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阻塞氣管切開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 別名

急性喉阻塞氣管切開術;acute laryngeal obstruction

3 分類

耳鼻喉科/喉手術

4 ICD編碼

31.1 01

5 概述

氣管切開術是一種急救手術,最初只用於解除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難。隨着對呼吸道的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瞭解,氣管切開術已成爲某些疾病的重要輔助治療手段。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較長時間昏迷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積存,影響肺換氣功能,氣管切開後,下呼吸道分泌物可以自氣管切開口吸出,並可經氣管內滴入稀化黏稠分泌物的藥物抗生素,以預防或治療肺部併發病。氣管切開後,空氣直接從切口進入,減少了呼吸道的阻力和死腔,在相同的呼吸潮氣量情況下,既可增加有效的氣體交換量,又可減少耗氧量,改善呼吸功能。此外,呼吸肌麻痹或其他原因發生呼吸驟停時,施行氣管切開,行正壓人工呼吸等。因此,臨牀各科醫師都應熟悉氣管切開術適應證,以便及時應用,正確處理,挽救病人生命

氣管切開術除了掌握適應證外,還應掌握好手術時機,纔不致延誤病情。一般可根據以下幾方面綜合考慮:

1.病因氣管切開的目的  ①呼吸道暫時性阻塞,如急性喉炎喉水腫呼吸道異物等,應先用藥物積極治療,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暫不切開。②呼吸道阻塞原因不能很快消除者,如喉狹窄、喉或氣管內外腫瘤等,應及早行氣管切開。③昏迷、呼吸肌麻痹破傷風喉白喉呼吸道燒傷及下呼吸道可能有分泌物積存者,亦應及早氣管切開

2.喉阻塞呼吸困難的程度  這是氣管切開時機的重要依據。呼吸困難一般分爲4度:①Ⅰ度呼吸困難:安靜時無呼吸困難活動時有吸氣性呼吸困難;②Ⅱ度呼吸困難:安靜時有輕度吸氣性呼吸困難活動時加重,但無躁動不安等表現;③Ⅲ度呼吸困難:安靜時有吸氣性呼吸困難,並有煩躁不安、鼻翼扇動出汗、輕度發紺;④Ⅳ度呼吸困難呼吸困難最後階段,瀕臨窒息。病人有嚴重吸氣性呼吸困難口脣發紺、面色蒼白、神志不清,最後窒息、呼吸心跳停止。

Ⅰ度和Ⅱ度呼吸困難一般可不作氣管切開,但也應根據病因和治療效果而定,如喉癌雖爲Ⅱ度呼吸困難也可以切開。Ⅲ度呼吸困難原則上應該切開,但根據病因、病情、病人身體狀況、醫院設備及技術條件亦可以等待觀察。如急性喉炎、喉部燙傷等尚未接受合適或足夠的治療,可在嚴密觀察下積極治療,根據短時間(4~5h)的治療反應情況而定。如治療無好轉或惡化者,應作氣管切開;如病人身體弱,年齡小,醫院設備差,應及早切開。Ⅳ度呼吸困難,不論病因如何皆應及時氣管切開,解除呼吸困難後,再尋找病因

3.病人情況、醫院條件  病人情況主要看體質、年齡、心肺情況及接受治療情況,如病人體質差,心肺功能較弱,不能耐受較長時間的呼吸困難,應早些作氣管切開;小兒頸短,氣管細弱,緊急時,氣管切開術容易發生併發症,應及早切開;醫院條件好,技術熟練可等待必要時切開。

6 適應

急性喉梗阻氣管切開術適用於:

1.喉阻塞  急性喉炎喉水腫、喉或下咽部腫瘤喉白喉喉異物、兩側聲帶外展麻痹、喉氣管瘢痕狹窄,以及鄰近器官疾病壓迫或累及喉及氣管造成呼吸困難者(圖9.6.1-1~9.6.1-3)。

2.各種原因造成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顱腦外傷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等引起昏迷;吉蘭-巴雷(格林-巴利)綜合徵破傷風脊髓白質炎及其他神經肌肉疾患;胸腹外傷或手術後造成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3.某些口腔鼻咽、咽、喉手術  爲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插管麻醉,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可先行氣管切開術。

4.各種原因造成呼吸功能減退  如慢性氣管炎肺心病、肺心腦病、慢性肺氣腫等,氣管切開可增加其換氣量,吸出下呼吸道分泌物,且可將藥物直接送入下呼吸道內,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5.呼吸停止時,氣管切開行正壓人工呼吸

6.下呼吸道異物因病情危急或條件限制時,可經氣管切開取出異物。

7 術前準備

1.詳細瞭解病情及頸部觸診,瞭解喉氣管位置、頸前有無影響氣管切開腫塊,如甲狀腺腫大等。

2.必要時攝頸部正、側位X線片,瞭解氣管位置及病變情況。

3.兒童或嚴重呼吸道阻塞者,可預先插入麻醉插管或氣管鏡。

4.氣管套管選擇:根據套管直徑分成8號,使用時應根據病人年齡選擇相應套管(表9.6.1-1)。

氣管套管結構有底板、內管、外管和管芯四部分(圖9.6.1-4~9.6.1-6)。另一種套管其外管上套有橡皮薄膜氣囊,內管上端呈Y形兩個開口,可分別給氧、吸痰和滴藥之用。這種套管常用於正壓人工呼吸氣管切開。另外有種低壓氣管套管,長期使用,不致對氣管有嚴重的壓迫而引起軟骨受損。

8 麻醉體位

病人仰臥,肩下墊枕,頭向後仰伸,保持正中位。如病人呼吸十分困難,不能平臥,可採用半坐位坐位,但肩下墊枕。頭向後仰伸,使氣管向前突出。小兒不能合作者,應由助手在頭頂端用雙手將頭固定並保持正中位,便於手術(圖9.6.1-7)。

一般採用局部麻醉。用含0.1%腎上腺素的0.5%~1%利多卡因注射於頸前,上起甲狀軟骨,下至胸骨上切跡處皮下、深部組織氣管兩側軟組織內做浸潤麻醉。病情危急者,因病人痛覺已遲鈍,爲爭取時間,可不用麻醉

9 手術步驟

9.1 1.一般氣管切開術

(1)切口:分直切口與橫切口。常規用直切口:於頸前正中上自環狀軟骨下緣,下至胸骨上切跡稍上,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用拉鉤將皮膚向兩側牽引,可見頸正中肌白線;橫切口:自環狀軟骨下緣3cm處,沿頸前做一橫切口約3~4cm。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向上下分離皮膚,可見頸前肌白線(圖9.6.1-8)。

(2)分離舌骨下諸肌:於肌白線處做一小切口,用血管鉗或直剪插入,上下縱行鈍性分離兩側帶狀肌,直至氣管筋膜分離注意只能垂直於氣管前壁作上下分離,不宜向兩側分離,以免損傷兩側重要血管。兩側拉鉤用力應相等,避免將氣管拉偏。隨時用手指觸摸氣管位置,保持氣管於正中位。

(3)暴露氣管分離兩側帶狀肌後,即可見到甲狀腺峽部覆蓋於3~4氣管環前壁。如甲狀腺峽部不大,可將其周圍筋膜略爲分離然後用拉鉤將峽部向上拉,使氣管前壁充分暴露(圖9.6.1-9)。

甲狀腺峽部腫大,影響氣管前壁暴露。可將峽部與氣管前壁分離,用兩把血管鉗平行將峽部夾住,自兩鉗之間切開峽部,向兩側分離,將峽部斷端用絲線貫穿結紮。有時嬰幼兒胸腺肥大亦可突入胸骨上切跡,必須用拉鉤向下壓住,以防損傷氣管前壁顯露後,氣管筋膜不宜分離,以免發生縱隔氣腫氣胸(圖9.6.1-10)。

(4)切開氣管氣管前壁暴露後,在非緊急情況下,成年病人可用1%丁卡因0.5ml注入氣管腔內,以免嗆咳。片刻後,再切開氣管兒童則忌用。切開部位一般多在2~4氣管環之間。左手指固定氣管,右手持鐮狀刀或尖刀,刀刃向上,用刀尖自氣管環之間插入,自下向上挑開3、4氣管環或2、3氣管環(圖9.6.1-11)。

刀尖不宜插入過深,防止損傷氣管後壁造成氣管食管瘻。一般切開2個氣管環即夠,如須插入帶氣囊的氣管套管,可在氣管切口兩側切去少許軟骨,造成圓形瘻口,便於氣管套管插入。對兒童不宜做圓形瘻口,以防氣管狹窄(圖9.6.1-12)。

(5)放入氣管套管:氣管切開後,立即放入氣管擴張器或彎血管鉗,將氣管撐開。把準備好的帶管芯的氣管套管沿擴張器插入氣管內,立即取出管芯。這時有分泌物自管口咳出,證明氣管套管插入氣管內。用吸引器將分泌物吸出。如無分泌物咳出,以棉紗少許在管口處觀察其是否隨呼吸氣流飄動。如無飄動,可能是套管未插入氣管內,應拔出套管重新插入。氣管套管通暢後,放入套管內管。將氣管套管繫帶繞至頸後打結固定,防止氣管套管脫落(圖9.6.1-13)。

(6)切口處理:仔細檢查切口,如有血管出血,應予以結紮止血。如切口過長可於套管上方用絲線縫合一針,但不宜縫合過緊。最後放一塊開口紗布墊於氣管套管周圍覆蓋切口(圖9.6.1-14)。

9.2 2.緊急氣管切開術

當病人呼吸十分困難,瀕臨窒息,不能經口腔插入麻醉插管,以緩解呼吸困難時,須立即行緊急氣管切開術

(1)切口:術者用左手拇指中指固定甲狀軟骨,並向下壓兩側軟組織,使兩側大血管推向外後方,儘量使氣管向前突出。左手示指壓於環狀軟骨前方正中處作爲標識。自環狀軟骨下方垂直向下至胸骨上切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肌層,切開時左手示指伸入切口,摸清氣管位置,如遇有血管甲狀腺峽部,應以左手示指將其推開或向上牽引,並引導右手繼續向下切,直達氣管前壁(圖9.6.1-15)。

(2)切開氣管:在左手示指的引導下,摸清氣管前壁,用刀切開第2~3氣管環。切開氣管環時需用右手中指抵住刀片,只露出刀尖,以免刀尖切入過深,損傷氣管後壁,造成氣管食管瘻(圖9.6.1-16)。

(3)撐開氣管、插入套管:氣管切開後,立即用血管鉗或刀柄插入並撐開氣管切開口,同時迅速插入套管或其他管狀代用品,以維持呼吸通暢(圖9.6.1-17)。

(4)切口處理:插入套管,吸出氣管內分泌物,呼吸多可恢復平穩。然後檢查傷口,結紮血管妥善止血。若切口過大可縫合一針。用開口紗布經套管兩側覆蓋切口

9.3 3.環甲膜切開術

環甲膜切開術是在十分危急又缺乏氣管切開術器械時搶救病人生命時採用的一種術式。

近10年來有些學者提倡選擇性應用環甲膜切開術。指出環甲膜切開術具有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等優點。可用於短頸和脊椎損傷者,幾無手術併發症。Holst(1989)進行了動物實驗,通過對環甲肌功能組織學以及癒合過程的觀察,發現環甲膜切開術不影響環甲肌功能,不會引起組織學改變,也不會形成喉狹窄。但多數人認爲環甲膜切開術只能是應急之用,帶管時間不宜超過48h,以免感染,形成瘢痕組織而造成喉狹窄呼吸困難緩解後,宜改常規氣管切開術

用左手示指摸清甲狀軟骨下緣和環狀軟骨上緣,再用中指拇指固定甲狀軟骨翼板。在左手示指指引下於甲狀軟骨與環狀軟骨之間做一長約3~4cm橫切口,切開皮膚(圖9.6.1-18)。

用示指摸清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後,將環甲膜橫行切開,直至喉腔(圖9.6.1-19)。

用刀柄末端平行插入環甲膜切口內,把環甲膜撐開(圖9.6.1-20)。順勢將氣管套管或其他管狀代替物,如橡皮管、塑料管等插入氣管內。氣管套管用紗布帶繫於頸部固定。代用空心物也應設法固定,以免滑脫或落入氣管內。套管插入後,注意檢查氣管套管內有無氣流,防止喉腔黏膜未切開,套管插入環甲膜與喉腔黏膜之間。在最危急情況下,可用刀、粗穿刺針或其他任何銳器,迅速自環甲膜處刺入,並使切口撐開,多可轉危爲安。如遇環甲動脈損傷,有較明顯的出血者,應將切口擴大,以便結紮止血

9.4 4.永久性氣管切開術

有些病人需長期帶氣管套管,將氣管切開口周圍皮膚氣管切口內黏膜縫合,造成一個永久性氣管造口,可以減少切口感染、肉芽生長瘢痕形成;也便於病人自己護理。

按常規施行氣管切開術,當切到氣管軟骨時,將氣管切口剪成圓洞,然後氣管切口周圍皮膚略爲遊離,修成圓形。用絲線將氣管切口周圍皮膚氣管切口內黏膜層縫合,形成一個永久性瘻道,縫線於術後5~6d拆除(圖9.6.1-21,9.6.1-22)。

9.5 5.經皮氣管切開術

1955年Sheldon最先採用經皮氣管切開術,稱PCT法。1985年Cialia在其基礎上發展爲經皮切開,用由小到大系列擴張器擴張後,插入氣管切開套管,稱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即PDT法。1990年Griggs特製了導絲擴張鉗替代了系列擴張器,使經皮氣管切開術具有操作更簡便、快捷、安全和併發症低等優點,被推薦爲ICU病房牀邊施行氣管切開術的方法之一。

經皮氣管切開術器械已由美國Cook公司成套生產(圖9.6.1-23)。Griggs特製的導絲擴張鉗爲外科手術的大彎鉗改制,鉗的彎度加大,鉗的尖端直徑與最小的氣管切開擴張器大小相匹配,鉗的兩葉內側面挖有小槽,使導絲可以被夾在鉗的中央,擴張鉗沿着導絲可推入氣管腔內。這種鉗已由Cook公司成套生產出售(圖9.6.1-24)。

甲狀腺腫大者及頸部過度肥胖禁忌實施本手術。兒童應慎用。

手術方法

(1)切口:自環狀軟骨下緣正中向下做皮膚切口,或橫切口長約1.5~2cm。用血管鉗或導絲擴張鉗分離皮下組織直到氣管前壁。

(2)自環狀軟骨下緣環氣管筋膜,或第1~2氣管環間筋膜注入1%利多卡因加1∶1000腎上腺素溶液

(3)用手指尖固定環狀軟骨下緣,15號帶有Teflon或塑料套的套管針自環氣管筋膜氣管環間筋膜正中穿入氣管腔內,空針內有空氣抽出,拔出針芯,將Teflon套管向氣管腔內推進少許,自Teflon套管內送入J型導絲進入氣管腔內(圖9.6.1-25)。

(4)導絲擴張鉗夾住導絲並沿着導絲推入氣管腔,將擴張鉗撐開以擴大環間筋膜到足以放入氣管切開套管(圖9.6.1-26)。如用擴張器,則由小號到大號逐一穿過導絲進行擴張。

(5)將與氣管套管內徑相匹配的擴張器插入氣管套管內作爲管芯,經導絲把氣管套管推入氣管腔內,拔出導絲及擴張器,將氣管套管結紮固定於頸部(圖9.6.1-27)。

9.6 6.快速氣管切開術

應用快速氣管切開器施行氣管切開術。大部分病例可在1min內完成手術。多用於緊急情況下。快速氣管切開器多用於前線戰傷救護。

快速氣管切開器:根據病人氣管管徑不同,有大小不同的型號,每套共5件:①彎形穿刺針;可插入針芯;②穿刺針芯;③切開刀及刀柄;④外套管;⑤內套管(圖9.6.1-28)。

手術者以左手拇指中指固定頸部氣管。示指置於環狀軟骨之下,頸前正中線上,以指示穿刺針刺入部位。右手持套有針芯的彎形穿刺針,在頸前正中線相當於第2、3、4氣管環之間,針尖正對皮膚刺入,穿過皮下組織肌肉層,向氣管方向穿進(圖9.6.1-29)。穿刺針進入漸深,感覺稍有抵抗,表示已達氣管前壁。再稍用力而有突然進入空腔的感覺,此時應立即使針尖順勢向下向氣管隆嵴方向再推進少許。刺入氣管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刺傷氣管後壁 。左手固定針管,右手拔出針芯,若有空氣吹出,表示穿刺針確已插入氣管內。如無空氣吹出,則示穿刺針尚未進入氣管,需立即重行穿刺穿刺針刺入氣管內後;右手持已裝上外套管的切開刀,並撐開刀片,將珠形的刀尖經穿刺針近端的圓孔套入小槽內,將外套管緊貼穿刺針柄端的馬鞍形刀片的槽內。用力將切開刀及外套管沿穿刺針的小槽與馬鞍形刀片的軌道向氣管推進,當珠形的刀尖越出針遠端時,外套管即已隨切開刀片進入氣管內,此時以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將刀片收攏後從外套管內退出,拔出穿刺針,將套管的繫帶於頸後打結固定,插入內套管(圖9.6.1-30)。

本手術優點是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手術,無需其他設備;可用於對突然發生嚴重呼吸困難的病人及前線戰傷引起呼吸困難傷員進行搶救。但如有條件,宜用常規氣管切開術,特別是小兒,因兒童氣管細軟,管腔狹小,快速氣管切開器難以準確插入氣管內,並容易損傷氣管及周圍組織而引起併發症。

10 中注意要點

1.嬰幼兒呼吸困難嚴重而煩躁不安者或頸前有腫塊壓迫,估計術中難度較大,最好先插入氣管鏡或氣管內插管,使呼吸通暢,病人較爲平靜,便於手術順利進行,也有利於氣管定位。

2.氣管切開時要有專人固定頭部,保持正確體位,特別是煩躁不安病人和小兒。體位不正,氣管顯露不好,難以找到。頭未固定好,氣管偏斜,氣管切口不正,易出現術後併發症。

3.分離氣管周圍組織時不要偏離中線,不要分離太寬太深,防止損傷重要血管神經。常用手指觸摸氣管定位,兩側拉鉤力量要均等,防止一側用力偏大,把氣管拉偏或移位,損傷食管頸椎

4.要認清解剖標誌,特別是小兒氣管細軟,容易把環狀軟骨當作氣管環切開。一般切開第2、3、4氣管環,不得低於第5環。小兒不應做氣管造孔術。

5.切開氣管環時要由下而上用刀尖挑開,刀尖不可刺入太深,以防損傷氣管後壁,造成氣管食管瘻

6.氣管切口大小要與氣管套管相應,切口太長,氣管套管容易活動,造成氣管前壁損傷,引起繼發性出血切口太小,放套管時壓迫軟骨環使之內翻,導致氣管壞死,致瘢痕狹窄,拔管困難。

7.插入氣管套管後要注意套管是否通暢,位置是否合適,套管長短、彎度是否合適,套管彎度不合適可損傷氣管前壁而繼發出血

8.術中突然出現窒息或呼吸停止,應以最快速度,用左手指摸清氣管,右手持刀立即切入氣管,同時積極做人工呼吸。如氣管切開後呼吸已停止,也應積極做人工呼吸,必要時做心臟按摩。若氣管切開後心跳尚好,做人工呼吸後,多可恢復自主呼吸。

9.緊急時爲了爭取時間,儘快切開氣管,多未很好地止血氣管切開後,應仔細止血

11 術後處理

氣管切開術後處理至關重要,術後處理不當,可以造成不良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尤以小兒更爲重要。

1.體位及室內溫度、溼度  術後一般取平臥位,如無顱內壓增高,頭位可稍低,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室內溫度一般要求在22℃左右,溼度爲50%~70%。如空氣乾燥,可用霧化吸入氣管套管口用1~2層無菌溼紗布覆蓋,以增加吸入空氣的溼度。

2.急救設備及護理  術後最好有專人護理,尤其兒童更應專人護理。因氣管切開後病人不能發音,如有病情變化,旁無專人常可發生意外。小兒熟睡時,注意氣管套管外口不要爲衣被等遮壓,造成堵塞而發生窒息。術後牀旁應備有吸痰器、無菌血管鉗、同號氣管套管、氣管拉鉤、氣管擴張器、小導尿管、氧氣筒、光源等急救用品。因術後3~4d內氣管切口尚未形成瘻管,如發生突然脫管,可用上述器械再行插管,避免發生意外。

3.注意呼吸道通暢  手術後應經常注意呼吸情況,如手術後呼吸困難未見消除或改善,再次出現呼吸困難,應及時檢查原因,首先注意有無脫管。用少許棉紗絲置於氣管套管口,視其如無飄動,說明氣管套管不通暢,有可能氣管套管脫出或套管內分泌物結痂堵塞,應立即拔出套管,更換清潔套管。如氣管套管通暢無阻,可能氣管內分泌物過多、過稠,不易咳出,阻塞呼吸道,應自氣管內滴入稀化分泌物藥物,如α糜蛋白酶,用導尿管吸出分泌物。有些喉白喉病人或假膜性氣管炎者,氣管有假膜脫落阻塞,應放入支氣管鏡將假膜取出。此外,還得注意有無氣胸縱隔氣腫等併發症,術後也可發生呼吸困難

氣管切開後,應經常用無菌導尿管放入氣管內吸痰,保持下呼吸道通暢,特別是氣管切開的目的是爲排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一般1~2h氣管內先滴入1~2ml稀化分泌物的藥物抗生素溶液,待1~2min後,用無菌導尿管吸出分泌物。

4.換藥  氣管切開術後,氣管套管下墊一塊開口紗布,保護氣管切開傷口。開口紗布應每天更換。如分泌物多則隨時更換,防止切口感染

5.清潔內管  氣管套管內管應每2~3h清洗1次,以免分泌物乾結於內管壁。每天內管應煮沸消毒1次,清洗內管時間不應過久,以免分泌物附着並乾結於外管內壁。如外管內壁已有乾結分泌物,內管插入時有阻力,應更換外管。如免強用力推入,有可能將外管內幹痂推至套管口,造成管口阻塞引起呼吸困難

6.換管  一般手術後3~5d更換氣管套管。第一次更換套管時應按氣管切開術準備器械及體位,並有良好的照明。右手持帶管芯的清潔套管,左手取出套管,右手迅即將清潔氣管套管插入氣管切開口內,取出管芯,放入內管。長期戴用氣管套管者,每2~4周更換1次。如更換套管時,插入套管困難,常見原因有:①套管太粗;②未放入管芯;③頭位不正;④氣管前有腫塊,如甲狀腺峽部覆蓋氣管切口。查明原因後,針對原因予以處理。

7.疼痛吞嚥困難  手術後由於頸部有傷口,吞嚥時常有痛感,可出現嚥下困難,或嚥下嗆咳,小兒更多見,一般1~2d即可習慣。如2d後仍有嚥下嗆咳,應注意排除氣管食管瘻的可能。

8.拔管  經喉鏡檢查及胸部X線檢查,確診喉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症狀已消除,呼吸功能恢復,全身情況好轉,可以考慮拔管。拔管前必須先堵管,確認呼吸道通暢後纔可拔管。堵管有兩種方法:①一次堵管法;2歲以上幼兒及成人,氣管腔較大,相對氣管套管較細者,可用軟木塞堵塞氣管套管外口。觀察24~48h無呼吸困難後,即可以拔管。②分期堵管法:2歲以內、或不能一次堵管者,可用分期堵管。先用軟木塞堵塞套管口一半,24h後,再堵塞3/4或全堵塞。24~48h後,無呼吸困難,即可以拔管。喉氣管狹窄病人堵管時間要長,約1周或更長些,觀察確無呼吸困難後,纔可以拔管。

有些小兒由於長期帶管,已適應經氣管切開口呼吸,不習慣經正常途徑呼吸,因而造成功能性拔管困難。可以採用逐漸換戴小口徑套管,逐漸使其習慣於經口鼻呼吸後即可拔管。

拔管後,切口可用大塊凡士林紗布填塞,使其自內向外生長皮膚可用蝶形膠布條固定,數日後切口可癒合。如長期戴管者,切口已形成瘻口,須手術修復瘻口。拔管後如呼吸漸轉困難,應重新插入氣管套管。

12 述評

1.切口出血  氣管切開術出血可分爲原發性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出血較多見,多由於術中止血不完善,或術後病人劇烈咳嗽,使已止血出血點再出血。如切斷的甲狀腺峽未做貫穿結紮,以致結紮線脫落,也可發生較多出血原發性出血一般是靜脈性的。局部用凡士林紗條或碘仿紗條填壓,並給予鎮靜、止咳止血藥物,多可以止血。如不能制止,則須打開切口,找到出血血管予以結紮。繼發性出血少見。大血管糜爛所致的繼發出血是極爲嚴重的併發症,常在幾分鐘內導致死亡。大出血的原因是:①切口感染使氣切口周圍組織糜爛壞死血管糜爛以致大出血。②切口過低,右無名動脈暴露或近於顯露,被氣管套管摩擦損傷出血。③切口過長,頸部活動時,套管下端容易磨損氣管血管氣管筋膜分離過多,感染使氣管前壁壞死,以致套管容易脫出,增加損傷血管的機會。④選用套管不合適或兒童頭後仰過甚,套管內端向前抵於氣管前壁,使氣管前糜爛損傷累及大血管。⑤使用帶氣囊氣管套管沒有按時放鬆氣囊,長期壓迫氣管壁黏膜,造成局部缺血性壞死血管糜爛出血

爲預防氣管切開術後致命性大出血:應注意選用合適的氣管套管,切口不宜過低,術後預防切口感染,帶氣囊套管應定時放氣或選用低壓氣囊。若發現咳嗽或吸出分泌物中有鮮血,應警惕發生出血的可能性,須仔細檢查切口及套管情況,以便採取措施。

如遇有大出血,先將帶氣囊的氣管套管或氣管插管插入,吹起氣囊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再用敷料、手指等壓迫出血處,以暫時止血。並積極劈開胸骨,顯露上縱隔,爭取手術止血

2.皮下氣腫  是氣管切開術常見的併發症。輕者僅限於頸部切口附近,重者可延及頜面、枕、頸、胸、背、腹,甚至可波及大腿。皮下氣腫本身無生命危險,但嚴重時常合併有氣胸縱隔氣腫,甚至心包氣腫,可危及生命。故對皮下氣腫病人,應密切觀察其發展,並注意有無其他處氣腫存在。

呼吸困難較重時進行氣管切開易發生下氣腫。常見原因有:①在嚴重呼吸困難下,吸氣時胸腔內負壓作用氣體進入皮下;②氣管切口過長,空氣自氣管切開口排出進入皮下;③周圍組織分離過多,皮膚切口縫合過緊。

若發現皮下氣腫,應注意觀察有無氣胸縱隔氣腫。如爲單純皮下氣腫,可拆去切口縫線,鬆解皮膚,並用抗生素。不必做其他特殊處理。

3.縱隔氣腫氣胸  是氣管切開術的嚴重併發症,較常見於小兒。它可以妨礙呼吸,影響循壞而致死。發生原因:①吸入呼吸困難者,吸氣時負壓加大,氣體在負壓作用下由切口處經頸深筋膜間隙進入縱隔,或過多分離氣管筋膜,將空氣直接吸入縱隔內。②呼吸嚴重困難而劇烈掙扎,或劇烈咳嗽胸腔極度擴張,肺內壓過高,使肺泡破裂,發生肺間質氣腫,沿血管周圍進入肺門,形成縱隔氣腫氣胸。③剝離過低過深,損傷胸膜頂,特別是小兒,因劇烈咳嗽胸膜突出於鎖骨上方,易受到損傷。④肺實質原有病變,髒層胸膜胸廓胸膜粘連,當粘連破裂時,空氣由肺實質經破口逸出,進入胸壁,形成縱隔氣腫

小量氣體進入縱隔多無明顯症狀氣體量大時,因壓迫心包和上下腔靜脈,可影響血液循環縱隔氣腫症狀和體徵有:①心前區或胸骨疼痛,多因體位改變、呼吸、吞嚥及頸部活動等而加重;②呼吸困難;③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④心音微弱遙遠,心前區可聽到爆裂音及氣泡音;⑤常伴有頸部或較大範圍的皮下氣腫,也可合併氣胸;⑥X線檢查可見縱隔增寬,並有氣體影像

氣體量少且無症狀,可不予處理。如氣體量逐漸增加,有明顯症狀時,應除去誘發的因素,完全解除呼吸道阻塞,並請胸科協助做放氣術。方法有:①氣管切口放氣法:用鈍針頭或塑料管,由氣管前壁伸入縱隔,放出氣體;②穿刺排氣法:用17~18號針,連接一段橡皮管及50ml空針,自鎖骨中線第二助間隙穿刺抽氣;③閉鎖排氣法:對張力性氣胸者,用一鈍針頭或蘑菇頭橡皮管插入患側胸膜腔內,外接橡皮管,末端置於盛有1∶10 000高錳酸鉀液瓶內,瓶低於胸部45cm,即有氣體逸出。

這類併發症主要是預防,如呼吸困難嚴重,先插入氣管鏡或麻醉插管,使呼吸通暢後,再做氣管切開術。手術時,切口不要太低。分離頸前軟組織時,應嚴格保持中線操作,不要過多分離氣管周圍組織

4.急性肺水腫  多發生呼吸困難較久的病人。氣管切開後,肺內壓力驟減,肺內毛細血管壁滲透力增加,而發生肺水腫。表現爲呼吸困難,胸部明顯水泡音。可用加壓給氧法治療,嚴重者可在套管上接一帶單向活瓣的Y形管,使呼氣氣體進入水瓶,增加呼吸阻力和肺泡內呼氣壓力。吸氣時則通過另一管,直接吸入新鮮空氣,並無阻力。逐漸減少水瓶內水量,2d內使呼氣阻力完全解除。

5.呼吸驟停  長期呼吸道阻塞的病人,氣管切開後可發生呼吸驟停。原因是呼吸道長期阻塞,二氧化化碳積蓄和缺氧。血液中二氧化化碳濃度增高時,開始是刺激呼吸中樞,但濃度繼續增高後,反而抑制呼吸中樞。此時呼吸的調節,主要靠頸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一旦氣管切開,血氧含含量增加,頸動脈體刺激消除,二氧化化碳對呼吸中樞抑制尚未解除,可發生呼吸驟停,甚至影響心跳。此時應繼續做人工呼吸,使肺泡氣體交換繼續進行,並注射呼吸興奮劑碳酸氫鈉溶液及高滲葡萄糖液緊急搶救。

6.肺部併發症  氣管切開後,可能併發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炎等。這些併發症也可由原發感染發展而來。應加強護理及空氣消毒氣管內滴入適宜的抗生素溶液,經常吸引分泌物,或鉗除痂皮。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祛痰劑及蒸汽吸入等。

7.氣管食管瘻  比較少見,如瘻口不大,採用鼻飼,用碘仿紗條充填,可自行癒合。若瘻口較大,則須手術修補。

8.傷口感染  應加強局部換藥及全身抗生素治療。如感染未能控制,向頸深部蔓延,甚至引起縱隔炎症。若氣管軟骨壞死,可後遺氣管狹窄。此外,也可造成附近大血管潰破,發生致命性出血

9.拔管困難  發生拔管困難的原因有:①引起喉阻塞的原因尚未消除。②損傷環狀軟骨或第一氣管環,或套管位置太高,與聲門裂很接近導致喉狹窄。③氣管切口太小,強力氣管套管插入,使氣管前壁塌陷,軟骨壞死氣管內肉芽形成。這種情況在小兒氣管切開多見。④兒童長期戴管,形成功能性拔管困難。⑤氣管套管太粗,幾乎佔據全部氣管腔。⑥喉氣管內黏膜炎症未消除,黏膜腫脹,分泌物多,影響拔管。

10.喉、氣管狹窄  喉狹窄多由氣管切口太高,損傷環狀軟骨,或合併感染造成軟骨壞死所致。氣管切口小,氣管套管大,插入後壓迫氣管前壁塌陷,生長肉芽並結瘢形成狹窄。這種情況小兒多見;手術時氣管環損傷過多,或氣管切口感染;戴氣囊氣管套管充氣時壓迫氣管壁太久,使黏膜缺血,引起軟骨壞死,後遺瘢痕狹窄。手術時應注意預防。一旦形成喉、氣管瘢痕狹窄,應採取喉、氣管成形術。

11.氣管瘻管  氣管套管戴用過久,上皮沿套管周圍長入,形成氣管瘻管。如呼吸道已通暢,可施行瘻管修補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