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外奇穴

腧穴學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医学百科APP 扫码下载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g wài qí xué

2 英文參考

The Extraordinary Point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extra poin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traordinary poin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經外奇穴是指經穴十四經穴)以外,具有固定名稱、位置和主治等內容的腧穴[1]。簡稱奇穴經外穴[2][3]

“奇”者“餘”也。(《管子·禁藏》)這類腧穴一般位置比較分散,難以歸入某一經脈。也就是說是一類腧穴經過整理歸經以後餘剩的經驗效穴。也是腧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種必然分化。

這類腧穴內經》中已有散在記載,如《黃帝內經素問·刺瘧篇》:“刺十指間”,“刺舌下兩脈”等[4]。後《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祕要》有了很大發展。明代方書《奇效良方》首次出現“奇穴”這一名稱,至《鍼灸大成》正式將它稱爲“經外奇穴”。《類經圖翼》則稱爲“奇俞”。這些穴位,一般說都是從阿是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經過長期的實踐檢驗,少數又發展成爲經穴。如風市膏肓俞等。《備急千金要方》始載的膏肓俞,後來《銅人腧穴鍼灸圖經》將它歸入經穴。近年來新發現的某些經外穴,有稱新穴者。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80.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47.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4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