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風

中醫內科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常見病鍼灸治療 頭風 中醫常見病 經外奇穴 常見病皮膚針療法 頭痛 常見病耳針療法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óu fēng

2 英文參考

intermittent headach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ntermittent headach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head-win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ad-win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ind syndrome of hea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頭風:1.病證名;2.經外奇穴名。

4 病證名·頭風

頭風(intermittent headache[1][2])爲病證名[3]。指頭痛病經久不愈,以頭痛部位不定,作止無常,發作則持續不已,愈後遇觸復發爲主要表現的疾病[3]。由肝陽上亢、痰瘀互結而致清陽不升,或濁邪上犯、清竅失養所致[4]疼痛部位多在頭部額、顳、巔頂,或左或右輾轉發作,或呈全頭痛[4]疼痛的性質多爲跳痛、刺痛脹痛、昏痛、隱痛,或頭痛如裂等[4]。本病常爲隱襲起病,逐漸加重或反覆發作,每次發作可持續數分鐘、數小時或數日,也有持續數週者[4]

頭風主要指現代醫學血管神經頭痛,及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等病造成的頭痛[4]

外感及其他諸多疾病也常兼頭痛[4],不在本條討論範圍之內。

鍼灸治療頭風有較好療效,但應結合現代診斷方法注意與顱腦實質性病變作鑑別,以便及時治療原發病[4]

4.1 頭風的定義

中醫藥學名詞》(2004):頭風是指以其痛作止無常,發作則持續不已,愈後遇觸復發爲主要表現的疾病[4]

中醫藥學名詞》(2010):頭風是指頭痛病經久不愈,以頭痛部位不定,作止無常,發作則持續不已,愈後遇觸復發爲主要表現的疾病[4]

4.2 頭風頭痛的關係

醫林繩墨·頭痛》:“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頭痛卒然而至,易於解散也;頭風作止不常,愈後觸感復發也。”

4.3 頭風病因病機

頭風病因多端。頭爲諸陽之會,又爲髓海所在,人的氣血皆上注於頭,故內傷諸疾導致氣血逆亂,瘀阻經絡,腦失所養,均可發生頭痛[4]

4.3.1 肝陽上亢

由於情志所傷,肝失疏泄,鬱而化火;或由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均可導致肝陽上亢,上擾清竅,發爲頭痛[4]

4.3.2 痰濁上擾

飲食不節,嗜酒肥甘,脾失健運痰溼內生,上蒙清竅,阻遏清陽而致頭痛[4]

4.3.3 瘀阻腦絡

外傷跌僕,或久病入絡,氣滯血瘀,脈絡瘀阻,不通則痛,發爲頭痛[4]

4.3.4 氣血虧虛

飢飽勞倦,或病後產後體虛,或脾胃虛弱生化不足;或失血之後,營血虧虛,不能上榮於腦髓脈絡而致頭痛[4]

4.3.5 肝腎陰虛

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室過度,或大病久病之後,腎精虧虛,致腦髓空虛而頭痛[4]

4.4 頭風症狀

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頭風之症。素有痰飲,或櫛沐取涼,或久臥當風,以致賊風入腦入項。自頸以上,耳目口鼻眉棱之間,有麻痹不仁之處。或頭重,或頭暈,或頭皮頑厚,不自覺知,或口舌不仁,不知食昧。或耳聾,或目痛,或眉棱上下掣痛,或鼻聞香極香,聞臭極臭,或只呵欠而作眩冒之狀。熱者消風散;冷者追風散頭風發時悶痛,必欲棉裹者,熱鬱也,二陳湯加酒芩、荊芥川芎薄荷石膏細辛。”

4.5 頭風辨證治療

4.5.1 肝陽上亢

頭風·肝陽上亢證(intermittent 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hyperactive liver yang[4])是指肝陽亢擾於上,以頭痛而脹,或抽掣而痛,痛時常有烘熱,面紅目赤耳鳴如蟬,心煩口乾舌紅,苔薄黃,脈弦等爲常見症的頭風證候[4]

4.5.1.1 頭風·肝陽上亢證症狀

頭痛而脹,或抽掣而痛,痛時常有烘熱,面紅目赤耳鳴如蟬,心煩口乾舌紅,苔薄黃,脈弦[4]

4.5.1.2 證候分析

肝陽亢逆無制,上擾清竅,則頭目脹痛、面紅目赤耳鳴如蟬。肝火上炎,則面部烘熱、口乾肝火擾亂心神,則心煩舌紅、苔薄黃、脈弦,均爲肝陽亢盛之象。[4]

4.5.1.3 治法

平肝降逆熄風止痛[4]

4.5.1.4 頭風·肝陽上亢證鍼灸治療

[4]

選穴:以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穴爲主。取懸顱頷厭風池太沖丘墟阿是穴

隨證配穴眩暈者,加四神聰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方義:肝陽上亢,多挾少陽風熱循經上犯,因而頭痛多偏於額角。故近部取懸顱頷厭風池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經氣,有清熱、熄風、鎮痛的作用。遠部取太沖丘墟,以平肝潛陽

4.5.2 痰濁上擾

頭風·痰濁上擾證(intermittent 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phlegm-turbidity[4])是指痰濁上擾,以頭痛脹重,或兼目眩胸悶脘脹,噁心食少,痰多黏白,苔白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頭風證候[4]

4.5.2.1 頭風·痰濁上擾證症狀

頭痛脹重,或兼目眩胸悶脘脹,噁心食少,痰多,苔白膩,脈弦滑[4]

4.5.2.2 證候分析

脾失健運,故痰多。痰濁中阻,上蒙清竅,清陽不展,故頭痛脹重或兼目眩。痰阻胸膈胃脘,故胸脘悶脹、食少噁心。苔白膩、脈弦滑,均爲痰濁內停之象。[4]

4.5.2.3 治法

化痰降濁,通絡止痛[4]

4.5.2.4 頭風·痰濁上擾證鍼灸治療

[4]

選穴:以足陽明胃經和局部穴爲主。取中脘豐隆百會印堂阿是穴

隨證配穴嘔吐者,加內關便溏者,加天樞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

方義:中脘豐隆運脾胃而降濁化痰,以治其本。百會印堂阿是穴,善於宣發清陽通絡止痛,以治其標。

4.5.3 瘀阻腦絡

頭風·瘀阻腦絡證(intermittent 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brain collateral[4])是指瘀血犯頭,阻滯腦絡,以頭暈頭痛如錐刺,痛處固定,經久不愈,或頭部外傷後昏不知人,面色晦暗,舌紫暗或有斑點,脈細澀等爲常見症的頭風證候[4]

4.5.3.1 頭風·瘀阻腦絡證症狀

頭痛反覆,經久不愈,痛處固定,痛如錐刺,舌紫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弦或細澀[4]

4.5.3.2 證候分析

瘀血內停,脈絡不暢,故頭痛經久不愈,痛有定處,且如錐刺。舌紫黯或有瘀斑、脈細澀,爲瘀血內阻之象。頭痛發作時可表現爲細弦之脈。[4]

4.5.3.3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4]

4.5.3.4 頭風·瘀阻腦絡證鍼灸治療

[4]

選穴:以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阿是穴爲主。取阿是穴合谷三陰交膈俞委中穴。

隨證配穴眉棱骨痛者,加攢竹。側頭痛者,加太陽。後頭痛者,加天柱風池頭頂痛者,加四神聰

刺灸方法:針用補瀉兼施,或阿是穴委中可刺絡出血

方義:隨痛處進針出針後不按針孔,或以三棱針散刺任其流出惡血,即以痛爲腧血實者決之之意。補合谷行氣,瀉三陰交血會膈俞以活血。血郄委中刺絡出血,起化瘀定痛作用

4.5.4 氣血虧虛

頭風·氣血兩虛證(intermittent 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4])是指氣血兩虛,以頭痛綿綿,兩目畏光,午後更甚,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脈弱等爲常見症的頭風證候[4]

4.5.4.1 頭風·氣血兩虛證症狀

頭痛綿綿,兩目畏光,午後更甚,神疲乏力面色咣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脈弱[4]

4.5.4.2 證候分析

氣血虧虛,不能上榮腦髓,脈絡空虛而致頭痛綿綿,午後更甚。氣血不能上充清竅,則羞明畏光。心失所養,故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面色㿠白、舌淡苔薄、脈弱,均爲氣血不足之象。[4]

4.5.4.3 治法

益氣養血,活絡止痛[4]

4.5.4.4 頭風·氣血兩虛證鍼灸治療

[4]

選穴: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上星百會血海足三裏三陰交

隨證配穴頭痛緩解後,酌灸肝俞脾俞腎俞氣海等穴。

刺灸方法:針用補法,亦可加灸。

方義:督脈並於脊裏而入腦,取上星百會疏導督脈,活絡止痛。足三裏血海三陰交健脾補胃,益氣養血,以治其本。

4.5.5 肝腎陰虛

頭風·肝腎陰虛證(intermittent 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4])是指肝腎陰虛虛熱內擾,以頭痛眩暈,時輕時重,視物模糊,五心煩熱口乾腰痠腿軟,舌紅,少苔,脈細弦等爲常見症的頭風證候[4]

4.5.5.1 頭風·肝腎陰虛證症狀

頭痛眩暈,時輕時重,視物模糊,五心煩熱口乾腰痠腿軟,舌紅少苔,脈細弦[4]

4.5.5.2 證候分析

肝腎陰虛髓海空虛,腦絡失養,故頭痛眩暈。目失所養,則視物模糊。筋脈失養,故腰膝痠軟無力。陰虛內熱,熱蒸於裏,故五心煩熱。津不上潤,則口乾舌紅少苔、脈細爲陰虛之徵,弦脈疼痛之象。[4]

4.5.5.3 治法

滋補肝腎,充髓止痛[4]

4.5.5.4 頭風·肝腎陰虛證鍼灸治療

[4]

選穴:以足少陰腎經穴背俞穴爲主。取百會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沖湧泉

隨證配穴五心煩熱甚者,可加勞宮湧泉

刺灸方法:針用補法

方義:百會督脈穴督脈入絡腦,針之可補益腦髓而止痛定眩。太沖湧泉腎陰而潛肝陽肝俞腎俞三陰交可補肝益腎,滋陰益髓,以求治本。

4.6 頭風分類

頭風痛在一側者,名偏頭風;兩太陽腦痛者,名夾腦風頭風而見頭面多汗惡寒者,名首風[4]

4.6.1 偏頭風

偏頭風頭痛之偏於一側者[5]。又名偏頭痛邊頭風[5]。《丹溪心法·頭風》:“偏頭風,在左而屬風者。”

4.6.1.1 病因病機

張氏醫通·諸痛門》:“偏頭風者,其人平素先有溼痰,加以邪風襲之,久而鬱熱爲火,總屬少陽厥陰二經。有左痛忽移於右,右痛忽移於左者,風火擊動其痰溼之氣,所以互換也。痛久不已,令人喪目,目者,肝之竅,肝風內動,則害空竅也。蓋木邪亢盛,則生風生火,鼓動胸中痰積,皆隨火上逆爲患耳。”

4.6.1.2 治療

治宜祛風通絡,舒肝豁痰,補肝養血諸法[5]。可用清空膏散偏湯加味四物湯等方[5]。一般認爲:頭痛偏左者,屬風屬血虛血虛火盛;頭痛偏右者,屬痰屬熱,或氣虛夾痰[5]

4.6.2 夾腦風

夾腦風爲病證名[6]

4.6.2.1 治療

證治要訣·頭痛》:“有偏正夾腦風,服川烏附不愈,用蓮子草烏而愈者,此乃以毒攻毒之意。”《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有夾腦風者,兩太陽腦痛是也。宜透頂散。”

4.6.3 首風

頭風爲古病名[7]

4.6.3.1 病因病機

黃帝內經素問·風論》:“新沐中風,則爲首風。”

聖濟總錄·首風》:“新沐之人,皮腠既疏,膚髮濡漬,不慎於風,風邪得以乘之,故客於首而爲病,其證頭面多汗惡風頭痛。”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首風》:“新沐之人……風若中之,則爲首風,遇風則頭痛是也。”

宣明論方》卷二:“首風旋暈眩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胃膈痰飲,偏正頭疼,身拘倦。”

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首風,風傷於衛病也,蓋沐則腠理皆開……邪遂襲而入,則衛受之,故成首風,其症頭面多汗,必惡風。”

4.6.3.2 治療

治宜大川芎丸、芎蒡散、防風飲前胡湯白殭蠶丸天麻丸茶調散羌活散白芷丸等方[7]

4.7 頭風的其他療法

4.7.1 耳針療法

枕、額、腦、神門。每次取一側或雙側,留針20~30min,間隔5min行鍼1次,或用埋針法。頑固性頭痛可在耳背靜脈點刺出血[7]

4.7.2 皮膚針療法

皮膚針重叩太陽印堂頭痛出血,加拔火罐。本法適用於實證頭痛[7]

4.8 醫案

周××,女,28歲。左側頭痛,已歷2年。痛時左目流淚羞明,甚則泛惡欲吐,時發時緩。2個月來,發作頻繁,中午及傍晚尤甚。脈來沉細,苔薄膩。平素體弱,月經失調,氣血已虧,復感風邪,客於少陽之絡,經氣流行失暢。治擬疏通經脈,祛風,宣泄少陽處方太陽。左,、風池(左)下關(左)迎香(左)四白(左)頭維(左)本神(左)睛明(左)合谷(雙)俠溪(雙)太溪(雙),均瀉法,頭維本神迎隨補瀉法,餘穴均用提插補瀉法。每日針治1次。連針7日,左偏頭痛大半已緩,唯左太陽目眶依然隱痛迎風刺痛,夜寐欠安。脈沉細弦,苔薄膩。今外邪漸解,經脈空虛,無御邪之力,當風乃甚。再予前法出入。處方陽輔(雙)龍虎交戰法)、太陽(左)風池(左)列缺(左)本神(左)迎香(左)睛明(左)俠溪(右)風門(雙)太溪(雙),均用提插瀉法。風門針後加拔火罐。續治7日。上方每日針治1次,2日後疼痛顯著減輕,仍以原法鞏固療效,旋即痊癒出院。經隨訪未復發。(鍼灸治驗錄

4.9 關於頭痛

頭痛(headache[7][7])爲病證名[8]。亦稱頭疼[8]。是指以頭痛爲主要表現的疾病[8][8]。出《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頭部疼痛,包括頭的前、後、偏側部疼痛和整個頭部疼痛[8]。頭爲“諸陽之會”、“精明之府”,五臟六腑氣血皆上會於此[8]。凡六淫外感臟腑內傷,導致陽氣阻塞,濁邪上踞,肝陽上亢,精髓氣血虧損,經絡運行失常者,均能發生頭痛[8]。除服藥治療外,還可根據病機,配合鍼灸療法,常可提高療效[9]鍼灸治療頭風有較好療效,但應結合現代診斷方法注意與顱腦實質性病變作鑑別,以便及時治療原發病[9]

頭痛是臨牀上常見的自覺症狀,可單獨出現,亦可出現予多種急慢性疾病之中[9]

詳見頭痛條。

5 經外奇穴名·頭風

頭風經外奇穴[10]。出自《神應經》。

5.1 標準定位

位於大腿腓側面近伸側緣,髕骨中線上9寸[10]。左右計2穴[10]

5.2 治病

主治頭風眩暈[10]

5.3 刺灸法

一般灸5~7壯[10]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7.
  4. ^ [4]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91-94.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98.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90.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24.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8.
  9. ^ [9]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98-203.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0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