[7]

4.5.4.4.2 推薦食療

[7]

1.茉莉玫瑰粥(《中醫經典食療大全》):茉莉花10g,玫瑰花5朵,粳米100g,冰糖適量。將粳米放入盛有適量水的鍋內,煮沸後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爲文火煮成粥,每日2次。

2.柚皮醪糟(《重慶草藥》):柚子皮(去白)、青木香川芎紅糖各10g,醪糟酒釀)100g。將柚子皮、青木香川芎製成細末備用,水煮紅糖醪糟200mL,兌入藥末3~6g,趁熱食用,每日2次。

3.佛手柑粥(《宦遊日札》):佛手柑15g,粳米100g,冰糖適量。將佛手柑洗淨加水500mL,煎煮2分鐘,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冰糖文火熬粥。每日2次,5天爲1個療程。

4.5.5 寒凝陽衰/陽虛寒凝證

陰黃·陽虛寒凝證(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ngelation[7])是指病程較長,陽氣虛衰,寒邪凝結,以身目俱黃,黃色晦暗,納少脘悶,或腹脹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膩,脈濡滑或沉遲等爲常見症的陰黃證候[7]

4.5.5.1 症狀

病程較長,身目俱黃,黃色晦黯,納少脘悶或腹脹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7][7]

4.5.5.2 證候分析

脾胃虛弱中陽不振寒溼留滯於中焦,肝膽氣機不暢,膽汁外溢,故身目色黃而晦黯。脾失運化,寒溼凝滯於中焦,則腹脹滿悶、食少納呆便溏陽氣衰弱,則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脈亦爲寒凝陽衰之象。[7]

4.5.5.3 治法

溫中除寒,化溼健脾[7]

4.5.5.4 寒凝陽衰型黃疸鍼灸治療

[7]

取穴: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中脘章門脾俞三陰交腕骨足三裏穴。

隨證配穴神疲畏寒甚者,加關元命門

刺灸方法:針用補法,並可加灸。

方義:章門脾俞爲俞募相配,健脾化溼中脘足三裏運脾胃而化寒溼三陰交通利三陰經,導溼下行。腕骨爲退黃效穴。

4.5.6 脾虛溼滯/脾虛溼困證

陰黃·脾虛溼困證(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7])是指脾虛溼滯,以面目及肌膚淡黃,甚則晦暗不澤,肢軟乏力心悸氣短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濡細等爲常見症的陰黃證候[7]

4.5.6.1 症狀

面目及肌膚淡黃,甚則晦暗不澤,肢軟乏力心悸氣短便溏舌質淡苔薄,脈濡細[7]

4.5.6.2 證候分析

黃疸日久,脾虛血虧,溼滯殘留[7]

4.5.6.3 治法

健脾養血,利溼退黃[7]

4.5.6.4 脾虛溼滯型黃疸的飲食療
4.5.6.4.1 推薦食材

黃芪生薑白朮當歸白芍甘草大棗茯苓黨蔘[7]

4.5.6.4.2 推薦食療

[7]

1.黃苠猴頭湯(《保健藥膳》):猴頭菌150g,黃芪30g,嫩雞肉250g,油菜心100g,清湯750g,精鹽5g,料酒15g,蔥20g,生薑15g,味精胡椒面各少許。將猴頭菌沖洗後,放入盆內用溫水發脹,約30分鐘,撈出削去底部的木質部分,洗淨切成0.2cm厚的大片,將發猴頭菌的水用紗布過濾待用;黃芪洗淨,切斜片;雞肉剁成約3cm長、1.5cm寬的長方塊;蔥切段,姜切片油菜心清水洗淨待用。鍋燒熱下入豬油,投入姜、蔥、雞塊煸炒後,放入精鹽、料酒、發猴頭菌的水、黃芪和少量的清湯,用武火燒沸後再用小火燒約1小時,然後下人猴頭菌片再煮10分鐘。先撈出雞塊放在碗內,再撈出猴頭菌片蓋在上面。湯中下入油菜心味精胡椒面,略煮片刻即成。

2.豬蹄黃芪通草湯豬蹄1只,黃芪30g,通草10g。把豬蹄用慢火煮6小時,晾涼,然後把上面的油去掉,加入黃芪通草再煮半小時,撈出黃芪通草,喫肉喝湯。

4.6 陰黃的方藥治療

治法健脾和胃,溫化寒溼[7]

方如茵陳五苓散茵陳術附湯茵陳四逆湯[7]

可以茵陳術附湯[備註]茵陳術附湯(《醫學心悟》):茵陳蒿白朮附子乾薑炙甘草肉桂加味。方中茵陳附子並用,以溫化寒溼退黃。白朮乾薑甘草健脾溫中。並可加鬱金川樸茯苓澤瀉行氣利溼之品。[7]

陽黃失治,遷延日久,或過用苦寒藥物,以致脾胃陽氣受傷,也可轉變爲陰黃,其證候病機治法與上述相同。如見脘腹作脹,脅肋隱痛,不思飲食,肢體睏倦,大便時祕時溏,脈見弦細等症,系木鬱脾虛,肝脾兩病,治宜疏肝扶脾法,可用逍遙散[備註]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柴胡白朮白芍藥當歸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7]

如脅下有癥積脹痛,固定不移,膚色暗黃,舌暗紅,脈弦細,乃屬氣血兩虛濁邪瘀阻脈絡,可用硝石礬石散[備註]硝石礬石散(《金匱要略方論》):硝石、礬石以化濁祛瘀軟堅。[7]

如見脅下癥塊,多因黃疸日久,氣滯血瘀溼濁殘留,結於脅下,並見胸脅刺痛拒按,宜服鱉甲煎丸[備註]鱉甲煎丸(《金匱要略方論》):鱉甲烏扇黃芩柴胡鼠婦乾薑大黃芍藥桂枝葶藶子、石葦、厚朴丹皮瞿麥紫葳半夏人蔘、鷹蟲、阿膠蜂房、赤硝、蜣螂桃仁活血化瘀,並可配服逍遙散[備註]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柴胡白朮白芍藥當歸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疏肝扶脾。如脾虛胃弱明顯者,可配服香砂六君子湯[備註]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木香砂仁陳皮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甘草健脾和胃。至於黃疸日久,肝脾腫大,溼濁蘊聚,致成積聚鼓脹者,可參考有關各條。[7]

4.7 陰黃鍼灸治療

4.7.1 方一

治則:溫化寒溼健脾利膽

處方膽俞脾俞陰陵泉三陰交

方義:膽俞通利膽腑,脾俞運脾胃,以利寒溼陰陵泉三陰交健脾利溼,以促運化,導溼下行,共奏健脾利溼,疏膽退黃之功。

隨證配穴神疲畏寒命門氣海大便溏瀉—天樞

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或加溫鍼灸,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爲一療程。

4.7.2 方二

陰陵泉肝俞膽俞至陽足三裏中封等穴爲主[7]陰黃加灸脾俞腎俞氣海中脘神疲畏寒加灸命門大椎便溏天樞神闕[7]

4.7.3 方三

[7]

治法:溫中除寒,化溼健脾

選穴: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中脘章門脾俞三陰交腕骨足三裏穴。

隨證配穴神疲畏寒甚者,加關元命門

刺灸方法: 針用補法,並可加灸。

方義:章門脾俞爲俞募相配,健脾化溼中脘足三裏運脾胃而化寒溼三陰交通利三陰經,導溼下行。腕骨爲退黃效穴。

4.8 關於黃疸

黃疸(jaundice[7][7])爲病名[8]。是指以面目發黃、身黃、小便黃爲主要表現的疾病[8][8]。古代亦稱黃癉[8][8]目睛黃染尤爲黃疸的主要特徵[8]。主要由脾溼胃熱燻蒸肝膽、膽液不循常道而溢於肌膚所致[8]黃疸有屬陰屬陽,在髒在腑之分[8]。《臨證指南醫案·疸》:“黃疸,身黃目黃溺黃之謂也,病以溼得之,有陰有陽,在腑在髒。陽黃之作,溼從火化,瘀熱在裏膽熱液泄……燻蒸遏鬱,侵於肺則身目俱黃,熱流膀胱,溺色爲之變赤,黃如橘子色,陽主明,治在胃。陰黃之作,溼從寒水,脾陽不能化熱,膽液爲溼所阻,漬於脾,浸淫肌肉,溢於皮膚,色如燻黃,陰主晦,治在脾。”

一般把黃疸分成陽證陰證兩大類,稱爲陽黃陰黃[8][8]陰黃是指溼濁留滯,正氣不足,以病程長,皮膚鞏膜黃色晦暗如煙燻爲主要表現的黃疸病[8]。由脾胃虛寒寒溼內阻,或肝鬱血瘀所致,病程長,病勢[8]。歷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黃黃疸二十八候等分類法[8]

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

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

黃疸病應早發現,早治療。《金匱要略·黃疸病》提出:“黃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爲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爲難治。”這說明黃疸病經過妥善治療,一般在短期內,黃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勝邪,病情反而加劇者,則較爲難治。

黃疸在急性期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黃疸可見於西醫的肝細胞損傷壞死,各種原因引起的膽道阻塞、膽汁鬱滯及溶血性黃疸[8]。膽源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等均屬“黃疸”範疇。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黃疸證候者,可參照治療[8]

現常將黃疸分爲陽黃(包括熱重於溼證溼重於熱證溼困脾胃證溼熱兼表證肝膽溼熱證膽腑鬱熱證等證)、陰黃(包括寒溼證血瘀肝鬱證溼熱蘊結證肝脾不調證陽虛寒凝證脾虛溼困證等證)進行辨治,詳見黃疸條。

5 黃疸二十八候之一·陰黃

陰黃黃疸二十八候之一[8]。《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陽氣伏,陰氣盛,熱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黃,頭痛而不發熱,名爲陰黃。”

黃疸二十八候爲古代對黃病的一種分類[9]。見《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即黃病候、急黃候、黃汗候、犯黃候、勞黃候、腦黃候、陰黃候、內黃候、行黃候、癖黃候、噤黃候、五色黃候、風黃候、因黃髮血候、因黃髮痢候、因黃髮痔候、因黃髮癖候、因黃髮病後小便澀兼石淋候、因黃髮吐候、黃疸候、酒疸候、谷疸候、女勞疸候、黑疸候、九疸候、胞疸候、風黃疸候、溼疸候等28種黃病證候[9]。其中因黃髮血候、因黃髮痢候、因黃髮痔候、因黃髮癖候、因黃髮病後小便澀兼石淋候、因黃髮吐候系黃疸併發症[9]

6 三十六黃之一·陰黃

陰黃三十六黃之一[9]。《聖濟總錄》卷六十一:“病人寒熱,並十指疼痛,鼻中煤生,此是陰黃。”治療宜“先烙上脘穴,更灸二十壯,次烙氣海下廉、內乳等穴。不差,灸氣海天窗、百壯。更宜服麻黃梔子湯[9]。若見人中反者,病情較爲嚴重[9]

7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2.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19.
  5. ^ [5]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2-186.
  6. ^ [6]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71-73.
  7. ^ [7]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75-79.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25.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4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