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Zhāngmén LR13[中國鍼灸學詞典]
4 經穴別名·長平
穴位 | 章門 | ||
---|---|---|---|
漢語拼音 | Zhangmen | ||
羅馬拼音 | Changmen | ||
美國英譯名 | Broad Door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LR13 | |
日本 | 13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F13 | |
富耶氏 | F13 | ||
德國 | LE13 | ||
英國 | liv13 | ||
美國 | Li13 |
章門爲經穴名(Zhāngmén LR13)[3]。出《脈經》。別名長平(《鍼灸甲乙經》),脅髎(《鍼灸甲乙經》),脾募(《千金翼方》),季脅(《鍼灸大全》)。屬足厥陰肝經[3]。章門是脾的募穴;八會穴之髒會;又是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3][4][5]。章同“障”字,門即門戶,此穴在季脅下,如同屏障內臟之門戶,故名[5]。章門穴爲髒會穴,統治五臟疾病,主治脾胃、肝腎等疾患:如口乾,食噎,嘔吐,飲食不化,脘腹脹滿,胸脅滿痛,背強腰痛,癖塊積聚,腸鳴,泄瀉,久痢不止,大便祕結,羸瘦,疝氣,血尿,白濁,腰痛,中風,胸脅支滿,驚風,咳嗽,喘息,四肢懈惰,黃疸,脾癰,腹痛,腹脹,泄瀉,脅痛,痞塊,小兒疳積,腸疝痛,胸脅痛,煩熱氣短,胸悶肢倦,腰脊痠痛,腰脊痛,現代又用章門穴治療肝脾大,肝炎,腸炎,消化不良,腸寄生蟲,高血壓,膈肌痙攣,胸膜炎,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腹膜炎,膀胱炎,腎炎,肝脾腫大,腸炎等。
4.1 章門穴的別名
長平(《鍼灸甲乙經》),脅髎(《鍼灸甲乙經》),脾募(《千金翼方》),季脅(《鍼灸大全》)。
4.2 出處
4.3 穴名解
章同“障”字,門即門戶,此穴在季脅下,如同屏障內臟之門戶,故名[5]。
章,障也。山丘上平者亦曰章,又是障的意思。猶雲障礙也。門,禁要守護也。《廣雅·釋詁》:“門,守也。”《難經·第四十五難》:“髒會季肋。”注:“季肋,章門穴。”本穴既是八會穴之髒會,又是脾之募穴,五臟皆稟於脾。髒病取此穴治之,其效顯明,取之,猶開四章之門,以通痞塞之氣也,故名章門。穴在腋中線,當第11浮肋遊離端,穴處猶如平頂之山丘,正當古代章服啓閉之處。[6]
4.4 特異性
4.5 所屬部位
4.6 章門穴的定位
章門穴位於側腹部,在第十一肋遊離端的下際,側臥,舉臂取之[7]。
章門穴位於側腹部、腋中線直下,當第十一肋遊離端之際;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鍼灸甲乙經》)[7]。
4.7 章門穴的取法
章門穴位於側腹部,在第十一肋遊離端的下際。側臥,舉臂取之[7]。
側臥舉臂,從腋前線的肋弓軟骨緣下方向前觸摸第11肋骨遊離端,在其下際取穴;或在腋中線上肢合腋屈肘時,當肘尖所止處取穴[8]。
4.8 章門穴穴位解剖
章門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膚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經前支的外側皮支分佈。以上諸肌均由第五至十二對胸神經前支和髂腹下社經、髂腹股溝神經支配。穴位下腹腔內相對應器官爲升結腸、小腸(右)、降結腸(左)。
4.8.1 層次解剖
4.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10、第11肋間神經外側皮支和胸腹壁靜脈分佈;深層有第10、第11肋間神經和肋間動脈分佈[9]。
4.9 章門穴的功效與作用
章門穴爲足厥陰脈與五臟之氣盛會,爲髒氣出入之門戶,是主治髒病之要穴,故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的作用[10]。
本穴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消痞散結、健脾燥溼之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膽疾患和脾胃病變[10]。
4.10 章門穴主治病證
章門穴爲髒會穴,統治五臟疾病,主治脾胃、肝腎等疾患:如口乾,食噎,嘔吐,飲食不化,脘腹脹滿,胸脅滿痛,背強腰痛,癖塊積聚,腸鳴,泄瀉,久痢不止,大便祕結,羸瘦,疝氣,血尿,白濁,腰痛,中風,胸脅支滿,驚風,咳嗽,喘息,四肢懈惰,黃疸,脾癰,腹痛,腹脹,泄瀉,脅痛,痞塊,小兒疳積,腸疝痛,胸脅痛,煩熱氣短,胸悶肢倦,腰脊痠痛,腰脊痛,現代又用章門穴治療肝脾大,肝炎,腸炎,消化不良,腸寄生蟲,高血壓,膈肌痙攣,胸膜炎,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腹膜炎,膀胱炎,腎炎,肝脾腫大,腸炎等。
章門穴主治脾胃、肝腎等疾患:如口乾、食噎、嘔吐、飲食不化、脘腹脹滿、癖塊積聚、腸鳴泄瀉、久痢不止、大便祕結、羸瘦、疝氣、血尿、白濁、腰痛、中風、胸脅支滿、驚風、咳嗽、喘息、四肢懈惰、黃疸、脾癰等[10]。
章門穴主治腹痛,腹脹,痞塊,腸鳴,泄瀉;黃疸,脅痛;腰脊痛[10]。
現代又多用章門穴治療肝脾大、肝炎、腸炎、消化不良、腸寄生蟲、高血壓、膈肌痙攣、胸膜炎、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腹膜炎、腸疝痛、膀胱炎、腎炎等[10]。
章門穴主治胸脅滿痛,腹脹,腸鳴,嘔吐,泄瀉,痞塊,背強腰痛,以及肝脾腫大,消化不良等[10]。
消化系統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炎泄瀉,肝炎黃疸,肝脾腫大,小兒疳積。
其他疾病:高血壓,胸脅痛,腹膜炎,煩熱氣短,胸悶肢倦,腰脊痠痛。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8~1寸,側腹部有酸脹感,並可向腹後壁放散[10]。
注意:章門穴右側爲肝右葉前,左側爲脾下方,不可向內上方深刺[10]。
章門穴右側深部當肝臟的下緣,左側深部爲脾臟的下緣,因此,針刺時針尖不宜向肝臟或脾臟方向深刺,以免造成肝、脾損傷[10]。
該穴所處部位深層爲肝脾所在,故肝脾腫大患者,不可深刺,以防刺傷肝脾。
4.11.2 灸法
4.12 章門穴的配伍
4.13 文獻摘要
《脈經》:關脈緩,其人不欲食,此胃氣不調,脾胃不足,宜服平胃丸、補脾湯,針章門補之。
《鍼灸甲乙經》:奔豚,腹脹腫,章門主之。腹中腸鳴盈盈然,食不化,脅痛不得臥,煩,熱中,不嗜食,胸脅支滿,喘息而衝膈,嘔,心痛,及傷飽,身黃疾,骨羸瘦,章門主之。腰痛不得轉側,章門主之。腰清脊強,四肢懈惰,善怒,咳,少氣,鬱然不得息,厥逆,肩不可舉,馬刀瘻,身𥆧,章門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主心痛而嘔。主四肢懈惰,喜怒。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熱中,不嗜食,若吞,而聞食臭傷飽,身黃痠痛羸瘦。
《類經圖翼》:主治兩脅積氣如卵石,膨脹腸鳴,食不化,胸脅痛。
4.14 章門穴研究進展
4.14.1 治療第11肋間綜合徵
取患側章門。用5 mL注射器接7號針頭,抽取0.75%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咄和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混合。腧穴常規消毒,直刺得氣後抽吸無回血再緩慢注入藥液,出針後立即用無菌幹棉球按壓針孔1~2 min,避免出血及藥液外溢,並用膠布固定無菌幹棉球2d以防感染。每週治療1次,2周後統計療效。共治療50例,治癒42例,顯效5例,好轉2例,無效1例。[10]
4.14.2 治療殘胃排空延遲症
主穴選用膈俞、章門、上脘、足三裏,腹脹甚者加氣海,急性嘔吐者加合谷、內關,虛寒者加艾灸,先瀉邪後補正,留針30 min,每5 min行鍼一次。每日2次,20次爲一療程。耳穴壓丸法:取胃、賁門、食道、交感、皮質下等穴,操作時用小膠布粘住王不留行,儘量選顆粒飽滿的貼在耳穴敏感之處,每穴按壓約3 min,並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4~5次。治療中還可配合禁食、持續胃腸減壓,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高滲水洗胃等方法。共治療7例,每次針刺期間,噁心、嘔吐症狀均在5 min內減輕或消失。其中顯效4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爲100%。[10]
4.14.3 治療胃痛
以中脘和章門(雙側)爲主。寒邪客胃型,加氣海、命門;肝氣犯胃型,加內關、期門;瘀血停滯型,加血海、膈俞;飲食停滯型,加足三裏、然谷。以1.5~2.5寸毫針視患者身體胖瘦酌定針刺深度。瘦者可於主穴進針1寸左右,胖者可進針2寸左右,以得氣爲宜。中脘用提插捻轉強刺激瀉法,章門於針刺得氣後先瀉後補。配穴可依病情行先瀉後補法或行平補平瀉法。每次留針15~20 min,每日針1次,7次爲一療程。共治69例,治癒39例,有效2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爲88.4%。[10]
4.14.4 治療慢性膽囊炎
取章門、期門、日月、陽陵泉、足三裏、合谷、太沖、肝俞、膽俞、膈俞,以上腧穴分2組2次治療。章門、期門、日月取右側,陽陵泉、足三裏、太沖、合谷取雙側,仰臥位治療。皮膚常規消毒後,選用2寸毫針快速刺入皮膚,行平補平瀉法,待產生酸、麻、脹感後,留針30min,5min捻轉一次。出針後再取俯臥位,取雙側肝俞、膽俞、膈俞,針刺方法同前,10次爲一療程。在針刺的同時服用下方:柴胡30g,鬱金15g,木香5g,半夏15g,白芍20g,雞內金50g,黃芩15g,丹蔘25g,陳皮15g。每日1劑水煎,分早飯前、晚飯後2次服用,10劑爲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後評定療效。共治療28例,治癒20例,好轉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爲96.4%。[10]
4.14.5 治療急性機械性腸梗阻
針刺用瀉法或電針治療,用疏密波,每日1~2次,每次持續20分鐘至1小時,經治療114例,療效較好。
4.14.6 治療肝脾腫大
針刺章門,治療肝脾大,有不同程度縮小,常配肝俞、脾俞、期門。
4.14.7 抗組織胺作用
電針家兔雙側章門、足三裏,有減輕組織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減輕的程度與對照組比較爲17.4%~51%,66.6%~75%,表明具有明顯的抗組織胺作用。
5 經外奇穴別名·長平
長平爲經外奇穴名[11]。出《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舉少力,……灸長平五十壯,在俠臍相去五寸,不針。”所述與長谷同位[11]。近代《鍼灸經外奇穴圖譜》作長谷別名[11]。長谷爲經外奇穴名[11]。別名循際、長平、循脊、循元[11]。
5.1 位置
5.2 功能主治
5.3 刺灸法
6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7.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29.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1.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25.
- ^ [6]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3.
-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45-346.
- ^ [9]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1-122.
- ^ [10]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45-346.
- ^ [1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