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消化性潰瘍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ér xiāo huà xìng kuì yáng

2 概述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在幼兒時期不常見,青年期發病者較多,近年來由於內窺鏡在臨牀廣泛應用,發病率有增加趨勢。小兒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以新生兒和年長兒多見。胃潰瘍發生於小嬰兒,多爲應激性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發生於年長兒。小兒時期平均發病率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約多3~5倍。男孩較女孩爲多,據一般統計約爲2:1。據報道成人病例的21%~50%開始於兒童期。1.6%開始於4歲以前。

3 診斷

小兒消化性潰瘍的診斷,較成人困難得多,主要因症狀不典型。如空腹時反覆發生上腹部疼痛及壓痛伴嘔吐者可擬診爲潰瘍病胃液分析兒童意義不大,因胃酸無明顯改變,只少數病例增加。X線檢查有時可幫助診斷。兒童時期發現典型的潰瘍龕影者爲數不多,因十二指腸球部位置深而固定,潰瘍多在球后壁,正側位較難看到。此外與潰瘍淺而小,易癒合也有關。大多數表現爲胃滯留增多,胃蠕動增強,幽門痙攣梗阻,十二指腸球部充盈欠佳,粘膜粗糙紊亂,局部壓痛等間接徵象。小嬰兒直立位腹部平片顯示腹腔內出現遊離氣體,提示胃或十二指腸穿孔。國內外對小兒已廣泛應用胃、十二指腸纖維內窺鏡(fiberoptic endoscope)檢查,直接發現潰瘍,比X線鋇餐檢查的診斷率高且可靠,尤其是對胃潰瘍內窺鏡檢出率爲975,X線只有50%,但對疑有穿孔者應禁忌。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兒,應儘可能在24~48小時內行緊急內窺鏡檢查,凡在一週檢查者大多可見出備竈,絕大多數由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所致。

4 治療措施

嬰兒急性潰瘍合併出血者可輸血密切觀察,合併穿孔者需立即外科手術縫合。年長兒適於內科保守治療。輕者採用膳食方法,以軟食或易消化食物爲主,少量多餐,忌酸性刺激性食物。兩餐間給予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每次0.5~1.0g)或麥滋林(每次0.3g)等,疼痛較重者食前及夜間服抗膽鹼藥物,如顛茄普魯本辛阿托品等。重症可加用H2受體阻斷劑,抗酸作用強而副作用少,如甲氫米胍(每次6mg/kg,每日2次,夜間服加倍量1次)或雷電尼替丁、洛塞克等。療程4~6周,療效顯著。維持量每晚服一次,連服6個月~1年。本病發病與彎曲桿菌有關,同時應給予抗感染藥物,如慶大黴素口服片(每日3次,每次4萬u)連服2~3周。或服氟呱酸類藥物。有出血症狀時可給小量鎮靜劑,一般不需禁食,恐引起飢餓及不安,胃腸蠕動增加,嬰兒牛奶飲食,年長兒給軟食,否則反而加重出血。對大量出血,可給止血藥物如止血粉雲南白藥等口服。需要絕對安靜,暫時禁食,由消化道外補充液體,輸生理鹽水及10%葡萄糖液等,必要時輸血。如出血不止或反覆多次出血者,應考慮手術。併發幽門梗阻症狀,屢次發作而內科療法不能奏效或有潰瘍穿孔者,均應行外科手術。術後小兒生長發育不受影響。中藥治療潰瘍病可用小建中湯柴胡桂枝湯等,配合針刺治療,往往可止疼,取穴部位爲胃俞足三裏內關期門脾俞膽俞三焦俞中脘等。如用耳針,可取胃、小腸皮質下區等。

5 病因學

小兒時期急性消化性潰瘍多於慢性潰瘍繼發性多於原發性。常繼發於嚴重缺氧或嚴重感染敗血症肺炎、胃腸炎腦膜炎)、重度營養不良、大量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大面積燒傷(Curlign氏潰瘍)、神經損傷(顱腦損傷、腦炎、腦腫瘤等涉及丘腦部位時,尤其在病的晚期可併發Rokitansky-Cushing氏潰瘍)等。原發性胃酸分泌過多常爲主要病因。正常新生兒48小時胃酸分泌達高峯,1歲以內保持高水平,1~4歲稍低,4歲以後又升高。其次爲精神因素,本病85%易發生于于學好,情緒易波動的年長兒,受精刺激創傷時往往誘發。關於遺傳問題尚無定論,但1/3病例均有家族史,具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O型血發生。近年來發現消化性潰瘍患兒的胃竇粘膜中有一種螺旋菌,稱爲幽門彎曲菌(簡稱CP),可能是本病的病因,可用銀染色、電子掃描顯微鏡和培養來證實,對復發也起重要作用

6 病理改變

新生兒嬰兒多爲急性潰瘍,粘膜上有出血糜爛和小的出血點,伴有表皮剝脫,常爲多發性,易於癒合,但也易於穿孔,可穿透胃或十二指腸壁而引起腹膜炎。年長兒多爲慢性潰瘍潰瘍多爲單發、較深。胃潰瘍大多發生在前壁胃小彎靠近幽門處,很少在大彎。十二指腸潰瘍大都位於十二指腸第一段的後壁。小兒時期再生能力強,故病變一般能較快痊癒

7 臨牀表現

一般認爲10歲以上的病例,症狀明顯,10歲以下者,臨牀表現無定型。

新生兒和小嬰兒潰瘍爲急性,起病多急驟,確診較困難,多爲穿孔、出務就診,易被原發病掩蓋,常無特異症狀。早期出現哭鬧、拒食,很快發生嘔吐嘔血便血。輕者迅速新人新事,重者惡化,最常見的併發症爲穿孔發生腹膜炎症狀,腹疼,腹脹明顯,腹肌強直,常伴發休克

幼兒主要症狀爲反覆臍周疼痛,時間不固定,不願進食,食後常加重,很易誤診。或以反覆嘔吐爲主要表現,往往食慾差、發育不良或消瘦

年長兒的臨牀表現與成人相似,訴上腹部疼痛,侷限於胃或十二指腸部,有時達後背和肩胛部。胃潰瘍大多在進食後疼,十二指腸潰瘍大多在飯前和夜間疼痛,進食後常可緩解。有些患兒因伴幽門痙攣常嘔吐噯氣便祕。偶或突然發生吐血血便以及胃穿孔檢查時可發現劍突下有壓痛點,或臍上部痛覺過敏。僅部分病例胃液酸度增高。胃液帶血或糞便潛血陽性是較可靠的指徵,但不能經常看到。偶有低熱,可能與伴發胃十二指腸炎淋巴結炎有關。常伴貧血血常規化驗,大多顯示血紅蛋白減低(100g/L以下),血小板正常。因此體重增加差,不定時腹疼,與進食有關,嘔吐吐血便血小兒消化性潰瘍的特片。

8 鑑別診斷

1.嘔血的鑑別  除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外,嬰兒時期的嘔血,可見於新生兒自然出血症、壞血病食管裂孔疝等。兒童時期的哎血,可見於紫癜血友病、重度貧血肝硬變(胃及食管靜脈曲張)、慢性充血脾大、脾靜脈血栓形成等。有時吞嚥異物致胃部受傷而出血,或因鼻咽出血吞嚥後再從胃部嘔出。

2.血便的鑑別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多爲柏油樣便,紅色血便見於大量出血。主要應與腸套疊、腸重複畸形迴腸遠端憩室出血腸息肉、腸傷寒過敏性紫癜及其他血液病等鑑別。

3.腹痛的鑑別  與潰瘍相似腹痛腸痙攣、腸寄生蟲病、膽道痙攣、膽道蛔蟲等。長期有規律性劍突下疼痛者,可考慮作鋇餐松樹檢查以協助診斷。一種少見的遺傳病Zollinger-Ellison綜合徵,以間發性腹痛嘔血便血腹瀉脂肪瀉爲主要症狀胃酸顯著增多,存在非β胰島細胞腫瘤,須與潰瘍病鑑別。此綜合徵患兒血內促胃泌素極高。可助診斷。

9 預後

嬰兒多爲急性潰瘍,常因合併出血穿孔而就診,發生率約爲15%,幫年齡越小越嚴重,尤以新生兒期最爲危險,如合併穿孔病死率較高。由於兒童修復能力很強,潰瘍病一般經過比成人輕,很多病人用內科療法3~4周,即能很快治癒。約50%病例可以復發,約25%病例可致局部瘢痕性狹窄,引起幽門梗阻,需手術治療。

治療小兒消化性潰瘍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