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血阻積證

積聚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積證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zhì xuè zǔ jī zhèng

2 英文參考

amassment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blockad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定義

氣滯血阻積證(amassment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blockade[1])是指氣滯血阻內積,積證初起,以積塊軟而不堅,固着不移,腫痛並見,苔薄白,脈弦等爲常見症的積證[1]

4 氣滯血阻積證症狀

氣滯血阻積證患者腹部積塊軟而不堅,固着不移,脹痛並見,舌黯,舌苔薄,脈弦[2][3]

5 證候分析

氣滯血瘀,痹阻脈絡,積而成塊:氣滯血阻,脈絡不和,積而成塊,故脹痛並見,固着不移。病屬初起,積猶未久,故軟而不堅。脈弦爲氣滯之象。[3][3]

6 氣滯血阻積證的治療

6.1 治法

氣滯血阻積證治宜理氣活血,通絡消積[3]

氣滯血阻積證治宜理氣活血,消積散[3]

6.2 方藥治療

氣滯血阻積證可以金鈴子散[備註]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金鈴子延胡索失笑散[備註]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五靈脂蒲黃爲主方進行治療。方中以金鈴子疏肝理氣;玄胡活血止痛;並以失笑散活血化瘀氣血流通,通則不痛,積塊可散。[3]

氣滯血阻較甚,兼有寒象者,可用大七氣湯[備註]大七氣湯(《醫學入門》):青皮陳皮桔梗藿香、官桂、甘草三棱莪術香附益智仁、姜棗。方中青皮陳皮桔梗香附藿香行氣散結,桂心、三棱莪術溫通血絡軟堅散結[3]

若見寒熱身痛舌苔白膩,脈浮弦大者,是兼外感風寒表證。宜宣表理氣,通滯去積,可用五積散[備註]五積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白芷橘皮、厚    樸、當歸川芎白芍藥茯苓桔梗蒼朮枳殼半夏麻黃乾薑肉桂甘草、姜。本方彙集解表、散寒、祛溼化痰行氣、利水、活血、通絡、溫中、止痛之藥於一爐,以治積證初起又兼外感氣機不利所導致的一系列阻滯不通的證候,能使其逐步消散。若積久正虛,非本方所能奏效。[3]

6.3 食療

6.3.1 推薦食材

氣滯血阻積證患者建議食用桃仁紅花川芎木香香附丹蔘玫瑰花川牛膝[3]

6.3.2 推薦食療

[3]

1.牛膝玫瑰茶 川牛膝9g,玫瑰花9g(鮮品加倍),紅茶3go上三昧制粗末,用沸水沖泡10分鐘,不拘時溫飲,每日1劑。

2.川芎煮雞蛋 雞蛋2枚,川芎9g,黃酒適量。鍋置火上,加水300mL,放入雞蛋、川芎同煮。雞蛋熟後取出去殼,復置湯藥內,再用文火煮5分鐘,酌加黃酒適量,起鍋。食蛋飲湯。日服1劑,5劑爲一療程。

3.黑豆紅花黑豆30g,紅花6g,紅糖30g。黑豆紅花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爛,除去黑豆紅花留汁,加紅糖攪勻即成。每次服10~20mL,每日2次。

4.桃仁桂魚 桃仁6g,澤瀉10g,桂魚250go桂魚洗淨,與桃仁澤瀉一起,加入蔥、姜等佐料,一同燉熟。食魚喝湯。

7 關於積聚

積聚(abdominal mass[4]、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4])爲病名[5]。是指以腹內結塊,或痛或脹爲主要表現的疾病[5][5]。見《黃帝內經靈樞·五變》。

積聚爲積病與聚病的合稱[5]。腹內結塊,固定不移,並伴脹痛刺痛爲特徵者稱爲積[5]。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作時止爲特徵者稱爲聚[5]。積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機:積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乃爲髒病;聚是無形,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屬氣分,乃爲腑病[5]

積爲髒病,髒有五,聚爲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積六聚之名[5]

積和聚在病情和病機上雖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機相關,故並而討論[5]

積聚癥瘕痃癖等證相類似[5]

醫學入門》等書有以積聚爲男子病癥瘕爲女子病[5]。又有從部位區分者[5]

在現代醫學中,凡多種原因引起的肝脾腫大、腹盆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等,多屬“積”之範疇;胃腸功能紊亂、不完全性腸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塊,則與“聚”關係密切[5]

積聚現常分爲聚證肝氣鬱結證食滯痰阻證)、積證氣滯血阻積證氣結血瘀積證瘀血內結積證正虛瘀結積證)進行辨治,詳見積聚條。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3. ^ [3]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79-82.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