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冬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mén dōng

2 英文參考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Asparagus sprengeri Regel.[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4 中醫大辭典》·天門冬

天門冬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2]

4.1 別名

天冬[2]

4.2 來源及產地

百合科植物天門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塊根。主產貴州、四川、廣西。[2]

4.3 性味歸經

甘、微苦,寒。入肺、腎經[2]

4.4 功能主治

養陰潤燥,清肺降火[2]

1.治陰虛發熱乾咳咯血肺痿肺癰消渴便祕[2]

2.治熱病傷陰,津少口渴[2]

3.乳腺小葉增生。煎服:6~12g。[2]

4.治瘡瘍腫毒,蛇咬傷。鮮品搗爛敷。[2]

4.5 化學成分

本品含天冬多糖A、B、C、D,呋喃寡糖苷,各種氨基酸β-谷甾醇、甾體皁苷及多種低聚糖[2]

4.6 藥理作用

煎劑在試管內對各型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抑制作用。水浸液並能殺滅蚊蠅幼蟲天門冬對各型白血病抑制作用,還可抗肉瘤[2]

5 《*辭典》·天門冬

5.1 出處

本經

5.2 拼音名

Tiān Mén Dōnɡ

5.3 別名

大當門根(《石藥爾雅》),天冬(《藥品化義》)。

5.4 來源

百合科植物天門冬塊根。秋、冬採挖,但以冬季採者質量較好。挖出後洗淨泥土,除去鬚根,按大小分開,入沸水中煮或蒸至外皮易剝落時爲度。撈出浸入清水中,趁熱除去外皮,洗淨,微火烘乾或用硫黃燻後再烘乾

5.5 形態

天門冬,又名:顛勒(《本經》),萬歲藤、婆羅樹(《救荒本草》),天棘(《本草綱目》),白羅杉(《植物名實圖考》),多兒母、八百崽、絲冬。

攀援狀多年生草本塊根肉質,簇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釐米,灰黃色。莖細,長可達2米,有縱槽紋。葉狀枝2~3枚束生葉腋,線形,扁平,長1~2.5(~3)釐米,寬1毫米左右,稍彎曲,先端銳尖。葉退化爲鱗片,主莖上的鱗狀葉常變爲下彎的短刺。花1~3朵簇生葉腋,黃白色或白色,下垂;花被6,排成2輪,長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2毫米;雄蕊6,花葯呈丁字形;雌蕊1,子房3室,柱頭3歧。漿果球形,徑約6毫米,熟時紅色。花期5月。

5.6 生境分佈

生於山野,亦栽培於庭園。分佈我國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主產貴州、四川、廣西。此外,浙江、雲南、陝西、甘肅、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等地亦產。以貴州產量最大,品質亦佳。

5.7 性狀

乾燥塊根呈長圓紡錘形,中部肥滿,兩端漸細而鈍,長6~20釐米,中部直徑0.5~2釐米。表面黃白色或淺黃棕色,呈油潤半透明狀,有時有細縱紋或縱溝,偶有未除淨的黃棕色外皮。乾透者質堅硬而脆,未乾透者質柔軟,有粘性,斷面蠟質樣,黃白色,半透明,中間有不透明白心。臭微,味甘微苦。以肥滿、緻密、黃白色、半透明者爲佳。條瘦長、色黃褐、不明亮者質次。

5.8 藥理作用

腫瘤作用

體外試驗(美藍法及瓦氏呼吸器測定),天門冬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脫氫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能抑制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

5.9 炮製

揀去雜質,水洗淨J悶潤至內外溼度均勻,切段乾燥

5.10 性味

甘苦,寒。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大寒無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5.11 歸經

入肺、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少陰經。"

②《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5.12 功能主治

滋陰潤燥,清肺,降火。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祕

①《本經》:"主諸暴風溼偏痹,強骨髓,殺三蟲。"

②《別錄》:"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小便,冷而能補。"

③《藥性論》:"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療肺痿生癰吐膿,治溼疥,止消渴,去熱中風。宜久服。"

④《備急千金要方》:"治虛勞絕傷,老年衰損羸瘦,偏枯不隨,風溼不仁冷痹,心腹積聚惡瘡,癰疽腫癩,亦治陰痿耳聾、目暗。"

⑤《日華子本草》:"鎮心,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治肺氣並嗽,消痰、風痹熱毒、遊風、煩悶吐血。"

王好古:"主心病嗌幹心痛,渴而欲飲,痿蹷嗜臥,足下熱痛。"

⑦《本草蒙筌》:"能除熱淋止血溢妄行,潤糞燥祕結。"

⑧《本草綱目》:"潤燥滋陰清金降火。"

⑨《植物名實圖考》:"拔疔毒。"

5.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熬膏或入丸、散。

5.14 注意

虛寒泄瀉外感風寒致嗽者,皆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垣衣、地黃爲之使。畏曾青。"

②《日華子本草》:"貝母爲使。"

③《本草正》:"虛寒假熱,脾腎溏泄最忌。"

5.15 附方

①治嗽:人蔘天門冬去心)、熟乾地黃等分。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櫻桃大,含化服之。(《儒門事親三才丸

②治吐血咯血天門冬一兩(水泡,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膠僻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兩。上爲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門冬丸

③治婦人喘,手足煩熱骨蒸寢汗口乾引飲,面目浮腫天門冬十兩,麥門冬去心)八兩,生地黃三斤(取汁爲膏)。上二味爲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遙散送下。逍遙散中去甘草人蔘。(《素問病機保命集》天門冬丸

④治肺瘙咳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取汁一斗,酒一斗,飴一升,紫菀四合,入銅器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補缺肘後方》)

⑤治血虛肺燥,皮膚拆裂,及肺痿咳膿血證天門冬,新掘者不拘多少,淨洗,去心、皮,細搗,絞取汁澄清,以布濾去粗滓,用銀鍋或砂鍋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醫學正傳天門冬膏

⑥治扁桃體炎咽喉腫痛天冬麥冬板藍根桔梗山豆根各三錢,甘草二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⑦治老人大腸燥結不通:天門冬八兩,麥門冬當歸麻子仁生地黃各四兩。熬膏,煉蜜收。每早晚白湯調服十茶匙。(《方氏家珍》)

⑧治疝氣:鮮天冬五錢至一兩(去皮)。水煎,點酒爲引內服。(《雲南中草藥》)

催乳天冬二兩。燉肉服。(《雲南中草藥》)

5.16 臨牀應用

①滄療乳房腫瘤

對一般良性乳房腫瘤,尤其是乳房小葉增生,不論腫塊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數可獲治癒。52例乳腺小葉增生和纖維腺瘤患者,治療後30例臨牀痊癒,16例顯效,5例有效,1例無效。對乳腺癌也有一定的近期效果,表現爲用藥後腫塊縮小,質地變軟;但遠期療效尚不顯着,表現爲用藥一段時間後,即呈相持狀態,不再有明顯進展(纖維瘤亦如此),個別病例雖加大劑量,亦未見明顯改善。對開始潰爛出血乳房腫瘤和廣泛轉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用法:每日取鮮天門冬2兩,剝去外皮,隔水蒸熟,3次分服。亦可製成片劑內服、或注射劑肌肉靜脈注射。

②用於擴張宮頸

人工流產前12小時,將天門冬插入子宮頸管,能使宮頸自然擴張與軟化。據84例觀察,效果良好者達94%,未發現1例感染先兆流產病例應用後,可自行發動宮縮,排出宮腔內容物;對人工流產病例則無此現象。用法:選擇大小及彎度適當(長5~7釐米,直徑0.3~0.6釐米)、表面光滑完整的天門冬1條,末端系一紗線,浸泡於95%酒精中,4小時後即可應用。操作時按常規消毒,擴張陰道暴露宮頸外口,以長鑷子夾住天門冬的系線端,另一端對準宮頸口徐徐插入,達子宮頸管內口。陰道內填塞紗布1塊,以防天門冬脫落。約12小時即可行刮宮術

5.17 備註

同屬植物羊齒天門冬(參見"土百部"條)、小莖葉天冬分佈雲南)的塊根,在少數地區亦作天門冬入藥。

5.18 摘錄

《*辭典》

6 參考資料

  1. ^ [1] 崔述生,張浩主編.精編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99: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