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菜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n cài

2 註解

3 概述

淡菜海蚌的一種,又名貽貝,煮熟去殼曬乾而成,因煮制時沒有加鹽,故稱淡菜淡菜味道極鮮,營養也很豐富,它所含蛋白質、碘、鈣和鐵都比較多,但所含脂肪很少。產於浙江、福建、山東、遼寧等省沿海。以身幹、色鮮,肉肥者爲佳。

4 淡菜的別名

貽貝、殼菜、海虹

5 全國中草藥彙編》:淡菜

5.1 拼音名

Dàn Cài

5.2 別名

厚殼貽貝[殼菜]、貽貝[殼菜紫貽貝]、翡翠貽貝、扁頂蛤、菲律賓偏頂蛤

5.3 來源

軟體動物門瓣鰓綱貽貝科厚殼貽貝Mytilus crassitesta Lischke;貽貝M. edulis L.;翡翠貽貝M. (Chloromya) smaragdinus Chemnitz;扁頂蛤Modiolus modiolus (L.);菲律賓偏頂蛤M. philippinarum Hanley,以肉入藥。

5.4 生境分佈

浙江、福建、廣東。

5.5 性味

甘,溫。

5.6 功能主治

補虛,去胸中煩熱,降丹石毒。

老年頭暈陰虛肝陽上升。淡菜(幹品)10兩,焙乾研細末,陳皮5兩,煉蜜爲丸,如小豆大,每服1~2錢,日服2次。

頭暈腰痛小便餘瀝,婦女白帶,下腹冷痛淡菜黃酒洗過,和韭菜煮食,有補腎助陽之功。

高血壓耳鳴眩暈淡菜5錢,焙乾研細末,松花蛋1個,蘸淡菜末,每晚1次喫完,連喫5~7天。

5.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6 《中華本草》:淡菜

6.1 出處

孟詵

6.2 拼音名

Dàn Cài

6.3 英文名

Mussel

6.4 別名

東海夫人、殼菜、海蜌、紅蛤、珠菜、海紅

6.5 來源

藥材基源:爲貽貝科動物厚殼貽貝、翡翠貽貝及其他貽貝類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ytilus coruscus Gould[Mytilus crassitesta Lischke]2.Mytilus edulis Linnaeus3.Perna uiridis(Linnaeus)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捕得後,剝取其肉,曬乾

6.6 形態

1.厚殼貽貝,貝殼呈楔形,殼的長度約爲高的2倍,爲寬的3倍,一般殼長116-160mm。殼質厚,殼頂尖細,位於殼的最前端,稍向腹面彎貢,腹緣略直,足絲孔狹縫狀,位於近殼頂處。背緣與腹緣構成近45°角向後上方延伸,背緣與後緣相接處形成一較大鈍角,後緣圓。殼面由殼頂沿腹緣形成一條綞隆起,將殼面分爲上、下兩部分,兩殼閉合時在腹面形成一菱形平面 。生長線極明顯,但不規則,無放射肋。殼皮厚,棕黑色,殼的邊緣向內捲曲成鑲邊狀的紅褐色狹緣。殼頂常剝蝕,露出白色殼質,幹後殼皮常呈崩裂狀。殼內面呈灰白色或灰藍色,具珍珠樣光澤,外套痕及閉殼肌痕明顯,交閉殼肌痕小,卵圓形成心形,位於殼頂後方;後閉殼肌痕大,橢圓形,位於後端略偏背緣。殼頂內面鉸合齒2枚,小型,呈八字形。足前端呈棒狀;後端微扁呈片狀。足絲粗壯,淡黃褐色。

2.貽貝,貝殼呈楔形或不等三角形,殼長度不及高的2倍,寬度爲高的1/4-1-3,一般殼長60-80mm。殼質薄,前端尖細,後端寬廣。殼頂在殼的最前端,前方有淡褐色的菱形小月面,殼腹緣較足絲伸出處略凹入。背緣與腹緣形成的夾角大於45°後緣寬圓。殼表面自殼頂起沿腹緣向後突起,達殼的中部後漸收縮。生長線細而明顯,自殼頂始,或環形排列生長,放射肋不明顯。殼皮黑褐購,具光澤,並包被殼的邊緣,殼頂及腹緣常呈淡褐色,頂部殼皮易脫醫治,露出淡紫色殼質。殼內面白色或淡紫色,具珍珠樣光澤。外套痕、閉殼肌痕明顯,前閉殼肌痕小,半月形,位於殼頂下方;後閉殼肌痕大,橢圓形,位於後端略偏背緣。縮足肌痕、中足絲收縮肌痕及後足足絲收縮肌痕癒合成一狹長的帶狀,並與後閉殼肌痕相連。鉸合部長,約等於殼長的1/2,有不發達的鉸合齒2-12枚。韌帶深褐色,約與鉸合部等長。足絲較細軟,淡褐色。

3.翡翠貽貝,貝殼呈楔形,殼質中等厚,一般殼長136mm,高58mm,寬38.5mm。殼頂尖,呈喙狀,腹緣直或稍彎,背緣與腹緣約成30°角。殼表面翠綠色,前半部常呈綠褐色,光滑而有光澤,殼面前端具有降起肋。生長線較細密,繞殼頂環生。殼內面瓷白色,珍珠光澤不強,由殼彼捲入的角質層狹緣爲碧綠色。無前閉殼肌痕;後閉殼肌痕大,略呈圓形,位於殼後端背側。鉸合齒左殼2枚,右1枚。外套緣較薄,具有觸手狀突起。足細呈棒狀,足絲細軟,淡黃色。

6.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以足絲固着於低潮線以下的淺海岩石間,北方多在20m的深處,浙江一帶多在8-10m處生長密度最大,幼貝分佈較淺。喜海浪大、鹽分高的海區。雌雄異體,在大連沿海產卵期約在8月。

2.棲息於內灣淺海及近岸的岩石礁底,通常在低潮線附近至水深2m左右分佈較密,以足絲附着於岩石上及海港中各種建築設施長。雌雄異體生殖成熟時,雄性爲乳黃色;雌性橘紅色,春、秋季兩次產卵。繁殖很快,爲養殖的優良品種

3.棲息於潮線至水深5-6m處,最深可達10mm以上,附着於水流暢處的岩石上。雌雄異體產卵早期約於6月中旬,晚其於10-12月間。

資源分佈:1.我國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

2.我國自然分佈於黃海、渤海,近年已南移至福建等地試養。

3.我國分佈於南海和東海南部。

6.8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呈橢圓狀楔形。前端圓,後端扁,後端兩側有大而圓的閉殼肌外質膜極發達,足小,呈棒狀,兩外套膜間有明顯的生殖腺。外套後端有一點癒合,形成明顯的入水孔和出水孔,入水孔皆呈紫褐色,其入水孔周邊的分枝狀小觸手顏色更深。出水孔紫褐色,全體深棕色。背部透過外套膜可見深褐色的髒團。生殖腺顏色較深。氣微腥,葉鹹,嚼之有海米樣鮮腥氣。

6.9 化學成份

厚殼貽貝肌肉扇貝醇酮(pectenolone),硅藻黃質(diatoxanthin),梳黃質(pectenoxanthin),貽貝黃質(mytiloxanthin),一種新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即3,4,3-三羥基-7,8-二去氫-β-胡蘿蔔素(3,4,3-trihydroxy-7,8-didehydro-β-carotene),脂肪酸氨基酸氨基酸蛋白質

貽貝全體含膽甾醇(cholesterol),5,7-膽甾-二烯-3β-醇(5,7-cholesta-dien-3β-ol),24-甲基膽甾-5,7,22-三烯-3β-醇( 24-methylcholesta-5,7,22-trien-3β-ol),石房蛤毒素(saxi-toxin),貽貝多生物活性物質(multibioactive substances,MSM),硒,富胱氨酸多酚蛋白質(cyxtine-rich polyphenolic protein),脂類(lipid) 。

又含有機錫化合物:三丁基錫(trbutyltin,TBT),二丁基錫(dibutyltin,DBT),單丁基錫(monobutyltin,MBT),三苯錫(triphenyltin,TBT),二苯錫(diphenyltin,DPT),單苯錫(monophenyltin,MPT).血淋巴(hemolymph)含乙酰膽鹼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肌肉組織內消旋-阿拉諾品(meso-alanopine),D-斯插賓(D-strombine),寡肽(oligopeptide)。

足神經節(pedal ganglion)含六肽(hexapeptide)。翡翠貽貝含泛醌(ubiquinone)。

偏頂蛤含甾醇:主要有膽甾醇,24-甲基-膽甾-5,22-二烯-3β-醇(24-methyl-cholesta-5,22-dien-3β-ol),24-亞甲基膽甾醇(24-methylene cholesterol),25-降膽甾-5,7,22-三烯-3β-醇(25-norcholesta-5,7,22-trien-3β-ol)。並含石 房蛤毒素

6.10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系統作用 貽貝醇提取物以蒸餾水稀釋(貽貝生藥:水爲3:1)後預先給家兔靜脈注射0.5ml/kg,對腎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保持作用

紫貽貝中的貽貝多活素(MSM)以1.35g/(kg·d), 4.05g/(kg·d),6.75g/(kg·d)劑量分別給大鼠灌胃21天,在結紮冠脈致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實驗中,可明顯降底心電圖中S-T段異常提高的和度,明顯縮小心梗死範圍。MSM亦能減輕快速靜注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心電圖中缺血性損傷變化,明顯降低心肌缺血陽性率。MSM這種保持機制可能與降低血中丙二醛濃度,提高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和的酶活性,防止心肌細胞脂質過氧化有關。

大鼠口服MSM1.35g/(kg·d)、2.7g/(kg·d)、5.4g/(kg·d),連續8天,對旋轉環法形成的大鼠實難性血栓有明顯抑制作用。同樣方法給藥後,MSM可抑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使其最大聚集率降低,聚集速度減慢。MSM體外用藥也可降低膠原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和聚集速度。

採用食餌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研究表明,MSM5g/(kg·d)、10g/(kg·d)、20g/(kg·d),連續灌服4 星期或8星期,可使鵪鶉血清繁榮昌盛高的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DL-C)水平明顯下季,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未見繁榮昌盛高,但HDL-C/TC明顯升鬧。同時鵪鶉動脈心肌TG及TC含量明顯降低,對其主動脈內膜粥樣斑塊形成也有抑制作用。此外,還可明顯改善肝臟的病變情況。

貽貝乙醇提取物[1.5g(生藥)/ml],給大鼠靜脈注射1ml/kg,具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而且無快速耐受現象。這種降壓作用與β-腎腺素受體和α-腎上腺素受體無關,而是通過興奮米走神經和 M-膽鹼受體來實現的。貽貝醇提稀釋液以1ml/kg劑量給犬及家兔靜注,也迅速引起血壓急劇下降,以後經緩慢恢復。

2.對腎臟容積和泌尿的影響 貽貝提取物以1ml/kg給犬靜注,在引起血壓下降的同時,腎容積明顯縮小,尿量亦隨之減少;血壓及腎容積恢復正常後,尿量亦恢復,並較未用藥前有所增加。

3.對子宮平滑肌的影響 貽貝水提取液1ml,可使大鼠離體子宮有明顯的收縮作用,對電場刺激輸精管引起的收縮有明顯的增強作用。這種作用興奮α-受體的結果,該濃度提取物對大鼠離體胃條與迴腸平滑肌有鬆弛作用。而當試驗量爲0.4ml時,可使蟾蜍血管灌注流量顯着減少4.延緩衰老作用 同屬厚殼貽貝(M.coruscus)以10g/kg劑量給小鼠灌胃7天,有抑制小鼠MAO-B活性,降低動物血清中MDA含量的趨向。

5.其他作用 貽貝中含有鈣調因子、抗炎因子、腦啡肽、活性肽等多種活性物質,含量最多的是酶類,如谷胱甘肽還原酶、溶菌、葡萄糖 -6-磷酸脫氫酶等。這些酶均具有生理活性,其中溶菌酶分解微球菌大腸肝菌、枯草桿菌細胞壁

6.毒副反應 小鼠對MSM的最大耐量超過252g/(kg·d),MSM對大鼠心、肝、脾、肺、堅等12種臟器均無形態學改變,但高劑量組(人體用量250倍)大鼠血小板減少,停藥15天后未能恢復。總之,MSM在治療量範圍內毒性極微。

6.11 性味

味甘;鹹;性溫

6.12 歸經

肝;腎經

6.13 功能主治

補肝腎;益精血;消癭瘤。主虛勞羸瘦;眩暈盜汗陽痿腰痛吐血崩漏帶下癭瘤

6.1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

6.15 注意

1.《本草拾遺》:“久服令人發脫。”“ 發石,令腸結。”2.《日華子》:“多食令頭悶目暗。”3.《本紅逢原》:“久食令人陽痿不起。”

6.16 附方

頭暈及睡中盜汗淡菜(焙燥,研細粉)三兩 ,陳皮(研細粉)二兩。研和,蜂蜜丸,每服二錢,一日三回。(《現代實用中藥》)

6.17 各家論述

1.《醫學入門》:淡菜,治勞熱骨蒸,須多食乃見功,若數兩作丸、散,未有效。

2.《本草匯言》:淡菜,補虛養腎之藥也。蔡心吾曰,此物本屬介類,原其氣味甘美而淡,性本清涼,故藏器雲,善治腎虛有熱,及熱鬱吐血,痢血便血,及血鬱成癭,留結筋脈諸疾。

3. 孟詵:產後血結,腹內冷痛,治症瘕,潤毛髮,治崩中帶下

4.《本草拾遺》:主虛羸勞損,因產瘦瘠,血氣結積,腹冷、腸鳴、下痢,腰疼帶下疝瘕

5.《日華子本草》:煮熟食之,能補五臟,益陽事,理腰腳氣,消宿食,除腹中冷氣痃癖

6.《嘉佑本草》:治虛勞傷憊,精血少者,及吐血,婦人帶下漏下、丈夫久痢,並煮食之。

7.《綱目》:消癭氣

8.《隨息居飲食譜》:補腎,益血填精,治遺、帶、崩、淋,陽痿陰冷消渴癭瘤

6.18 摘錄

《中華本草

7 淡菜的選購

淡菜選購:乾製品淡菜的品質特徵是,形體扁圓,中間有條縫,外皮生小毛,色澤黑黃。選購時,以體大肉肥,色澤棕紅,富有光澤,大小均勻,質地乾燥口味鮮淡,沒有破碎和雜質的爲上品

8 淡菜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均可食用

1.適宜中老年人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

2.適宜高血壓病動脈硬化耳鳴眩暈之人食用;

3.適宜腎虛之人腰痛陽痿盜汗小便餘瀝,婦女白帶多者食用;適宜患有癭瘤(甲狀腺腫),疝瘕者食用。

9 淡菜的食用建議

1. 淡菜可以汆湯,也可做菜;

2. 淡菜個體越大越好,質嫩,肉肥,味鮮,適宜與冬瓜蘿蔔等一同煨食;

3. 淡菜500克,加調料煮湯服,連續服用,治肝腎陰虛頭暈盜汗等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