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淵·膽腑鬱熱證

鼻淵 中醫鼻科 中醫證名 中醫耳鼻喉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í yuān ·dǎn fǔ yù rè zhèng

2 英文參考

sinusitis with pattern of ?heat stagnation in gallbladder-fu[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鼻淵·膽腑鬱熱證(sinusitis with pattern of ?heat stagnation in gallbladder-fu)是指膽腑鬱熱,以鼻涕量多色黃,鼻塞嗅覺減退,頭痛劇烈,眉棱骨或頜面部有壓痛,鼻黏膜充血腫脹,中鼻道、嗅溝見膿性分泌物,伴煩躁易怒、口苦咽乾、寐少夢多、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或膩,脈弦數等爲常見症的鼻淵證候[1]

4 鼻淵·膽腑鬱熱證症狀

鼻淵·膽腑鬱熱證患者鼻涕黃濁粘稠如膿樣,色黃或黃綠,量多,從鼻腔上方流下,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覺減退,鼻粘膜腫脹,尤以紅赤爲甚,中鼻道、嗅溝見膿性分泌物。頭痛劇烈,眉棱骨或頜面部有壓痛。全身或伴有發熱煩躁易怒、口苦咽乾目眩耳鳴耳聾、寐少夢多、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黃或黃膩,脈弦數。[1][2][3]

5 證候分析

膽腑鬱熱,循經上炎,攻犯腦竅,蘊結於鼻竇,燔灼氣血,熏腐肌膜,故見涕黃粘稠如膿樣,量多而有臭味[3]

火熱較盛,蒸灼鼻內肌膜,瘀阻脈絡,故腫脹,紅赤尤甚,鼻塞嗅覺減退等症狀也較甚[3]

熱毒灼傷竇壁,故叩壓眉間或顴部,則疼痛劇烈[3]

膽經火熱,上攻頭目,清竅不利,故頭痛劇烈,發熱目赤耳鳴耳聾[3]

火熱蒸迫,膽汁外溢,故口苦咽乾[3]

膽熱內鬱,擾亂神明,故失眠夢多,急躁易怒[3]

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皆爲膽經火熱之象[3]

6 鼻淵·膽腑鬱熱證的治療

6.1 方藥治療

6.1.1 治法

清泄膽熱利溼通竅[3]

6.1.2 方藥

可選用龍膽瀉肝湯[備註]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鑑》):龍膽草梔子黃芩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黃甘草加減治療:該方以龍膽草黃芩柴胡山梔子清泄膽熱澤瀉車前子木通利溼,引熱下行,當歸生地黃活血涼血益陰制火,甘草調和藥[3]

鼻塞甚者,加蒼耳子白芷鵝不食草,以芳香通竅[3]

若肝膽火熱塞盛,頭痛劇烈,急躁易怒,便祕尿赤者,可用當歸龍薈丸加減,以清瀉肝膽之火[3]

也可用奇授藿香丸[備註]奇授藿香丸(《醫宗金鑑》):藿香連枝葉研細束,雄豬膽汁和丸如梧桐大。,以木通茵陳煎水送服:奇授藿香丸中以藿香芳香行氣,闢濁化溼豬膽苦寒,入膽經膽熱,配以木通茵陳以清利膽經溼熱[3]

6.2 食療

6.2.1 食療方法

清瀉膽熱利溼通竅[3]

6.2.2 推薦食材

絲瓜魚腥草豬膽苦瓜[3]

6.2.3 食療

絲瓜飲:經霜絲瓜1條,切碎,沸水浸泡代茶飲[3]

絲瓜根蕺菜飲:絲瓜根30g,魚腥草30g,煎水,加白糖調味,代茶飲[3]

豬膽蜜:豬膽1個取汁,與蜂蜜60g共煎或蒸,代茶飲[3]

苦瓜泥:生苦瓜1條搗爛如泥,加白糖60g搗勻,兩小時後將水濾出,去渣,分2~3次服用[3]

6.3 外治法

1)選用滴鼻靈[備註]滴鼻靈經驗方):鵝不食草650 g、辛夷花150g,煎水二次,藥液混合,濃縮成1500 ml,加鹽痠麻黃素粉3.75 g、葡萄糖粉15 g,過濾消毒,瓶裝備用。蔥白滴鼻液或1%麻黃素液等滴鼻[3]

或用冰連散[備註]冰連散(經驗方):黃連3g、辛夷花3g、冰片0.6 g,共研細末。吹入鼻腔,每天3~4次,以疏風清熱通竅,改善鼻腔通氣,使鼻竇分泌物易於排出[3]

2)上頜竇炎,可於穿刺沖洗後,注入魚腥草液[備註]魚腥草液經驗方):將魚腥草幹品切碎,置蒸餾器內加水過藥面,加熱蒸餾,以每3 ml相當原幹藥1g計算,收集第一次蒸餾液,再行蒸餾,以每1 ml相當於原幹藥3g計算,收集第二次蒸餾藏,每1000 ml加入0.8g氯化鈉使溶解,再加入適量吐溫-80,使溶液澄清,用IG重焙玻璃漏斗過濾,濾液灌裝,以流通蒸氣滅菌30 min,備用。,以清熱解毒[3]

6.4 鍼灸治療

6.4.1 針刺

6.4.1.1 方一

選用迎香印堂太陽合谷風池曲池足三裏穴位,每次2~3穴,強刺激[3]

6.4.1.2 方二

迎香鼻通列缺合谷印堂通天內庭風池等穴爲主[4]頭痛上星百會眉棱骨痛攢竹[4]

6.4.1.3 方三

治法清熱瀉火宣肺通竅

處方列缺合谷迎香上迎香印堂穴。取列缺合谷爲遠部表裏配穴,以清瀉肺熱;迎香挾於鼻旁,印堂位於鼻根,上迎香居兩側,三穴共奏疏散局部鬱熱而通鼻竅之功效。

隨證配穴行間頭痛風池太陽

操作: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10次爲一療程。

6.4.2 穴位注射

肺俞穴,進針3~5分,注入魚腥草注射液0.5 ml,隔天1次[4]

7 鼻淵患者日常保健

注意擤鼻方法鼻塞甚者,不可強行擤鼻,以免邪毒逆入耳竅,導致耳竅疾病[4]

急性者適當休息,注意營養[4]

對本病應積極、及時地治療,以免使急性轉爲慢性,遷延日久難愈,或變生它疾[4]

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4]

注意勞動保護,工作環境粉塵多者,應戴口罩[4]

8 鼻淵患者飲食宜忌

飲食不當會使鼻淵患者病情加重或延長病程[4]

鼻淵患者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以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如柑橘類水果、葡萄、黑莓等;多喫全穀類、豆類、堅果,以攝取B族維生素,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4]

鼻淵患者需戒除菸酒,忌食辣椒大蒜、煎炸等辛辣燥熱食物[4][4]

9 關於鼻淵

鼻淵(sinusitis)鼻淵爲病名[5]。出《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俗稱腦漏(見《景嶽全書·鼻證》)、又稱腦崩(見《外科大成》卷三)、腦滲(見《醫學準繩六要》)、腦瀉(《普濟方》卷五十七)、歷腦[5]控腦痧[5]控腦砂(見《醫宗金鑑》卷六十五、《外科大成》卷三)。是指以鼻流濁涕,量多不止爲主要表現的鼻病[5]。因涕下不止如淌水而得名[5]。是鼻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5]

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膽熱移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不止也。”繼《黃帝內經素問》之後,歷代醫家對本病的論述也較多,並根據《黃帝內經素問》對其病機、病位、症狀及“腦滲爲涕”的論述,故又有“腦漏”、“腦滲”、“歷腦”、“控腦痧”等病名[5]

外科正宗》卷四:“腦漏者,又名鼻淵。總由風寒凝入腦戶太陽溼熱交蒸乃成。其患鼻流濁涕,或流黃水,點點滴滴,長溼無干,久則頭眩虛暈不已。”

鼻淵與西醫的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類似[5]。多見於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急性副鼻竇炎、慢性副鼻竇炎,亦可見於重症慢性鼻膜炎。

鼻淵發病率高,影響工作、學習,甚至可引起嚴重併發症,導致不良後果,故應積極防治[5]

詳見鼻淵條。

10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231-233.
  3. ^ [3] 王德鑑主編.中醫耳鼻喉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49-52.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35.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95.

治療鼻淵·膽腑鬱熱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